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来源:画鸵萌宠网

  《技术与设计1》(苏教版)§2.2教学设计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宝安中学 程大威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人机关系是人机工程学研究中的一部分内容,是技术设计活动中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本节内容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剖析了人机关系的丰富内涵,指出了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产品是为人服务的,设计产品时,要力求人机关系合理,渗透“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学生熟悉有关设计的分析方法方面的知识,为后续学习中关于设计方案的构思、交流、评价、优化作准备。

  2.重点难点分析  

  ⑴重点: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使学生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⑵难点:由于人机关系隐含在产品的设计中,因而对人机关系中各层面上丰富内涵的领悟、评价有困难。

  3.学习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①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让学生对“机”形成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②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③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

  ⑵过程与方法: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充分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积极参与实际体验,获取感性经验;学会通过亲身体验、调查、访问的方式,或者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获取资料的方法;学会归纳总结,初步学会评价产品的分析方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师生互动、同学间的相互协作、亲身体验等积极的学习方式中,体验获取知识的乐趣;建立科技服务于人与社会的观念,树立产品设计要“以人为本”的理念;选择适当的案例和练习题材,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节俭的美德,强化学生对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往往是不经意地使用产品,虽然对人机关系的概念是陌生的,但对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应用是有经验的。通过简单而熟悉的事例的分析,学生容易形成人机关系的概念,但人机关系的内涵是丰富的,在各个不同的层面上有各种不同的人机关系,使“人”与“机”之间构成复杂的联系,如何深刻领悟人机关系的内涵,如何评价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是学习难点。

  三.教学设计思想

  人机关系中,“机”为“人”服务,产品设计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人的客观需求和心理需求.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这就要明确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要使人机关系尽量合理,就要了解设计中要考虑的一般因素,这是教学设计的主线。

  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围绕“人机关系”,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启发学生讨论交流、形成概念。通过一例复杂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学生深刻理解人机关系的内涵。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拓展:还有必要考虑其它因素吗),最后教师总结提升:产品为人服务,产品的设计要人性化,设计产品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教学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具体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小活动、反馈练习、拓展等项目,详见教学过程。教材中的内容作适当调整,教学资源也有大量的增补,利用资源,以人与门之间的人机关系为例,引领学生突破难点.本节内容安排2课时。

  谜语导入

  马上行动(简单实例)形成人机关系概念

  案例分析(复杂实例,展示各种门的图片和视频)深入理解人机关系内涵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投影p30—31图片 学生思考 讨论 总结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投影p32图片 学生讨论 讨论 总结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投影办公室 医院 咖啡屋图片 学生对比 讨论 总结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投影新旧电话机 手机图片 学生对比 表达

  升旗 做体操时 间距不同

  学生归纳 拓展 教师补充

  教师总结

  结束

  四.教学资源准备

  图片资源:

  1.   各种门的图片:城门,银行自动门,保险库门,电梯门,商铺卷闸门,居民楼的公共大门,家居防盗门,花门,不同材质和颜色的板门,房门,浴室门,办公室套间门

  2.   办公室 医院 咖啡屋图片

  3.   公务员和运动员的着装图片 潜水员整装图片

  4.   电梯图片:学校办公楼电梯,医院电梯,户外观光电梯,商场电梯,人车上下楼的自动电梯

  5.   各种颜色汽车图片 车内驾驶室图片 花园小区里黄昏背景下停车场图片

  6.   扫描课本上的部分图片

  视频资源:未做标志的玻璃门的搞笑录像

  文字材料:

  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五.教学过程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预期目标

  设计思想和媒体运用

  通过谜语和成语导入新课

  提出谜语和成语,并要求学生指出所说明的问题:

  1. 曹操在园门上写“活”字

  2.广播节目:电话猜谜:一幼童家住十楼.每天都要到楼下玩耍,下楼时乘电梯,而上楼时经常是爬楼梯回家,为什么不乘电梯回家?

  3.成语:杀鸡焉用牛刀.

  学生猜谜讨论,领悟其中说明的问题:人与机的配合关系不和谐。

  1.       说明曹操心理上的感觉:对门的尺寸不满意.

  2.幼童矮小,手够不着电梯内10楼按钮.说明按钮设计的位置未考虑到幼童的需要.

  以有趣的话题切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因此形成人机关系的初步概念

  投影图片和文字:

  花园背景

  曹操的戏曲形象

  谜语文字

  人机关系概念

  引出人机关系概念。

  机:泛指各种各样的用品、劳保用品、工具、仪器仪表、机器、设施、环境、交通工具等。

  学生听讲领会概念

  以若干图片为代表,引出人机关系概念

  投影图片和概念文字:

  汽车驾驶室

  潜水员整装待发

  花园小区的环境设施

  学习主线

  “机”是为“人”服务的,要使人机关系合理,需要考虑哪些层面的关系?要达到什么目标呢?

  学生回答(有难度),教师补充:

  首先要剖析人机关系中各个层面上的关系,即要理解人机关系的丰富内涵

  交待学习主线,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

  马上行动

  指出下列活动中的“人”与“机”,体会其人机关系

  1.  教师拿粉笔板书

  2.  运动员将足球踢出

  3.  一人骑自行车

  学生讨论并指出

  1.  手与粉笔

  2.  脚与球

  3.  手与车把手、臀部与座板、脚与踏板

  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人”与“机”的内涵是丰富的,在不同的层面上构成不同的联系,进一步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通过视频材料启发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寻找人机关系,并作具体说明。

  用适当的案例作详尽剖析,引领学生突破难点。

  投影:

  1.视频:

  小旅馆的门是玻璃门,未贴标志,房客没看出来,结果鼻子被碰。

  2.图片:

  展示各种各样的门

  案例分析

  人与门之间构成哪些层面的人机关系?分别加以说明。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后指出:

  人们根据各种客观需要和使用者的心理需要,设计了功能各异、款式极为丰富的门

  1.  人与门框:框太窄,胖人出入不便,大沙发搬不进;剧院的门太窄,造成拥塞;机场的安检门有检测功能

  2.  手与门拉手:各种拉手形状、材料、质感、方便程度不尽相同。

  3.  脚与门槛:寺院的门都有门槛,这是佛教文化方面的缘故

  4.  门板:门板的开与合,玻璃门便于采光,内外透视而又防尘隔音,防盗门可防撬,人感到安全,花门可通风,板门有装猫眼的,有的门上装有玻璃窗,保险库的门厚重防爆,古城门厚实防撞。门的材质、颜色、图案、厚度、造型也有不同

  反馈练习

  表后的补充练习1、2

  学生讨论,尤其是科代表交作业时要乘电梯,感受最深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1.  阅读“铁锹的作业效率”

  2.  分析图片:人坐在不同的椅子上,哪张椅较好?

  3.  运动员跑步穿球鞋不穿皮鞋

  4.  楼梯和走廊都有防护栏,我校足球场地势低,球场边也有防护栏;儿童的玩具表面都很光滑,并无毛刺

  学生归纳总结: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高效 健康 舒适  安全

  让学生惊叹人机关系在技术设计中的巨大魅力

  感悟:“机”是为“人”服务的

  投影图片:

  1.  人坐在不同的椅子上

  2.  楼梯、走廊、我校足球场边的护栏

  体验小活动

  感受课桌椅高度对你是否合适

  先体验,再查资料

  学生体验: 可让身材高的和矮小的坐到讲台旁,感受讲台的高度是否适合于自己。评价桌椅高度的设计依据,应量身而设计定做,设计应“以生为本”

  学习反馈:让学生亲身体验比较,自觉形成 “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指导学生利用调查、访问、网络资源、图书获取资料

  拓展

  对于人机关系,你还希望实现哪些目标?

  比如:古代人采集瓜果蔬菜用的是竹篮竹筐,现在的人购物,商家提供一次性胶袋

  学生思考、议论,教师补充:

  希望“机”价廉物美、环保、互动性强,功能强而操控又简单

  拓宽思路,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1.  地下通道的对设计中忽略了什么?

  2.  同学们在升旗礼时的队列与课间操的队列,人与人之间的间距并不相等;下象棋的场地比打篮球的场地小得多,为什么?

  3.  咖啡屋和普通餐厅图片说明什么?

  4.  电话图片说明什么?为什么银灰色车较安全。

  灰色相对于水泥路面、建筑物,绿色相对于林荫道、田野,相当于保护色,棕色类于黄昏时的环境颜色

  学生讨论

  1.  道只有台阶无车道,仅一侧有扶手,无盲人道,无椅子供人休息,无果皮箱,监控摄像头…

  2.  “人”静止和运动时所需空间大小不同

  3.  情侣需要宁静、温馨的氛围,是一种心理需要

  4.  不能正常显示信息或电话号码,银灰色车显眼

  学生总结:还应考虑

  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的需要

  人的静态尺寸与动态尺寸

  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人机之间的信息交互

  让学生自由讨论,学会归纳总结

  投影图片

  1.地下通道图片

  2.咖啡屋和普通餐厅

  3.  无显示屏和有显示屏的电话机,手机图片(我的手机,被摔过,上部三分之二的屏幕不能显示)

  4.  昏暗背景下的停车场

  关于颜色,同学们可上网查资料获取相关知识

  拓展

  还需要考虑什么?

  例如:唐朝人、清朝人、中国现代青年人、阿拉伯人的服装款式、饰品都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归纳、表述,教师补充:

  民族文化习俗、伦理道德观、价值观、时尚追求,这些方面实际上是心理因素的不同层面

  启发、点拨

  再次指出人机关系是多层面上的复杂联系,要善于剖析

  总结提升

  产品设计的目的是要满足人和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设计中要着重考虑人机关系的各个层面,“机”为“人”服务,所以产品的设计要“以人为本

  学生总结、归纳

  组织学生回忆、总结学习内容,提升

  布置作业

  p35 2t

  补充练习3、4

  附:补充作业:

  1.  课代表经常要乘电梯到教师办公楼7楼交作业,指出这个过程中包含哪些人机关系?并说一说有哪些缺陷?提出改进意见。

  现有缺陷

  改进意见

  2.  一人携了小凳和渔杆,到一山青水秀的河边垂钓游泳,很开心,说了说这个活动中有哪些人机关系。

  3.  课外小活动:穿上礼服,皮鞋,去打打篮球,跑跑步,拉几下单杠,体验一下你与衣服鞋子的人机关系有何不适?

  4.  秋天到了,天气渐凉,天干少雨,学校游泳馆中的水正好可用来浇草坪。如果本班任务安排给我们班,你选择什么样的容器提水浇灌?为什么?(可供选择的有大大小小的塑料桶,胶袋,玻璃鱼缸,水壶,汤锅等)

  六.教学反思

  这节内容的教学中,选择了学生较为熟悉的事例——人与门间的人机关系作为案例,多层次剖析,使学生对人机关系的含义有了深刻理解,通过后面“体验小活动”的反馈,表明解决了重点,也突破了难点。

  第一课时的反馈练习:乘电梯的人机关系,学生反应热烈:电梯慢了,某层楼等候电梯的人已经走了,它还照停不误,太愚钝;天气炎热,电梯内无空调,换气装置又差,很难受;女生抱着大堆作业本无处可放,好辛苦;上体育课累了,想歇会儿,没座;灯光太暗;封闭式,看不到外面,又无音乐又无电视,无聊;电梯狭小,容不了多少人,爬楼梯又辛苦又怕误了上课时间…可见学生对产品设计中人机关系的评价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体验小活动”中,学生自然感觉到:设计要“以人为本”。

  在拓展中,选择古代人用竹制品,现代人用塑料袋购物,强烈对比,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教育学生热爱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