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提纲
一、 调查主题:大学生就业观与心态变化
二、 调查目的:①是对当代大学生就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②是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③是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
三、 调查对象:我校高职生
四、 调查时间:2009年12月25日至2009年12月31日
五、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共50份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姓名:组长:黄珊珊 学号51508513
发问卷:张娟 51508528
总结:蒙洁 51508537
统计:卢彩群 51508515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迅速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的就业政策不断调整,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不断变化。在新形势下,了
1
解、分析大学生的最新择业心态,进而为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参考策略,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也因此成为一项非常有必要的工作。
一、 本次调查主要是针对我校学生调查,根据本次问卷结果分析,作出如下结论:
1对就业前景抱有乐观的心态的占28.89%,他们对自己的就业前有难度,但能克服的占51.11%;同时有4.44%在校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其他的,说明我国的快速发展并没有给高校的学生就业带来推动的作用,工作仍然不好找;但仍有15.56%的人数对就业前景持不乐观或不清楚的态度,认为在金融的冲击下很难能找到工作。
2.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其他”,它们分别为52%、22%、26%。调查显示,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在此问题可以看出:先就业后择业其利在于使学生们能先了解社会,增加工作经验,缓冲就业压力,从而寻求适合自己的工作,同时也能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3.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发达城市占多数。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工作的稳定”“薪酬”的需要都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也为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作出了有力的保证,故此,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2
4.择业因素:专业对口为主,薪酬高低为辅
在择业方面,有19.05%的人选择了与自己的专业接近的职业,认为专业接近能更好地、更快地熟练工作,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也有80.95%的人认为与专业不对口也没有关系,造成这原因的可能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其心态存在不积极的因素,可能等工作稳定下来在作安排吧。另外,有26.02%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在大企业里工作,希望自己能在里面得到很好的锻炼,同时在薪酬方面,低于800的占12%,有48%的人的工资的要求也不高,月薪都是限定在800-1500之间,再有,1500以上的占40%。并且大部分人职业稳定的都愿意从底层做起,从低做起的占53.23%,发挥自己的能力,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爬起来,也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坚强不挠的、迎难而上的就业精神。5. 大学生就业最看中的要素
高校应届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最看中的是职业稳定的占45%,经济收入占30%,能学到东西占20%,其他占5%
6、大学生对就业形式的认知
就业是每个大学生都要面临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有清晰的认识会对自己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的。有绝大多数人对就业这个问题的认识是很清楚的,75%的人认为就业形式严峻,就业难。17%的人认为形式正常。看来许多人对这问题没有偏离现实。就业形式的严峻迫使大学生在大学里努力的学习知识,严峻的形式也是大学生学习的压力。所以,认清形势将会帮助你更好就业。
二、总结与建议:
3
1.对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对大学生自身存在问题的解决,主要应从大学生自身开始。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踌躇满志,心中充满了无限美好的想象和满腹的抱负,因此很容易在就业问题上迷失自我。对于这个问题,学生除了使之明白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督促其在校期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还应好好地规划下自己的职业规划,认准自己的目标,朝着目标而努力奋斗。而学校除了努力适应社会的发展之外,还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锻炼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使他们能独立承担起自己的使命。为将来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2.对外部环境的问题
就业歧视是现如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外部环境问题,同时,这也是最让人感觉无可奈何的。对于这些,大学生要多多学习相关方面的法律知识,防范自己上当受骗。另外,在我们找寻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认真、仔细地参阅相关单位的一些资料,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随着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就业过程也就变得非常艰辛,尽管如此,其过程同样也是一个蜕变的过程。要想在冲破重重压力,稳立于无硝烟的战火中,作为在校的大学生,我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应该准备好,这样我们才能突破重重阻碍,达到成功的彼岸。
3.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的比较少
在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只有24%的同学表示一直在关注就业信息,而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而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
4
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同学们大都表示对未来的工作有担心,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少了这种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现。
总结照成这方面的原因:1.因为学生现在仍在安逸,舒适的校园中生活,对激烈的社会生活没有足够的了解。在经济上仍依赖父母,忘却了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感,每天仍是如中学生活,上课、下课,对就业缺乏了准确的了解和认识。2.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到位。同学们表示,虽然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只是泛泛的讲些大道理,缺少了实际的操作能力。
4.大学生个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认识不足
自我认识包括个人的兴趣与特长、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个人所选定的目标与需求、个人的情商、个人的工作经验、个人的学历与能力、个人的生理情况等个方面,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部分用人单位的了解,发现社会所需要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综合素质应该包括思想健康和道德、自律、讲诚信,善于协调、容易与他人合作的品格,以及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