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规定,使用虚明材料骗领、出租、出借、转让、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行为将受到警告和罚款;冒用他人身份证或使用骗领的身份证、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身份证将面临罚款、拘留和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因此,若发现身份证存在风险,建议立即联系对方并要求删除,因为身份证外观相似,可以避免重新申领。
法律分析
有风险,建议赶紧找到另一方请求删除;因为身份证外观无特别差别,能够不用申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第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使用虚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的;
(二)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
(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
第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
(二)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
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和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由机关予以收缴。
拓展延伸
如何保护个人身份信息免受风险威胁?
保护个人身份信息免受风险威胁是当今社会中至关重要的任务。首先,确保您的身份证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避免丢失或被盗。其次,定期检查个人身份信息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此外,加强密码管理,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避免被破解。同时,警惕钓鱼网站和欺诈信息,不轻易提供个人信息。另外,定期监测个人信用报告,及时发现身份盗窃行为。最重要的是,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避免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通过这些措施,您可以更好地保护个人身份信息,减少风险威胁的发生。
结语
保护个人身份信息免受风险威胁是当今社会中至关重要的任务。确保身份证安全存放,避免丢失或被盗;定期检查个人信息使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密码管理,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警惕钓鱼网站和欺诈信息,不轻易提供个人信息;定期监测个人信用报告,发现身份盗窃行为;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通过这些措施,您可以更好地保护个人身份信息,减少风险威胁的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2011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2011修正):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 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单位有前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有前两款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2011修正):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十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本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所列行为之一,从事犯罪活动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8.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23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