诈骗非法集资涉及金额不同,刑罚也不同,涉案金额较大者可判5年以下徒刑,涉案金额巨大者可判5年以上10年以下徒刑,特别巨大者可判10年以上徒刑,单位犯罪还需罚金,并对负责人判刑。
法律分析
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诈骗方式进行非法集资,涉嫌金额较大的,依法会被判处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涉嫌诈骗金额巨大、或导致其他严重情节的,依法会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涉嫌诈骗金额特别巨大、或产生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法会被判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或没收行为人财产。
如果是单位犯集资诈骗罪的,除罚金处罚外;将会对单位的直接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判处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可并处罚金;涉嫌金额巨大、或产生其他严重情节的,依法会被判处5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作罚金处罚。
拓展延伸
集资诈骗罪量刑标准的历史演变与司法实践
集资诈骗罪量刑标准的历史演变与司法实践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话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的完善,对集资诈骗罪的量刑标准也在不断演变。在过去,对于集资诈骗罪的量刑往往较为宽松,难以有效打击犯罪行为。然而,随着社会对集资诈骗罪的认识不断深化,法律界开始重视量刑标准的合理性和公正性。近年来,司法实践中对于集资诈骗罪的量刑标准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修订,力求更加严厉地打击犯罪行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这些调整和修订不仅考虑了犯罪的性质和情节,还综合考虑了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和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通过历史演变和司法实践的不断探索,集资诈骗罪量刑标准逐渐趋于科学、公正和合理,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结语
集资诈骗罪的量刑标准经历了演变与实践,逐步趋于科学、公正和合理。随着社会对犯罪认识的深化,法律界对于该罪行的打击力度逐渐加大。最新的量刑标准明确规定了不同情节下的刑罚和罚金,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这一标准考虑了犯罪性质、社会危害程度和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等因素。通过历史演变和司法实践,我们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