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西绘画形态中的文化内涵——中西审美心理差异

来源:画鸵萌宠网
中西绘画形态中的文化内涵——中西审美心理差异

方霖霏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年(卷),期】2017(000)002

【摘 要】中西方经济、政治、宗教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各自背景下不同的文化模式,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造就着中西方艺术独特的审美心理.中西方艺术创作中的审美心理差异是中西方艺术活动乃至呈现的艺术作品风格各异的原因之一,中西方绘画形态就居于中西审美心理的差异性,呈现出各自的特征.中国绘画形态表现为“心物交融”与“模仿自然”的美学原则;中国以“气韵生动”为艺术创作追求的最高境界,而西方则是追求“生动完美”;中国更在绘画形态中着力体现含蓄的美感,西方则是力求突显奔放的张力. 【总页数】2页(P15-16) 【作 者】方霖霏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 文 【相关文献】

1.从中西方绘画特点分析中西方意识形态差异 [J], 樊超

2.\"变形\"背后的中西方审美心理差异——《促织》与《变形记》比较研究 [J], 赵玉柱

3.中西旅游审美心理差异与旅游资料的英译 [J], 曹佩升

4.中西方谚语对比研究中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异同(之二)——中西方意识形态在谚

语中的体现 [J], 钟鸣

5.形态与意境——中、西方建筑审美心理差异分析 [J], 王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