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复习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朗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检查复习
听写词语:窗帘 不忍 纯净 视线 建造
二、精读训练
1、过渡:上一节课我们读了课文,知道了拉萨的天空有什么特点。(板书:湛蓝 透亮)
2、默读第一自然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再放声朗读。
(1)“那里”指哪里?(拉萨)“总是”是什么意思?(一直是)
(2)画出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天空……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3)齐读。
3、反复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拉萨的蓝天离人很近)(2)“鞠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句话承接上文“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说明天与人地距离近,又暗示了比喻,蓝天像一池碧水,可以用来洗脸。
(3)“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这是两个对比的句子。拿“白云”与天空对比,形成了白和蓝的映衬,突出“纯净”。拿“草地”和天空对比,形成了青和蓝的对照,突出了“明洁”。
(4)反复读读体会。
(板书:离人近 声音碰到 手能摸到)
4、默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你是怎样理解“拉萨的天空蓝得令人神往”。
理解“神往”的意思。
(板书:令人神往 吸引视线)
5、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一段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什么意思?(布达拉宫的上空一年四季总是蓝晶晶的)
(板书:一年四季 蓝晶晶)
(2)第二句话呢?(这句话比较难理解,教师讲解)
6、齐读第五自然段。
(1)窗帘是什么地方用的?(房间里)
(2)蓝天是窗帘,什么是建筑物呢?(拉萨这座城市是精美的建筑物)
(板书:圣地 窗帘)
(3)教师小结:为了让这块神圣的地方永远保持明洁、纯净,我们要注意环境保护。
7、反复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三、总结全文。
说说你对拉萨的印象。
四、作业。
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抄一抄。
板书设计:
拉萨的天空
湛蓝透亮
离人近 声音碰到 手能摸到
令人神往 吸引视线
蓝晶晶 一年四季
圣地 窗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