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劳动法规定病假工资的计算方法

来源:画鸵萌宠网

劳动法规定了病假工资的计算方式和病假期间的工资保障。根据工龄和病假时间的不同,企业应按一定比例支付疾病休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和计算系数确定后,可通过公式计算出具体数额。病假期间的工资计算与员工的工龄和病假时间有关,但不能低于本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法律分析

一、劳动法病假工资如何计算?

(1)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疾病休假工资:

①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②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70%计发;

③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

④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

⑤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

(2)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的,由企业支付疾病救济费:

①连续工龄不满1年的,按本人工资的40%计发;

②连续工龄满1年不满3年的,按本人工资的50%计发;

③连续工龄满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和计算系数确定后,便可计算出病假工资的数额。病假工资=(计算基数/21.75)×计算系数×病假天数。

二、病假时间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可见,病假期间工资的计算一方面是和员工休病假的时间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员工的工龄有关,同样的工龄,假如员工休病假的时间在六个月以上了,工龄满三年以上的都是按照本人工资的60%发放疾病救济金的。不过,病假期间的工资不能少于本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结语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的病假工资计算方法如下: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根据工龄不同,支付比例逐渐增加,最高可达到本人工资的100%;而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的,则由企业支付疾病救济费,支付比例根据工龄不同,最高为本人工资的60%。病假工资的具体数额可以通过计算基数、计算系数和病假天数来确定。需要注意的是,病假期间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根据员工的休病假时间和工龄不同,病假期间的工资计算也会有所不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一章 总 则 第八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服务,负责社会保险登记、个人权益记录、社会保险待遇支付等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八章 社会保险基金 第六十八条 社会保险基金存入财政专户,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