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四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来源:画鸵萌宠网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课程必修内容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4年3月第1版 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 课 时:13课时

设计者:郭书焕/新密市市直第三小学 背 景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本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中内容,是学生在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本单元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部分组成。先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再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并对数的理论进行整理。在两部分认数教学中间安排十进制计数法是对亿以内数的认识的内容进行整理,并作为亿以上数的认识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不仅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较为丰富的素材,也为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提供好素材。教材让学生从数的认、读、写、大小比较,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等数概念的多方面来全面地认识数。教材还介绍了十进制计数法。十进制是数学的基础,整数、小数、十进分数从数学本质上来讲是一致的。让学生感受大数,教材在安排具体内容时一方面图文并茂地提供丰富的素材,另一方面注意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思路。这体现在:1读、写数的法则教材上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到。2、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由学生自己探索。3、亿以上数的读、写更多的是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进行迁移类推。 目 标

1.在熟练读写万以内数的基础上,知道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会说出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通过按顺序说出每个数位,熟练记忆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知道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清楚学习更大的数的必要性。 内容与实施

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课程内容 课程纲要 亿大以数数内与的数代认的数 识 认识 亿以内数的读法 亿以内数的写含两级的数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5 课时 1 1 课程资源 课程的实施 学习活动 分享本课程纲要 1.教材 2.教师编制的本单元综合练习试卷1份。 3.郑州市教育信息网班班通中的教学资源。 1.在问题情境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自己的算法。 2.运用旧知迁移,利用转化的方法,总结亿以上数的读、写法 3.在练习中,通过反馈、纠错,最后能比较熟练进行较大数的读、写、较大数改写和求近写整万数改法 写 非整万数改写 数的产生 十进制计数法 亿以上数的认识 亿以上数的读法 亿以上数的写法 整亿数改写 非整亿数改写 1 1 4 1 1 似数 计算工具的认识 用计算器计算 补充: 教/学方法 1.问题驱动教学。教师创设数学情景,设置问题链,通过学生探究、课堂生成、互相交流来驱动任务完成,促使目标的达成。

2. 精练深析,讲练结合。主要用于练习课和复习课。 评 价 课程评价(权重:100%) 评价项目 评价要素 评价等级 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 1、积极发言,能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想法,A、好 (10分) 有质疑精神,善于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数学B、比较好(6分) 问题。 C、一般 (2分) 2、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在交流中乐于帮助他人,遵守数学活动秩序。 A、好 (10分) B、比较好 (6分) C、一般(2分) 课堂评价(20%) 教师评价 作业评价(10%) 1、按时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认真,差错A、好(10分) 少。能及时订正课堂及家庭作业中的错题,B、比较好(6分) 并积极让老师再次批改。 C、一般(2分) 1、能根据本单元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回顾与总结,罗列出知识点。 A、好(10分) B、比较好(6分) C、一般(2分) A、好(60分) B、比较好(50分) C、一般(45分) 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 生生评价 单元检测(70%) 2、认真对待单元测试,发挥自己真实的水平,并能在测试后及时总结出错误原因,做与出错同类型题目,把不会的知识及时补上。 教师评价 本课程评价由过程性评价和单元检测评价两部分组成,以百分制呈现,过程性评价占30%,单元检测评价占70%。

课程评价(100%)= 课堂评价(20%)+作业评价(10%)+单元检测(70%), 若最终成绩在60分以下,须在针对性复习之后补考。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主 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课 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 计 者:郭书焕/新密市市直第三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教材分析。

“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个级的所有计数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高一级数(万级)的读法,教材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数级的学习,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较大的数用个级来计数是不能满足的,从而理解学习亿以内数的必要性。

3.学情分析。

因为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万以内数的读法,因此他们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会比较容易掌握。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得出亿内数的读法法则是这节课需要突破的难点 学习目标

1.借助计数器,会正确的数亿以内的数,在老师引导下知道较大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会说出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在老师引导下知道什么叫数位。

3.在老师引导下进一步完善数位顺序表,借助数位顺序表能正确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多少。

评价任务

1.借助计数器,会正确的数亿以内的数,在老师引导下知道较大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会说出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完成第4页“做一做”第1题。

2.在老师引导下会说出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在老师引导下进一步完善数位顺序表,借助数位顺序表能正确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多少,完成第4页“做一做”第2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复习旧回答问题,并读知 出各数。 1.导入 能读出万以1、回答问题: 内的数,并说出(1)从个位起,第几位是万位? 读法。 (2)个级上含有哪些数位?万级上呢? 2、读出下列各数。 5620 9003 4561 环节二 学生试读。 合作探 究 根据大19612368回答小精灵提出的问题:你知道这个数中每个数字的含义吗? 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根据计数单位说出相应的数位。 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多少。 环节三 巩固练习,分层提高 完成练习 1.出示情境图中的数,让学生尝试读数。 2.师: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3.学习亿以内的计数单位 (1)根据大数19612368回答小精灵提出的问题:你知道这个数中每个数字的含义吗? (2)师用计数器拨数 一万一万地数,数到十万,师:“十万怎样表示?”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10个一万是十万,继续数下去: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师: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4)师提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4.学习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1)师介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2)引出数位顺序表 数级: 亿级 万级 个级 数位:...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1 9 6 1 2 3 6 8 (3)利用数位顺序表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多 少。 (4)说出课本第2页大数中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 1.课本第4页的“做一做” 2.课本第8页第1、2题 完成目标1 完成目标2 完成目标3 完成目标2、3 环节四 学生尝试全课小总结 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培养学生整理知识、质疑问难的能力,至少能说出一方面。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主 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课 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 计 者:郭书焕/新密市市直第三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程标准相关要求。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会根据数级正确读出大数,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

2.教材分析。

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教材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不仅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也为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提供了好素材。例如,科学知识:一个人一年的心跳次数,地球赤道长度,光传播的速度,蜻蜓的眼睛由多少只小眼组成,一小滴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数量等;环保教育:“保护母亲河”活动、每年生产的一次性筷子数量。国情教育: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公路总长度,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面积等。

3.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有了较深的了解,这就为将数的知识扩充到万级、亿级做好了铺垫。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常常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注意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①读、写数的法则教材上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到。②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由学生自己探索。③亿以上数的读、写更多地是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进行迁移类推。 学习目标

1.借助数位顺序表,在老师的引导下,会正确读出整万的数和含两级的数。 2.通过小组交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亿以内数的读法。 评价任务

1.借助数位顺序表,在老师的引导下,会正确读出整万的数和含两级的数。 完成课本第5页例2、例3及第6页的“做一做”第1题。

2.通过小组交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亿以内数的读法,完成5页例空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复习旧知 学生的学 学生读数 教师的教 评价要点 1.读出生活中的数(各种速度)。 能读出生活2.出示北京奥运会的有关资料。 中的数 建筑面积:2580000平方米; 座席数:91000个; 工程总造价:2267000000元。 从这份资料中你知道了什么?从哪儿看出来的? 3.揭示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例2。 投影出示数位表:然后对照数位写上数字。 1.个级的数的读法。读出2496。 2.万级的数的读法。读出24960000。 (1)先让学生尝试读法 (2)比较24960000和2496在数位上区别。 (3)启发:引导24960000的读法。 完成目标1 说说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 板书 :24960000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4)讨论:2496与24960000读法的联系与 区别。 二千四百九十六┆ 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区别: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万,读数时要添 上“万”字,而个级上的数表示多少 “1”,读数时就不读这个“1”。 (5)练习读一读: 50000 180000 2350000 4000000(6) 小结: 首先要先明确万级上的数(可以画出分级 线);万级上的数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 再在后面添上一个“万”字。 3.两级的数的读法。读出6407000。 (1)引导观察6407000与24960000的相同 点与不同点。 (2)万级,个级上都有具体的数字该怎么读? (3)学生尝试读一读,然后教师引导总结; 先读万级上的数(多少万)再读个级上的完成目标2 数。 板书 : 640┆7000读作:六百四十万七千。(万级上的数是“640”,就按照个级来读六百四十,在添上“万” 环节二 学生自己读出这合作探究 些数 学生讨论读法 学生读数 观察两个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字,然后再接着读个级上的数。) 小结:分级→先读万级上的数→接着读个级上 的数。 (4) 每级中见有0的数的读法。 即时训练。 读出85000300 读一读:1205000 ①讨论,尝试读法。 235870 ②要求按读数的步骤进行; 即时训练。 分级:8500┆0300, 读一读:2430800 读万级的数:八千五百万 ,读个级的数。 23000050 启发:每级中间有0的应该读零。 正确读法:八千五百万零三百。 环节三 巩固练习 学生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 30000 270000 474000 2.读出下面各数,写在练习本上。 380000 读作: 30700000 读作: 24600 读作: 1030040 读作: 小组交流,怎样读比较方便。 3.选读游戏 山西省电话用户为7200006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完成目标1、2 环节四 全课小结 学生尝试总结。 能说出读数的方法,另外会说出易错知识。

《亿以内数的写法》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主 题:《亿以内数的写法》 课 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 计 者:郭书焕/新密市市直第三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程标准相关要求。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会根据数级正确写出大数。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

2.教材分析。

教材给出个级、万级八个数位,让学生对着数位写数,教材只给出两个数的写法,其余的两个数由学生自己写。既给学生提供了模仿的样板,同时也留有探究的空间。

3、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关于写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有了较深的了解,这就为将数的知识扩充到万级、亿级做好了铺垫。总结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呈现的是学生讨论的情境。情境中的问题突出写数的关键,并完全由学生自己来解决,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及总结概括的空间 学习目标

1.结合主题图的数据信息,小组讨论尝试写数,并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写数的方法。 2.会结合数位顺序表,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评价任务

1.结合主题图的数据信息,小组讨论尝试写数,并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写数的方法。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

2.结合数位顺序表,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完成教材练习一4、5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 评价要点 环节一 观察画面,写出数据 复习旧知 课件出示:荆州长江大桥总长 四千三百九十八米。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北京路二完成目标1 小现有学生一千九百五十三人, 校园面积为九千五百平方米。 继续出示:据统计,2000 年有六千八百五十万少先队员参加了“手拉手”活动,三千零八十万人参加了“保护母亲河”行动。 2.提问:在刚才的课件中你注意到了哪些数据?这些数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鼓励同学提出质疑或进行补充 师:这些数的位数很多,写的时候可能会出错,谁有好的检查方法介绍给大家呢? 完成目标2 环节二 合作探究 1.学生回答 2.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独立写数 小组交流 3.即时练习:学生试写第7页“做一做”的四个数 环节三 1.先在计数器上拨出下面1.完成第9页第6题。 巩固练习 各数,然后再写下来。 2.数学游戏:由新闻发布官发2.各位小记者负责将信息布自己在课前收集的信息。 中的数据 记录下来,最后统一核对,考察小记者工作是否合格。 如:三年内中国数字电视用户将达到三千万。 环节四 学生尝试总结。 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完成目标2 重点能说出写数的方法。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主 题:《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课 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 计 者:郭书焕/新密市市直第三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比较大数的大小。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亿以内数的认识》里的例题4。本节课的内容是在数数、读、写数以及10000以内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一开始就联系生活,通过比较我国面积最大的六个省份的大小,引导学生讨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然后,教材设计了一系列不同层次的练习,意在巩固和发展学生比较数的大小的能力。这堂课我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归纳总结出亿以内数位数相同和位数不同的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为学生以后学习更大的数比较大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其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我把“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融合在学生所进行的“抽数比大小”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在老师引导下会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亿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结合亿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会正确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评价任务

1.通过复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在老师引导下会说出亿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完成课本例5填空。

2.结合亿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会正确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完成课本第11页“做一做”。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复习导入 环节二 自主探究 学生的学 填空并说一说万以内数的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观察、交流主题图中的内容,尝试用以前学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来比较这些大数 环节三 汇报交流 环节四 感悟优法 通过讨论、探索、比较,实四人一组探索并交流各自的方法 教师的教 出示填空引导学生说一说万以内数的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方法。 呈现主题图,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尝试用以前学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来比较这些大数 提出问题:“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重点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探索交流. 引导学生概括亿以内数比较的方法 引导学生本节学习的比较方法与以 环节五 解决问题 全课小结 独立解决练习二第1题2题,交流解决的思路。 学生尝试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重点说出数位不相同的数的比较方法 呈现课本第11页第1.2题 完成目标2 完成目标1、2 完成目标2 评价要点 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完成目标1 对比分析,现方法的优化说出今天的比较方法与以前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前有什么不同?

《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主 题:《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课 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 计 者:郭书焕/新密市市直第三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在具体的情境中,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 2.教材分析

这部分的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数级的学习,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较大的数用个级来计数是不能满足的,从而理解学习多位数的必要性。学生在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万以上的数。这是认数范围的又一次扩展,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3.学情分析

学生在这之前已经学习了多位数的认识,掌握了一些新的计数单位,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会读会写,会比较他们的大小,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这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的紧密,因此对发展学生的数感起了重要的作用。

学习目标

1.借助例6主题图,引导学生尝试,通过小组交流会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会用自己的话说出改写的方法。

2.通过练习和讲评会用自己的话说出怎样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评价任务

1.借助呈现例6主题图,在老师引导会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完成第12页“做一做”第1题。

2.通过练习和讲评会用自己的话说出怎样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完成第12页“做一做”第2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 评价要点 环节一 通过学生复习大数写出示复习习题,在日常生活中,会正确复习引入 法与读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写一些大数,这些大数读数、写数。 我们经常要写一些大数,这能有简单的计数方法吗? 些大数能有简单的计数方法 环节二 课件出示12页的情景自主探究 图,并思考 呈现情境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组内讨论:怎样才能简单的记下这些数?说说你的想法 完成目标1 环节三 汇报交流自己的方法.汇报交流 并对别人的方法做出合理 的评价. 环节四 类比训练、拓展延伸 环节五 解决问题,体会运用 在类比中,感受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并说出具体方法完成“做一做”第1题,交流解决的方法。 独立解决“做一做”第2题,交流解决的方法。 提出问题:“说一说,你是怎样解决的”重点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 完成目标1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练习并拓展 完成目标2 老师巡视指导 完成目标2 全课小结 学生尝试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能说出自己的收获。

《非整万数改写》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主 题:非整万数改写

课 时:共12课时,第6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 计 者:郑丽娟/新密市市直第三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教材分析

例7教学将非整万数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教材先说明近似数的作用,再用拟人的形式,通过太阳与地球的对话,呈现有关太阳、地球的知识。然后结合地球、太阳的直径,介绍如何用“四舍五入”法将非整万数求出近似数,再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3.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学过我们已经学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三位数、四位数)的近似数,将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在此基础上利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学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通过对例题中的非整万数进行改写,会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四舍五入”法求出非整万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通过练习和讲评能正确的用“四舍五入”法求出非整万数的近似数。 评价任务:

1.通过对例题中的非整万数进行改写,会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四舍五入”法求出非整万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完成目标1的检测。

2.完成第13页做一做,完成教材第14页第3题,能正确的用“四舍五入”法求出非整万数的近似数,完成目标2的检测。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 出示2个数让学生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说出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所采用的方法。 1. 举例说明近似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 学习例7。 (1) 让学生读出太阳和地球的直径分别是多少,说一说怎样能很快看出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多少倍。 (2) 启发学生:用以“万”做单位的数进行比较方便,引出怎样“将非整万的数该写出以‘万’作单位的数”这一问题。 (3)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求近似数的方法,教师巡视。 (4) 老师带领学生总结方法。 (5) 即时练习 完成“做一做” 呈现教材第14页第3题。 评价要点 会将四位数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 会用“四舍五入”法将非整万数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完成目标1。 环节一 学生将两个四位数省回忆旧知 略千位后面的尾数,说出所用的方法。 环节二 新知探究 学生体会近似数的作用,了解球近似数的必要性。 读出地球和太阳的直径。 汇报交流将非整万数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 说将非整万数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 环节三 独立解决第14页第3巩固练习 题,写在练习本上。 全课小结,拓展方法 学生尝试总结。 完成目标2的检测。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总结将非整万数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请同学们课下思考,尝试。 至少能说出一方面的收获。

《数的产生》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版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主 题:数的产生

课 时:共12课时,第7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 计 者:郑丽娟/新密市市直第三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教材分析

教材中出示3幅图来介绍原始社会的计数方法,说明当时如何用小石子检查放牧归来的羊的只数;用结绳的方法统计猎物的个数;用在木头上刻道的方法记录捕鱼的数量等等。这些原始的计数方法表明人类很早就产生了一一对应的思想。随后简单说明了数字的产生。教材中按时间顺序列举了三种古代数字,体现了数字也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还使学生初步知道早期的数字是与具体的数目相联系的,只是到后来才逐渐发展成抽象的符号,如现在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3.学情分析

随着生产和数学科学的发展,数系逐步扩展,产生整数、分数、小数、有理数等等。在第一学段学生学习的主要是自然数,接下来要系统学习小数和分数。因此在这里有必要给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一方面是对以前认数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另一方面也为以后把数的范围扩展到分数、小数做好准备,同时也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目标:

1.通过老师介绍,自主阅读教材,知道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2.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交流,知道数的产生过程。 评价任务:

1.通过老师介绍,自主阅读教材,知道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完成教材17页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交流,知道数的产生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情境导入 环节二 探究新知 学生的学 学生读一些数。 观察、交流主题图中的内容,说出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四人一组探索并交流古时人们的记数符号与方法。 汇报交流古时人们的记数符号与方法。 教师的教 出示4个数让学生读,要求想一想数是怎样产生的。 1.呈现主题图,课件定格在情境上,引导学生发现条件,提出问题,并试着了解古时人们的记数符号与方法是什么? 2.提出问题:你是怎么了解的?总结古时人们的记数符号与方法。 3.汇报交流。 评价要点 能明确数产生的原因 完成目标1的检测。 完成目标2的检测。 环节三 巩固练习 与同桌交流独立解决课本17页内容,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环节四 全课小结 学生尝试总结。 提出问题: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教师巡视。 出示教材第17页,让学生独立解决。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总结数是怎样产生的。请同学们课下思考,尝试。 至少能说出一方面的收获。 完成目标1、2的检测情况。

《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版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主 题:十进制计数法

课 时:共12课时,第8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 计 者:郑丽娟/新密市市直第三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教材分析

在介绍了数的产生的基础上,教材接着介绍了十进制计数法。计数方法有多种,十进制计数法是最常用的一种计数方法。有关十进制计数法的知识比较丰富,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计数单位(一般到千亿),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记数的符号一一阿拉伯数字,数位和位值原则,数的分级,读、写的方法等,这些内容都是学习计数的基础知识。

3.学情分析

教材要求学生自己试着“填出万级以上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然后,教材概括地指出这种“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这样在不大的篇幅中,从直观到抽象、从具体到概括,将有关十进制计数法的知识全部呈现出来,并注意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让学生进行类推、试做,既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又体现了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借助计数器数数,知道新的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和“千亿”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运用已有的知识补充完善“数位顺序表”,整理计数单位、数位、数级,会用自己的话说出“十进制计数法”。

评价任务

1.知道数的产生、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和“千亿”以及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完成22页第1题。

2.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运用已有的知识补充完善“数位顺序表”,能有序地整理计数单位、数位、数级,会用自己的话说出“十进制计数法”,完成做一做第2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复习旧知 学生的学 学生说出亿以内数的计数方法,复习已学过的计数单位 教师的教 出示3个亿以内的数让学生读,要求想一想这些数的计数方法以及计数单位是什么? 环节二 探索方法 观察、交流主题图中的内容,让位,知道十进制计数法。 环节三 汇报交流亿以内的数位顺 课件呈现主题图,引导学生发现条件,并试着探索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 提出问题:观察不完全的数位顺序表,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是什么?亿以外的数位顺序又是什么? 知道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和亿以外的数位顺序。 (目标2) 环节四 感悟优法 独立解决课本20页不完全了解个级、万级、亿级的异同点。 提出问题:怎样给数位分级?个级、目标1、2的检测。 评价要点 复习旧知,为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 完成目标1的检测。 提出问题,学生小组合作探索新的计数单汇报交流, 序,以及亿以外的数位顺序。 对比分析,的数位顺序表。学会数位分级,万级、亿级有什么异同点?教师巡视。 拓展方法 学生尝试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总结十进制计数法。请同学们课下思考,尝试。 至少能说出一方面的收获。 全课小结,

《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版3月第1版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主 题:亿以上数的认识

课 时:共12课时,第9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 计 者:郑丽娟/新密市市直第三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算.

2.教材分析

亿以上数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亿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会读写亿以内的数,知道万级数的读法和写法,所以教材的通过地球不堪人口之重负的拟人素材,生动地引入世界人口总数,让学生在感受大数、学习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的同时,了解到地球上人口太多,如不控制将要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渗透有关人口知识和环境保护教育.为了便于学生在已学的基础上类推,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之前,先让学生回忆个级和万级数的读法和写法,后放手让学生试读,自己得出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与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类似的结论.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后面进一步学习亿以上数的改写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3.学情分析

通过课前对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都能读出和写出亿以内的数,知道万级数的读法和写法,并且能简单的读出和写出亿以上的数, 但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还不是那么清楚. 学习目标

1.通过独立尝试读写亿以上的数,小组交流,能正确的读写亿以上的数。 2.通过独立试做和练习,会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读写亿以上的数的方法。 评价任务

1.通过独立尝试读写亿以上的数,小组交流,能正确的读写亿以上的数,完成做一做。 2.通过独立试做和练习,会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读写亿以上的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1.我会读 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 揭示课题呈现主题图,你会试读出来 评价要点 明确学习内容, 通过复习巩固练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激趣导入,(1)32680 (2)30600900 吗? 揭示目标,(3)1200605 (4)470050 启动情智 2.我会写 (1)三百六十万二千 (2)一千零五十万零三十 (3)二万八千五百八十七 (4)一万九千零五十六 3.明确学习目标 环节二自学交流,质疑问难,生成情智 1. 自学19页. 发现亿以上数的读法和亿以内数的读法类似。 3. 归纳数中间或末尾有0,以及连1、出示例1、学生自学试读 引导发现亿以上数的读法和亿以内数的读法类似。 3.如果中间或末尾有0,该怎么读?连续几通过读数,发现亿以上数的读法和亿以内数的读法类似,完成目标1。 2. 小组交流亿以上数的读法. 2、小组合作,说一说亿以上的数怎样读?续几个0的读法 环节三 小组展示: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个0又该怎么读? 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2、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亿”字或“万”字。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 “零”。 完成目标1的检测。 展示交流,地往下读。 点拨归纳,2、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要按照展现情智 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亿”字或“万”字。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 “零”。 环节四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的3,巩出示练习三的3,5题 完成目标2的检测。 巩固练习,固练习个级,万级,亿级数的相同反馈矫正,之处. 发展情智 环节五自学交流,质疑问难,生成情智 独立完成练习三的4,熟练的读出亿以上的数 1、自学20页例2. 发现亿以上数的写法和亿以内数的写法类似。 3、归纳: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补0. 环节六 小组展示: 1、出示例2、学生自学试写 引导发现亿以上数的写法和亿以内数的写法类似。 3.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补0. 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补0. 完成目标1的检测。 2、小组交流亿以上数的写法. 2、小组合作,说一说亿以上的数怎样写?完成目标1的检测。 展示交流,1、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点拨归纳,写。 展现情智 环节七 归纳总结,深化情智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补0. 1.学生独立完成当堂检测. 1.出示当堂检测题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至少能说出一方面收获。 学生达标,2.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亿以上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主 题:《亿以上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课 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 计 者:郭书焕/新密市市直第三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亿以上的数,会用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亿以内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 泛存在,对于大数的改写和求出大数的近似数是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对大数的认识及亿以 上数的读写的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

3.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亿以内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对于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学生已经掌握,学生对生活中隐含的数学知识比较感兴趣,对大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的学习相对难度不大。但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新的类似问题的能力还不强,学生仍存在读题不仔细,做题不细致,书写不规范的现象。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交流会改写亿以上数。

2.通过自主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会求亿以上的近似数。 3.通过练习和讲评会正确改写亿以上数和求近似数。 评价任务

1.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交流会改写亿以上数,完成课本20页第3题。

2.通过自主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会求亿以上的近似数,完成课本21页“做一做”。 3.通过练习和讲评会正确改写亿以上数和求近似数,完成课本22页第7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设疑导入 学生的学 1.中国的领土面积是96000002.人体内一小滴血液含有5000000个红细胞。 环节二 合作探究 1.同桌交流学习,怎样读数又快2.学生小组讨论:怎样用“亿”作单位表示整亿的数? 环节三 汇报交流 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200000000,1000000000, 530500000000,相互说一说改写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环节四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试做,然后分组议一议。 通过讨论,怎样正确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出示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1034500000≈ 亿 9876540000≈ 亿 1设疑: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 2让学生试做,然后分组议一议。 3集体订正,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怎样正确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环节五 解决问题,体会运用 全课小结 学生尝试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多指名说自己学到的知识并相互补充。 完成课本22页第7题。 呈现课本习题 完成目标3 完成目标2 重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改写的方法. 完成目标1 引导学生小结:为了读数和写数的方便,可以直接用“亿”作单位表示整亿数。 完成目标1 教师的教 同桌相互读一读,感觉读数有什么问题? 评价要点 检测学生读数是否正确及存在问题 创设情境,平方千米。 学法指导,又准。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版3月第一版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主 题:计算工具的认识

课 时:共12课时,第1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 计 者:郑丽娟/新密市市直第三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教材分析

本小节分别介绍了计算工具算盘和计算器,还安排了有关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的阅读材料。教材安排了较多的直观图展示了算盘和计算器的实际应用、算盘和计算器的结构,比较形象直观,让学生在观察和活动中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科学型计算器,可以满足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的需要。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因为生活中广泛使用计算器,它操作简便,计算又快又准,为学生耳熟能详,所以进行加、减、乘、除会容易些。在学习储存运算键的使用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关键要照顾好不能准确记忆每个键子功能的学生,教师及时帮扶,通过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弱势群体来学习本节课知识。 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教材,知道计算工具的发展,和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史。 2.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评价任务

1.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教材,知道计算工具的发展,和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史。 2.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完成做一做1、2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引导新知 学生的学 学生介绍各种计算工具(完成任务1) 教师的教 课前同学们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 环节二 观察、交流主题图中的内了解算盘各部分名称及计算用法。 呈现主题图,课件定格在情境上,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提出问题:算盘各部分名称是什么?总结古时人们的计算用法。 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完成目标1。 评价要点 知道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 探究新知 容,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环节三 巩固练习 与同桌交流独立解决课本25页提出问题:计算器都有哪些结构功能,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使用计算器。 (目标2) 内容,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功能,及计算方法是什么?教师巡视。 以及计算方法。(完成任务3) 出示教材第25页,让学生独立解决。 环节四 全课小结 学生尝试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总结出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请同学们课下尝试使用计算器计算。 至少能说出一方面的收获。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版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主 题:计算工具的认识

课 时:共12课时,第12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 计 者:郑丽娟/新密市市直第三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会运用数描述事物的某些特征,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在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万以上的数。这是认数范围的又一次扩展,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万以上数的读写;万以上数的大小的比较;用万或亿做单位改写整万、整亿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数字编码。

3.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 教学目标:

1.借助数位顺序表,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分类整理,展示交流,回顾整理第一单元的知识。

2.根据整理好的知识网络,解决简单的练习题。

评价任务:

1.借助数位顺序表,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分类整理,展示交流,回顾整理第一单元的知识,完成目标1。

2.根据整理好的知识网络,解决简单的练习,完成练习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回忆梳理 构建网络 学生的学 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 1、大数的读写和写法; 2、大数的改写; 3、比较数的大小; 4、认识计算器。 环节二 强化训练 1、一个五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什么位?一个九位数,一个十二位数呢? 2、说出下面每个数中“3”所在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 14320030000 353087030431 3、读出下面的数。 20700600 4600800000 4、写出下面各数。 三亿 四十亿八千万 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 5、比较数的大小。 92504〇103600 50140〇63140 28906〇28890 620300〇307300 6、把世界人口排名前五位的国家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中国1292270000 印度1014000000 美国278000000 印度尼西亚212000000 巴西170000000 7、用计算器完成下面的计算。 4964 ÷68 +34 286 × 2 + 139 × 3 (完成任务2) 。 环节四 实际应用 全课小结,拓展方法 独立解决课本练习五。 学生尝试总结。 认真读题,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练习五。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至少能说出一方面的收获。 独立完成练习。 (1)观察数位顺序表,个级、万级、亿级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3)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4)在比较大小的时候,同的怎么办?如果数位不同又怎么办? (5)整亿整万的数怎样省略?求近似数应该怎么求? 结合知识结构图,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完成目标1。 完成目标2。 教师的教 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里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先想一想,然后与同伴交流。 评价要点 熟练说出知识点 8300000000 578000000 有哪些规则? 10001000000 620300400000 我门应该怎么做?如果数位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