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学习本课7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
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三、课前准备:
收集关于李大钊的故事,大家互相交流。
四、教学媒体:
1、投影片
学习本课7个生字。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抓住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的言行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情:
同学们,看着你们胸前的红领巾,你可曾想到什么?它是国旗的一角,是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位革命先烈——李大钊同志,(出示:李大钊的画像。)一起学习第13课,(板题、读题)。下面让我们随着课文回到十六年前,看看李大钊同志与敌人作斗争的英雄事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2、桌互相检查预习情况。
要求: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交流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
1、读生字,正音。
2、通过预习你知道什么?(简要地复述课文以及简介作品背景。)板书: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
通过预习,同学们已经知道课文是写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的事,请浏览一遍课文,找出相应的三部分。
(读后提问。)
3、细读课文。
4、默读课文,从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的言行中划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读一读。
5、小组互学:你读了这些句子体会到什么?在小组里交流。
6、汇报交流情况:
①被捕前:
(示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板:坚决地说
(“轻易”看出李大钊的地位——当时他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人;“重要”联系上下文——他要联系各成员开展革命地下党工作,为避免党组织被破坏,还要经常处理大量的书籍与文件。他完全明白形式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板:忠于革命)
导读:李大钊这种坚守革命岗位的态度应该怎样读?(练读)
②被捕时:
(示句)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板:不慌不忙
(“不慌不忙”看出李大钊处变不惊、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板:视死如归)
导读:谁能把李大钊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读出来?
③被捕后:
(示句)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板:瞅了瞅没说
(“瞅了瞅”看出李大钊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他要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板:坚贞不屈)为什么会这样呢?(联系上下文)
导读:对,这就是他对革命事业坚决的信心,坚定的信念。你能通过读表现出来吗?试一试。
(四)总结全文
(1)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第13课,主要抓住了李大钊的言行来体会他高尚的革命情操。
(2)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发散思维,进行思想教育)
(五)课外延伸
收集关于革命烈士、革命前辈的故事,下一课,我们开一个小故事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