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锻炼总结
机电与信息工程系 郗磊
为响应学校青年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号召,通过下企业锻炼,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为课程设置、专业发展有一定的帮助。特别是在构建切合实际的一体化教学、提高自身课堂管理方面,通过教师下企业锻炼把原来的“双证”型教师改为“双师”型教师,收获很大。现总结如下:
从校园走向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角色转换的问题。从一个教师转化为一个员工,在思想的层面上,必须认识到二者社会角色之间存在的差异,明确自己的任务和目标。理论只是单纯的学习知识,而下到企业去实践去锻炼,则意味着继续学习深入学习,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应用于实践。我感到仅仅在思想的层面上认识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一定是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角色的转换。
对我们青年教师来讲,进企业学习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通过锻炼,能拓宽视野,了解企业对学生的需求,了解当前社会就业新形势,找到改进教学方法的新思路。在企业实践锻炼期间,我开始认真反思教学管理如何能和企业管理找到相似之处,把各方面的问题逐一和我院学生课堂表现进行对照,发现了很多在课堂上可以运用的小窍门,也感觉到了学生只在课堂上学习的局限性。比如,企业是典型的“一言堂”。还有“三不原则”,不默许,不妥协,不置之不理。我们青年教师大多是从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教学,教授学生只是书本知识,我觉得通过这次实践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在以后的课堂上讲些企业方面的知识,讲自己企业实践的切身体会,讲自己在企业实践中的具体工作,讲企业生产中需要什么样的人,行业需要怎么的人,企业喜欢的人是什么样!企业的要求,企业的制度等。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还体会到今后要多教育学生养成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自学能力、沟通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提倡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我觉得以上能力至关重要,没有这些能力,即使在学校很优秀的学生,到企业后开始很难受到欢迎。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12541班韩国梁,沟通能力不是很强,见人不爱打招呼,这会影响他今后的发展。还有就是毕业以后,会的只是学校学习的一些知识,自学能力差,在工作中不善于总结,不善于分析问题。有些员工上班就是为了拿工资,像这种情况的员工就不会动脑思考,只要工作说的过去就行,而有的员工上班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思考怎么样提高工作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才能可持续发展。
还有,就是关于教师下企业锻炼,我想提两个建议:第一个是教师锻炼的企业最能好和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相结合,这样教师不仅起到了锻炼的作用,还能切实了解到学生发展的现状,在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还能给学生起到表率作用。教师下企业锻炼,没必要非要寒暑假,或者连续进行,可以分段进行,比如在校时每周六、日,抽出一天时间去,当然,这和专业有一定的关系。
以上是本人暑期下企业锻炼总结报告,有不足之处,望学院领导批评指正,谢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