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描写的是山寨的自然风光,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山的美丽与神奇,引导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体验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感受。
设计理念:
《山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紧扣“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采取让学生自主识字、自读自悟、自我发现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等形式,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并充分利用艺术与语文的学科整合,让学生通过画画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对意境的感受,把学生对初读的感知和细读的感受,引发为真正的感悟,从而热爱大自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的意境。
2、能用画画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教师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复习导入
师: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搭乘生字快车去领略山寨的风光。(课件出示课题:山寨)
①看谁读得棒!(课件:山寨 炊 烟 拐弯 林遮树掩 青藤垂挂 多亏 汪汪)
②瞧瞧我读得最棒!(课件:寨 炊 烟 拐 掩 藤 亏 汪)
师:大家读得真不错,掌声鼓励自己!
二、质疑解惑
1、现在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小组里读课文,如“同桌互读,小组齐读,一个同学读其他同学听……”,然后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①学生自由读课文。
②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
生:什么叫“七拐八弯”?
师:一位同学来演一演“七拐八弯”。
生:为什么山路会七拐八弯?
课件:七拐八弯的山路。
生:为什么“分明是到了寨边,怎么一户人家也不见?”
……
(问题出现在哪个小节,就围绕那个小节进行问题解决、朗读指导。)
③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扫清障碍)
2、师:现在我们有感情地一起把诗歌朗读一遍,想一想自己最喜欢哪节诗?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借助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质疑、解惑,让课堂始终充满着活力,从而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
三、再读,感悟意境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把自己所喜欢的小节美美地读一读,再根据自己的理解,把你所喜欢的景物画出来。
1、学生一边读一边画。
2、每小组评出一位画得最好的同学。
3、展示:告诉同学们你喜欢的是哪个小节?画的是什么景物?
[淡化、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借助绘画这一学生十分喜爱的手段,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四、总结延伸:
同学们回到家里,把自己的感悟放到诗歌里,背给爸爸、妈妈听,好吗?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更有特色的山寨正等着我们去欣赏、去赞美、去描绘呢!同学们有机会可以请爸爸妈妈带我们到外面去看看,说不定我们也能成为诗人!
教学反思:
本节课,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优势,运用多种途径进行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互动讨论,师生共同读文解惑,将质疑紧密与读文、学文、感悟结合在一起。在这种平等、互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既能让思维活跃的学生大胆表现,也能带动思维不够活跃、表达不够流畅的学生得到锻炼。而且,释疑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方式、语言组织能力的过程,也是学生将语言文字知识与生活,与其它学科结合的过程。通过这样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问题探究解决能力得到了培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