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残疾人可享双重补贴,国家每月发放55元护理补贴,低保户中的残疾人每月发放70元生活补贴。残疾人保障法要求各级政府通过多种渠道给予困难残疾人生活、教育、住房和其他社会救助。对生活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家庭,应采取其他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贫困残疾人的医疗、康复服务、辅助器具配置和更换应按规定给予救助。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可获得护理补贴。
法律分析
国家对二级的重度残疾人员每月发放55元的护理补贴,对低保户中的残疾人每月发放70元的生活补贴,满足两项条件,可享双重补贴:(一)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残疾人保障法全文》第四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对生活确有困难的残疾人,通过多种渠道给予生活、教育、住房和其他社会救助。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后生活仍有特别困难的残疾人家庭,应当采取其他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各级人民政府对贫困残疾人的基本医疗、康复服务、必要的辅助器具的配置和更换,应当按照规定给予救助。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情况给予护理补贴。
拓展延伸
残疾人护理费用政策:二级残疾人是否符合资格并享受相应福利
根据现行的残疾人护理费用政策,二级残疾人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获得相应的护理费用资助。根据政策规定,残疾人护理费用的资格评定主要依据残疾程度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二级残疾人作为一种较为严重的残疾程度,在满足相关评定标准的情况下,有资格申请护理费用。具体的申请流程和资助标准可以咨询当地的残疾人事务部门或社会福利机构。二级残疾人如果符合相关要求,可以享受相应的福利,以帮助其获得必要的护理服务和支持,提高生活质量。
结语
根据现行的残疾人护理费用政策,二级残疾人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获得相应的护理费用资助,以帮助其获得必要的护理服务和支持,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国家对二级的重度残疾人员每月发放55元的护理补贴,对低保户中的残疾人每月发放70元的生活补贴,满足两项条件的残疾人可享双重补贴。《残疾人保障法全文》还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对生活确有困难的残疾人应给予多种渠道的生活、教育、住房和其他社会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和医疗康复服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18修正):第七章 无障碍环境 第五十五条 公共服务机构和公共场所应当创造条件,为残疾人提供语音和文字提示、手语、盲文等信息交流服务,并提供优先服务和辅助性服务。
公共交通工具应当逐步达到无障碍设施的要求。有条件的公共停车场应当为残疾人设置专用停车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二十三条 精神损害抚慰金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七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