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要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落实到青年工作上就要“以青年为本,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提高青年的综合素质,要把提高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统一起来,把增强身体素质与增强智力统一起来,把提高知识水平与提高实际能力统一起来,促进青年德、智、体、能全面提高。要引导青年建立积极健康的朋友、同事、婚恋、 家庭关系,使青年在广阔的社会环境中接受教育、增长见识,在广泛的社会交往中学习提高、成长进步。 三要维护青年的正当权益。青年更是服务对象,他们的需求遍及生存、健康、教育、就业、住房、权益保护、文化生活、婚姻家庭等各个方面,而他们还处于社会边缘地位,更需要得到共青团组织的帮助。要急青年之所难、帮青年之所需,尽可能地为青年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解决好青年个人及家庭困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青年的切身利益。尊重和维护青年的名誉、人身和人格权利,防止侵犯青年合法权利的行为。
四要弘扬关爱青年的人文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人文关怀正日益成为普遍的社会价值追求,青年工作必须贯彻和体现人文精神。要理解和关心青年的情感、处境和需要。古人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都是具有情感的,而情感与处境和需要又是紧密相联的。一个人只有在别人对他表示理解和关心之情时,才感到自己人格的尊严,因而也乐意接受别人的教育和批评。所以,要理解和把握青年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关心青年的处境和实际
需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到了社会转型和结构重组的关键时期,社会呈现出“四个多样化”特征,入世后各种价值观念、流行文化和新型组织机构等大量涌现,都对青年的价值观念、学习方式、就业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过去那种完全依靠行政管理的方式来开展青年工作的作法显得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变化,社会团体将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不断改革而迅速发育成为具有单位及党团组织不可代替功能的社会组织,对青年的影响日益突显出来。因此,从公共管理的视角考察社会团体对当代青年的影响,是具有前瞻性的一项课题。 青年工作在企业创新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考
(一)是坚持“党建带团建”的企业青年工作主导模式。“党建带团建”工作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在建设、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是党团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有效做法。首先,在企业党委的指导和帮助下,建设一个全新的团组织并明确团的工作职能。党建带团建,关键在“带”,同时要坚持“建”与“带”的有机统一,企业团委只有在党组织的建设带动下,才能获得自身的明确定位并完善自身的工作职能。其次,由党建带团建,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选拔好团的负责人,同时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培养、考察、转岗机制,以促使青年团干部主动提升和监督自己。同时加强团干部的学习培训,不断丰富知识储备,通过安排具体实在的工作,对团干部适当“加压”,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并建立“转岗”机制,适时调整团干部。
(二)坚持“补位不越位”的企业青年工作定位特色。在企业处于转型创新的攻关阶段,企业共青团作为一个有创新品格和创新活力的先进青年组织,应当紧紧围绕公司创新发展的主导理念,敏锐把握公司的发展要求,积极自觉地不断创新组织机制、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动员和引导广大青年职工理解改革、支持转型、投身创新,在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努力实现共青团事业新的发展。首先要积极转变青年工作的观念,明确团组织自身职能,在工作中强化补位意识、协调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其次,要带领青年队伍与时俱进、紧贴企业。再次,由团组织牵头开展主题活动、营造团结合作、融洽共赢的公司内部环境。
(三)创建“以会促团”的企业团的科学运作机制。一是建立企业团的工作体系。在“以会促团”工作的推动下,研究构建学习型、科研型、管理型、技能型、综合型等企业青年协会,最大范围地把企业青年吸纳到团组织周围,形成以团组织为核心,以各类协会为外延辐射的新的工作体系。二是完善企业团的工作制度。建立团会互动的工作
整体推进制度。坚持好“三会一课”制度、工作反馈制度、工作责任制度、团的工作评价制度,促进团的工作稳步推进。在此基础上,发挥青年协会调动广泛的优势,依托团的组织基础建立分级组织机构,把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分公司领导纳入协会之中,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形成团的工作团组织层层推进,青年协会层层辅助落实的整体推进制度,同时帮助解决一些活动经费,使青年协会成为团的力量。根据青工技能提升情况、青工培中,要主动联系政府有关部门,依托各种培训基地,
针对不同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为企业提供高技能的一线青工人才。三是积极培育先进企业文化,营造青年成长的良好氛围。企业青年工作要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关注文化热点,研究文化发展趋向,用企业精品文化外树形象、内聚人心。积极开展企业青年“双推”活动,通过推优入党、推荐优秀青年进入企业人才库,促进企业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
和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风气的形成。训情况、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围绕企业中心工作进行目标考核,逐级建立考评制度,与年底评优、个人奖励相挂钩。三是探索企业团的工作方式。在组织上,要由“突击型”向“常规型”转变,选好项目,形成系统规范的工作体系;在形式上,要由“集中型”向“集中分散型”转变,提倡开展小型业余、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的活动,更好地调动基层团支部的积极性;在服务上,要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切实把维护青年利益、满足青年需求、促进青年成长作为团组织服务青年的核心内容。 (四)在企业中大力开展以学习来教育青年、吸引青年、凝聚青年的活动,以学习加强企业青年人才培养,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一是强化教育,打造高素质团干部和团员青年队伍。有计划地组织企业团干部、团员青年骨干开展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外出考察等活动,从经济、管理、信息、法律等多方面涉猎知识,全面提高团员青年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做好团干部协管工作,按照“高进、严管、优出”的原则,把思想政治素质好、科学文化水平高、热爱共青团事业的优秀青年选拔到团的领导岗位,通过打造高素质企业团干部队伍提升团组织影响力和凝聚力。二是深化青工岗位学技活动,引领青年岗位建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