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衅滋事罪和聚众斗殴罪都是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但两者有以下区别:1、主体不同,前者为一般主体,后者要求聚众形式;2、客观表现不同,前者为肆意挑衅、无事生非,后者为组织、策划、指挥聚众斗殴。
法律分析
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聚众斗殴罪是指为了报复他人,争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纠集众人成帮结伙地互相进行殴斗,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
两者都是破坏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但也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存在区别:
1、主体不同。寻衅滋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行为人只要实施了寻衅滋事行为且情节恶劣或情节严重,即应承担法律责任。而聚众斗殴罪则要求以聚众的形式,至少要求主体在3人以上,在处罚上,聚众斗殴罪只处罚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
2、客观方面表现不同。寻衅滋事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肆意挑衅、无事生非、无理取闹,横行霸道,破坏公共秩序,情节恶劣,或者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行为,其犯罪对象一般不特定,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而聚众斗殴罪客观方面表现为组织、策划、指挥或积极参加聚众斗殴的行为,聚众行为所要侵害的对象要比寻衅滋事罪中的受害人固定,一般是与不法分子有一定过节的相对特定个体或团体。”
拓展延伸
聚众斗殴罪与寻衅滋事罪的法律要素、刑罚和判决标准的比较研究
聚众斗殴罪与寻衅滋事罪是刑法中两种不同的犯罪行为,它们在法律要素、刑罚和判决标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就法律要素而言,聚众斗殴罪指的是在公共场所或他人住所聚集三人以上实施暴力行为,而寻衅滋事罪是指以言语、文字、图画等方式故意挑衅、辱骂、破坏社会秩序。在刑罚上,聚众斗殴罪的刑期较长,可能涉及有期徒刑或拘役,而寻衅滋事罪的刑罚相对较轻,通常为拘役或罚金。在判决标准方面,聚众斗殴罪需要证明有三人以上的共同斗殴行为,而寻衅滋事罪则需证明被告人有故意挑衅、辱骂、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因此,对于这两种犯罪行为,法律要素、刑罚和判决标准的比较研究对于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聚众斗殴罪和寻衅滋事罪都是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但在主体、客观表现等方面存在差异。聚众斗殴罪要求人数较多且有组织性,而寻衅滋事罪则更为随意。在刑罚和判决标准上也有所不同。对于司法实践而言,比较研究这两种犯罪行为的法律要素、刑罚和判决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
【聚众斗殴罪】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众斗殴的;
(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
(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四)持械聚众斗殴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