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在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在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它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梯形、圆的面积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对比、小组合作、共同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渗透事物间是相互联系的和实践第一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行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灵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纸片,长方形纸片,剪刀,方格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激发学习热情
师:同学们,我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你愿意接收挑战吗?
生:愿意!
2、课件出示情境图。出示一花园平面图,图中有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花坛。
师:根据图中的情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生2: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多少?
生3:长方形的面积有多大?
生4:平行四边形面积有多大?
生5:哪个花坛大?
师:大家提出的问题都很好。你认为哪个花坛大呢?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呢?
生:算出它们的面积,再比较。
师: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
生:我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将长方形的长乘宽就能算出它的面积。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猜一猜。
师:同学们大胆猜一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怎样计算?
生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底乘高来计算。
生2:我觉得跟长方形的一样,用底乘邻边来计算。
师:他们猜想的对不对呢?怎么办?
生:验证。
2、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师:你们的猜想成立吗?我们先用数方格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课件出示方格图。
师说明要求:一个方格表示1㎡,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2)汇报结果。生讲师课件填表格。
师: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相等。
生2:我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生3:我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高的积。
3、引导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1)师:刚才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来算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数方格的方法太麻烦而且也不准确,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呢?
(2)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师:能否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①组织学生动手实验。生用课前准备的平行四边形纸和剪刀进行剪拼。师巡视,个别指导。
② 生拼好后,指名上黑板实物投影拼得方法和过程。
③小组讨论。观察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
④小组汇报,概括。师课件演示剪拼过程,学生边演示边说过程。
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
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
三、应用巩固,提升认识。
独立完成例1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交流。
四.拓展练习 展现思维
1.选择
a、b、c这三个图形中哪一个面积是3×2=6(平方厘米)
2.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3.探究规律
计算图中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4.拓展延伸
根据下表中给出的平行四边形的数据,填空格。
底
12厘米
24厘米
高
5厘米
8米
面积
96平方米
144平方厘米
12平方分米
五.课外实践
1、你当小小设计师,设计什么样的车位方便车辆进出呢?
2、 量一量、算一算你身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六.全课小结
1. 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2. 和同位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一、 问题情境创设,激活学生思维。
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价值的问题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主动、愉快获取知识的活跃状态中。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把这些有价值的问题置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实际生活情境中,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让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从而喜欢数学。而本节课的情境创设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激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在教学中,充分关注、激发、帮助、鼓励学生,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真实地表现自己,让学生的潜能和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大胆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推导过程。创设良好的氛围,使学生自主探究的前提,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表述,善于质疑良好品质。
三、让学生亲历猜想—验证—应用的过程。
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创设一种“猜想”的学习情境,能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猜测,学生肯定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但猜想的结果怎样,这就又激起学生进行验证的需要。因此本节课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大胆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怎样计算?鼓励孩子们大胆猜测,学生产生悬念,激发了他们跃跃欲试的情绪。学生会自觉地投入到探究新知过程中去,主动验证猜测的过程,从而体会到获取知识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应用自己获取的知识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快乐的学习行为,学生会因此感到骄傲和自豪。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四、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交流是不可或缺的,交流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充分的交流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去表达、倾听,在与他人交流中展示自己的原始策略,了解同伴的学习策略,发展自己的学习策略;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开阔眼界,丰富自己的知识,完善自己的想法或认识。
五、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出了充分的活动时间和想像空间,鼓励每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参与到活动和实践中来,将操作实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学习方式贯穿数学学习的始终,让学生在动手去“做”数学,在观察中“比“数学,在动脑中“思”数学,在交流中“悟”数学,多种感官并用,不断积累感性认识,深化理性认识。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