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家具设计中的线性表现

来源:画鸵萌宠网
目录5542

摘要————————————————————————————————2 引言————————————————————————————————2 1. 古代家具的特点和相关发展历程

1.1古代家具设计的独特性——————————————————— 2 1.2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历程—————————————————— 3 2.古代家具对于现代家具设计的影响

2.1材料环保性———————————————————————— 3

2.2 简约化设计—————————————————— ——————3

2.3文化内涵————————————————————————— 3

3.人机工程学与家具设计的联系——————————————————— 6 结语——————————————————————————————— 9 参考文献————————————————————————————— 9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浅谈家具设计中的线性表现

摘要: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从商周时期到晚清,中国家具的形制经历了由矮型到高型的转变,从最原始的祭器到简单的早期家具再到装饰奢繁的清代家具,其发展历经了一直漫长的过程。现代家具的设计已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其在继承古代家具设计精华的同时融入现代的设计元素使现代家具设计百花争放。本文先论述了古代家具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并分析了其对现代家具的影响。再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论述了现代家具设计中的讲究。 关键词:中国古代家具;现代家具设计;人机工程学

引言

中国的古代造物思想素以广博精深闻名世界,从先秦的文质彬彬、大智若愚到魏晋时的形神一体、浑然天成,再到隋唐时期的厚德载物、海纳百川,宋元时代的营造法式,以及最后达到巅峰时期的明代——独具匠心和清代——不务虚学、致知格物,无一不饱含了丰富的哲学辩证原理,既是一笔物质财富也是无形的精神财富,如今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家具与人们的起居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家具是各个时期设计思想的具象化,直到当代,家具依然含有深邃的思想意义。古代设计思想中的诸多精华可以为现代家具设计所借鉴,再经过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加工过程,便能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家具设计体系。

1.古代家具的特点和相关发展历程

1.1古代家具设计的独特性

中国古代家具历经长时间的洗礼,已形成了自成一派的独特个性。特别是明清家具,在世界家具设计发展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以下简要分析下古代家具设计吸引人的几个方面:

(1)注重材质美

将材料本身的色泽纹理发挥到极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色泽内敛稳重、纹路充实丰盈、质地细腻动人,迎合了稳定协调的艺术美感要求,这也反映出设计者立足于材料自身特点的设计理念。

(2)注重造型美

造型不卑不亢、简约大方,各处达到黄金比例要求,线条一气呵成、自然流畅。明代座椅的靠背曲线基本上与人体脊柱走位相吻合,扶手设计也较圆润,这种设计形态马上就能博得人们的好感,因其潜移默化中体现了人机工程学原理。

(3)注重结构美

明式家具的结构连接多用榫卯,销钉和胶用的很少。不同连接部位有着不同的榫卯方式,反映出木制家具独有的设计特色和新颖的设计思路。

(4)注重装饰美

装饰简洁,不刻意雕琢,摒弃华丽外饰的机械堆砌,朴实无华。明代家具既有严谨缜密的设计科学性,也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美感,卯榫结构在不同部位根据受力要求、结构布局,都经过精心设计。常用的结构包括闷榫、格角榫、长短榫、夹尾榫等,结构牢固可靠、做工精细,各曲直转折处的细节均一丝不苟。椅座面大小、椅高、靠背弧度走位都遵循严格的比例关系,符合现代人机工程学的设计思想。整体造型天衣无缝、圆滑细润、隽永典雅、方圆结合,而这一切都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是纯手工打造,更体现了中国古代技师的高超手法。清代家具在明式家具的基础上又加以润色升华,体现出一种厚重和深邃。在装饰设计上,处处营造出一种雍容华贵、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的气息,镂空、镶嵌、彩绘等诸多装饰相辅相成,对家具形成了良好的烘托效果。

1.2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历程 (1)夏商周时期

夏商周是华夏历史的伊始阶段,奴隶社会制度已经日趋成熟,也是华夏传统文化的孕育期,同样形成古代家具的设计雏形。这一阶段的家具以石器、青铜和案俎为主。彼时的家具主要功能是祭祀,所以造型方面注重庄严肃穆、对称工整。另外,这一时期人类的起居集中在席子上,席子也充当卧具的作用。

(2)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仍以席地而坐为主,但是家具的形式明显多样化,出现了诸如衣箱、凭几。此时,木质梁柱结构也逐渐完善。但造型方式相对单一,矮型样式居多,装饰纹样为体现贵族的尊贵,龙凤祥云图案应用广泛。

(3)秦汉时期

历经春秋战国的洗礼,奴隶社会行将就木,封建社会逐渐步入鼎盛。秦汉时代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家具体系,床这一概念逐步登上历史舞台,室内活动集中在床上。家具用料中出现了玉制、陶制、竹制和漆木。

(4)三国魏晋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文化大融合,也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上的过渡期,受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作用,逐步出现了高型家具,早期席地而坐的方式也在慢慢改变,立足坐逐渐兴起。与之配套的桌椅应运而生。但严格意义上讲,这一时期的矮型家具仍占多数。

(5)隋唐时期

在这一时期高型家具逐渐普及,桌椅板凳成为主要依托,床也渐渐成为功能单一的卧具。家具工艺和装饰上逐步向清新自然靠拢,摆脱了此前笨拙呆板的形式,更具有华丽端庄的气息。

(6)五代和宋辽金

五代时期的家具可谓高低并存,工艺风格在唐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功能性分工日渐细致,在外形和装饰上追求简约的理念,而不以为追求华丽。另外,家具陈设布局也形成了一定格局。

宋代时期,立足坐成为人们的起居方式,高型家具已定型,在普通农民家里也已普及,太师椅、抽屉柜厨出现。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家具装饰和制造工艺偏向实用主义,夸张的外饰比较罕见,局部的细心雕琢,配以些许点缀,给人更多的是庄严厚重的感觉。

(7)元代

受到铁木真和忽必烈的影响,元代尚武。其社会环境和草原人独有的粗狂性格也运用到家具设计中,形体粗大、雕饰华丽,豪放华美之风盛行。

(8)明清

明代是中国古典家具发展史上的巅峰,硬木家具最受当时人们的青睐。家具种类繁多,分类精细,用材考究。坚硬细腻、色泽鲜亮、经久耐用的硬木材质颇受欢迎,且外饰不多,主要的功夫都花在精巧的设计工艺上。清代则是更进一步,融合了异域风情,在雕饰手法上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气息和时代特色。家具的布局也形成了完整的套路。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2.古代家具对于现代家具设计的影响

2.1材料环保性

明代家具充分利用木材的自然纹理特点,发挥天然美,黄花梨、紫檀占据多数。此类高端硬木的色调柔和、纹理自然,工匠在做工时除了精细雕琢外,无需添加油漆装饰,形成特有的审美趣味,具有稳定调和的艺术美感。明代家具极少滥加装饰(与元代大不相同),很少涂抹油漆,仅擦一层树脂或蜂蜡,质感和自然美高度统一,硬、滑、素、净样样俱全。

反观现代家具,人造地板、甲醛、苯族填料含量偏高,室内装修二次污染严重。这反映出某些无良商家片面追求高额利润,不惜将劣质品推向市场。这些有害物质会给身体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科技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步增强,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环保型建材、绿色建材。

2.2 简约化设计

明代家具装饰适度,少而精,有“此处无声胜有声”之效,为现代家具设计提供了典范。一般的雕饰也只是以线条为主,或用小范围的浮雕,这样一来便与本身明净简朴的母材形成巨大反差,既不失朴实之本色,也兼有高贵气质。古人把对自然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丰富的想象转化为耳熟能详的吉祥图案,镌刻于家具中,这又彰显出国人知书达理、端庄廉政的行事作风。

明代家具摒弃豪华奢侈的感觉,转而追求以人为本、简朴自然的时代感,更适合人们在日产生活中使用。这与“绿色设计”理念不谋而合:难以对家具设计做宏观把控,那么就在具体设计中以最少的材料做最多的工作,减少浪费污染,不能一味考虑功利性因素,而要用长远的战略眼光审视设计方案。明代家具的诸多元素被现代设计师广泛推崇,例如&Bitalia公司新的Apta柜明显带有明代大柜的特色。

2.3文化内涵

从明代家具散发出的细腻感与艺术气息中,可看出其中透露出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特质,加之受到当时园林建筑兴起的影响,其建筑风格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文人雅士会依照传统审美观点参与家具设计,明式家具在特有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的烘托下,决定了明代家具浑厚洗练、线条流畅、大方得体的设计风格。

以明式椅为例,它或许不是歇息的最佳方式,但它体现出了更深层次的社交伦理含义,它给使用者的不只是生理上的歇息,而更像是精神领域的慰藉。自然空灵、高雅含蓄、超凡脱俗,处处散发着浓郁的书香气息。现代家具受到明代家具影响,吸取了其形式和功能完美结合的特点,以功能性设计为指导,辅以简练、精而不繁的外饰,体现出简约而不简单的外形特点。20实际四十年代,丹麦人汉斯设计的圈椅,带有明显的明式圈椅的痕迹。如下图所示

图一.明式圈椅和汉斯设计的圈椅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审曲面势、巧法顺然是重要的现代家具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朱小杰所坐的乌金木家具设计(图2—图5),巧妙利用了乌金木的纹理、年轮线、柔润色泽,结合现代亚克力材料、黑色真皮,使作品充满抽象雕塑美,又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自然“物性”融合设计师的匠心独运,使得家具散发出浓厚的天作人合气息,透过现代品味古典、以传统感受现代。同时所谓天人合一的设计境界还要考虑使用健康问题,要对人体无伤害、对环境无污染,这就涉及到选材、结构工艺性等方面。

图2.澳珀清水椅

图3澳珀卧房系列

图4.伴侣几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图5.澳珀清水椅系列二

再比如联邦家私家具系列(图6图7),其设计理念处处诠释“文质彬彬、厚德载物”,倡导写意的新中式主义,留给使用者很大的想象空间。例如“朝荷”,我们根本看不出明显的荷花形象,完全不同于其他家具“就题论题”的设计风格。设计师放大了实木家具经典的卯榫结构,造型上既如旭日东升,又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韵味,生动有趣,体现出古典美学的含蓄之美。这又给现代家具带来一个启示,意境表达甚于形式化凸显,应该对具体的符号进行抽象再生,使得造型、装饰、功能高度结合,满足“文质彬彬”的要求。

3.人机工程学与家具设计的联系

人机工程学与人类生产活动休戚相关,各行各业都对其很重视,这也是受到物质文明逐渐丰富的影响。人机工程学是研究如何使得设计的机器满足人类的各项活动,以达到节约人力、保证安全性、健康舒适的目的。

在我国古代家具的发展历程中,明代家具已经或多或少体现出了人机工程学原理,比如,对于彼时桌椅的设计,有一个朗朗上口的口诀“尺七二尺七,坐着正好吃”。此话含义是根据人体的平均形体尺寸得出的。明式圈椅靠背的弯曲造型、扶手走向,无论是美观大方还是实用方面,都有着很高的造诣(图1)。

图6.明代圈椅的外形特点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家具设计引入人机工程学原理是为了迎合人们生理心理方面的需要。这就要求人体测量准确无误。用人机工程学指导家具设计,不仅能帮助人们高效完成工作学习任务,还能最短时间内缓解人体疲劳。

有医学家分析认为,人在坐姿时,躯体重量应均匀分布于臀部,脚掌要全部放在地面上,只承担小腿自重。坐面高度要匹配小腿高度,坐面的走向要倾斜于靠背一侧,椅背也应该相应往后倾斜。椅面椅背的倾斜度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没有固定参数。当人坐在垂直靠背椅子上时,肩胛骨单独接触椅背,脊柱几乎与直立时没区别,脊柱依然承受负荷,在人体自重作用下,脊柱和颈椎长时间受到挤压,不久便会感到疲劳(图7)。椅背设计要与水平面呈一定仰角,同时要给腰部留足空间,使得腰部得到充分放松(图7)。

图7.座椅靠背设计原理

日本学者对于座椅设计也有独到见解,他们认为椅子面高应与地面到坐骨结点的垂直距离相仿。对于驾驶室座椅的设计原点,应处于人体和机械接触处的回转轴关节上,这个节点的选择非常重要(图8).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图8.座椅人机学原理

在卧具选择上,不少人存在误区,认为越软越好,其实并非如此。过软的床垫使得脊椎始终处于绷紧状态,过硬的床垫也会给局部骨骼带来额外负担,都无法使人充分休息(图9)。站立状态下,脊柱弯曲度约为5公分,睡眠时这一数值最好下降到2.5公分左右。仰卧时,头部、胸部、臀部的重量分配如图10所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图9.床铺软硬示意图

图10.人体仰卧时的全身重量分布

结语

古代家具设计融合了华夏传统文化和技师的高超手法,既为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也带来了美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食粮。对于现代家具设计师而言,集成古典家具设计的精髓并发扬光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结合现今的先进科学技术,不断设计出兼具时代气息和审美氛围的优秀作品,是当今设计师毕生的追求目标。当代设计师应当孜孜不倦,要敢于面对设计中的挫折、要怀揣着推陈出新的创新精神,重铸明清时期我国家具设计在世界上不可撼动的领头羊地位!

参考文献

1.彭亮、胡景初.家具设计与工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2.16 2.来增祥,陆震纬.室内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庄容, 吴叶红. 家具与陈设【M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8.8.

4.李文彬. 建筑室内与家具设计人体工程学[ M ] .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 0 0 2 : 3 3 . 5. 小原二郎,加藤力,安藤正雄. 室内空间设计手册[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6. 林皎皎,李吉庆. 人体工程学在柜类家具设计中的应用[J]. 福建:闽江学院学报,2004,10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