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该如何行动

来源:画鸵萌宠网

劳动者在预防职业病时应尽的义务如下:

1、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增强职业病防范意识;

2、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

3、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4、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

劳动者不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用人单位应当对其进行教育。

一、职业健康安全理念

1、安全管理工作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安全管理工作原则:统一领导、落实责任、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全员参与。

3、安全管理目标: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作用

1、能够促使企业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法治化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在实施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做出两个承诺,其中一个重要的承诺就是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同时,制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和目标要合法,体系的运行控制也要合法。

因此,管理体系建设和持续保持的前提就是要守法。管理体系还规定了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承担职业健康安全的最终责任。这样势必促使企业将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促使企业依法经营。这也符合我国逐步走向法制化社会的时代要求。

2、为完善企业绩效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建立在现代系统管理的科学理论基础上,以系统安全的思想为基础,从企业的整体出发,把管理重点放在事故预防的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它为企业持续改进职业安全健康绩效提供了结构化的运行机制,能够使企业达到最佳安全状态。

三、职业健康包括哪些方面

1、职业健康体检

2、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3、职业人群健康状况评价

4、职业人群动态管理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三十五条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