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基坑工程应实施监测:
1)、开挖深度大于或等于5m的基坑工程;
2)、开挖深度小于5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 3)、其他需要监测的基坑工程。
2、基坑工程实施前监测单位应编制监测方案。监测方案需经建设单位、基坑支护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认可,必要时还需与基坑周边环境涉及的有关管理单位协调一致后方可实施。
3、基坑工程监测应包括施工企业现场监测和第三方专业单位监测。专业单位监测应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施工企业现场监测的监测对象和技术要求应在专项施工方案中明确。
4、基坑监测应综合考虑基坑工程设计方案、建设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周边环境条件、施工方案等因素,制订合理的监测方案,精心组织和实施监测。
5、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应包括支护结构、地下水状况、基坑底部及周边土体、周边建筑、周边管线及设施、周边重要的道路及其他应监测的对象;技术要求主要包括监测项目、测点位置、监测频率和监测报警值等。
6、监测单位应严格按监测方案实施监测。当基坑工程设计或施工有重大变更时,监测单位应与建设单位及相关单位研究并及时调整监测方案。
7、监测单位应及时处理、分析监测数据,并将监测结果和评价及时反馈建设单位及相关单位。当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时必须立即通报建设单位及相关单位。
8、基坑工程施工期间不得损坏监测设施。
第1页共4页
9、基坑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安排专人进行巡视检查。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宜包括以下内容:
1、支护结构
1)支护结构成型质量;
2)冠梁、围檩、支撑有无裂缝出现; 3)支撑、立柱有无较大变形; 4)止水帷幕有无开裂、渗漏; 5)墙后土体有无裂缝、沉陷及滑移; 6)基坑有无涌土、流砂、管涌。 2、施工工况
1)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2)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分层厚度及支锚设置是否与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一致,有无超长、超深开挖;
3)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水、回灌设施是否运转正常;
4)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 3、基坑周边环境
1)地下管道有无破损、泄露情况; 2)周边建(构)筑物有无新增裂缝出现; 3)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
4)邻近基坑及建(构)筑物的施工变化情况。3)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 10、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加强监测,提高监测频率,并及时向建设单位及相关单位报告监测结果:
1)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
第2页共4页
2)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 3)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
4)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违反设计工况施工; 5)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 6)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 7)支护结构出现开裂;
8)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9)邻近的建(构)筑物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10)基坑底部、坡体或支护结构出现管涌、渗漏或流沙等现象; 11)基坑工程发生事故后重新组织施工;
12)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
11、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报警,并实时跟踪监测,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
1)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的累计值;
2)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值突然明显变大或基坑出现渗漏、流沙、管涌、隆起、陷落或较严重的渗漏等;
3)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杆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屈、断裂、松弛或拔出的迹象;
4)周边建(构)筑物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或较严重的突发裂缝;
5)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他必须进行危险报警的情况。
建筑工程基坑监测施工一般规定(二)
第3页共4页
1.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负总的责任。并直接领导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机构和专职人员开展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及上级部门颁发的各项关于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组织制订、审批公司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规划及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奖惩办法,并贯彻实施。
3.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开展安全竞赛活动,经常听取领导小组及有关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工作汇报,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状况,作出相应的处理意见。总结与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
____组织审批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合理安排措施经费,并认真组织力量,保证措施计划的实施。
5.做好五同时工作,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要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在制订和组织实施生产计划的同时应制订和实施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
____组织主持工伤事故的调处,提出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做到四不放过并督促实施,预防事故的重复发生。
第4页共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