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汽车理论及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20140228

来源:画鸵萌宠网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专业

课程设计指导书

车辆工程系 2014.2.28修订

《汽车理论》及《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设计题目:载货车动力装置参数匹配(或汽车性能仿真计算) 参考书目:

[1] 余志生.汽车理论(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 王望予.汽车设计(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以下简称《汽设》 [3] 刘惟信.汽车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以下简称清华《汽设》

一. 汽车形式的选择 参考《汽设》P8 1. 确定轴数

依据GB 1589—2004 2. 驱动形式 4×2或6×2 3. 布置形式

平头、短头或长头 发动机前置 二. 汽车主要参数的选择 1. 2. 3. 4.

外廓尺寸:已知

轴距:参考《汽设》P17. 表1-2及相关型号货车 前后轮距:同上 轴荷分配:《汽设》P21表1-6

三. 发动机的选择

1. 估算最大功率及相应转速 (1) Pe1GfCDA3uuamax amaxT360076140式中,T——传动效率,用单级主减速器的4×2车取0.9

G——汽车重力,Gmag,ma为汽车汽车总质量,已知

CD——空气阻力系数,0.8~1

f——滚动阻力系数,0.02

A——迎风面积,m2,A≈B1H,B1为前轮距,H为汽车总高

uamax——最高车速,km/h,已知

(2)或参考同级汽车比功率

《汽设》P21.表1-7选比功率Pb , 则Pemax=Pb×ma

1

(3)Pemax对应转速nP的选择

轻货(ma:1.8~6t):3200~4200r/min 中货(ma:6~14t):2200~3400r/min 重货(ma>14t): 1800~2600r/min 2. 最大转矩Temax及相应转速nT Temax=9549Pemaxnp

——发动机转矩适应性系数,1.1~1.3 nP/nT1.4~2.0

3. 按照以上参数选柴油机,查找其特性参数和万有特性曲线。 四. 轮胎的选择

轮胎负荷系数:0.85~1 ,轮胎负荷系数是轮胎所承受的最大静负荷值与轮

胎额定负荷值的比值。

选子午线胎:清华《汽设》P48.表2-20

列出参数:规格、断面宽、外直径、最大负荷(额定) 五. 初步确定主减速器传动比

有分动器和轮边减速器时,主减速器传动比i0为

i0= (0.377~0.472)

rrnpuamaxighiFhiLB 清华《汽设》P314

式中,rr ——车轮滚动半径,m;

Fdrr,F为计算常数,子午线胎F=3.05,d为胎自由直径,《汽

2车理论》P6

np——发动机最大功率对应的转速,r/min

igh——变速器最高挡传动比,最高挡为直接挡时,igh =1 iFh——分动器或加力器的高挡传动比,不用分动器时iFh =1 iLB——轮边减速器传动比,不用轮边减速器时iLB =1 无分动器和轮边减速器时,主减速器传动比i0为

i00.377六. 最大传动比的选择

rrnpuamax

上面i0已定,所以即为确定变速器1挡传动比 1. 考虑满足最大爬坡度

ig1

Gfcosmaxsinmaxrr ,见《汽车理论》P62

Temaxi0T2

max为最大坡道角,max=arctanimax,imax为最大爬坡度,已知

2. 考虑驱动轮的附着条件 由

Temaxig1i0TrrG2 得:ig1G2rr,见清华《汽设》P175

Temaxi0T=0.5~0.6

G2——满载静止时驱动桥(后桥)对地面载荷 由1、2确定ig1

七. 变速器挡位数及各挡传动比的选择 1. 挡位数

轻、中型货车:5挡

重型货车:6挡及以上

相邻挡位传动比比值<1.8,见《汽设》P89 2. 各挡传动比

ig1、igh以上已定

23(1) 五挡:ig51,ig44ig1,ig34ig1,ig24ig1

234(2) 六挡:ig61,ig55ig1,ig45ig1 ,ig35ig1,ig25ig1

且满足:①

ig1ig2ig2ig3ig3ig4ig4ig5ig5ig6

② ig不是整数

八. 利用C曲线进行传动比的优化

1. 货车六工况法整个循环的百公里油耗量(L/100km)《汽车理论》P40-43

3

(1)等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

QtPb

367.1g式中,Qt——等速行驶时单位时间内的燃油消耗量(mL/s)

P——阻力功率,即为克服滚动阻力与空气阻力,发动机应提供的

功率,kW;

31GfuaCDAuaP(PfPw)()

TT3600761401b——燃油消耗率(比油耗),g/(kW·h);

ρ——燃油密度,kg/L;

g——重力加速度,m/s2,柴油的ρg=7.94~8.13N/L;

根据六工况中匀速车速ua(km/h)计算P及发动机转速n(r/min),发动机转速为

n按最高挡进行六工况测试,ig=1

uaigi00.377rr

由P、n在发动机万有特性曲线上查b

1、3、5工况为匀速,时间分别为11.3s、18s、15s 工况1的燃油消耗量:Q1Qt111.3(mL) 工况3的燃油消耗量:Q3Qt318(mL) 工况5的燃油消耗量:Q5Qt515(mL) (2)等加速工况燃油消耗量

① 工况2

分成10个区间。

ua040km/hQt0Qua141km/ht1对应ua242km/hQt2

ua1050km/hQt10QtPb

367.1g31GfuaCDAuamauaduPT3600761403600dt

4

du5040km/h51035()(m/s2)(m/s2)dt14s7360073.6

221IW1Ifigi0T 122marmar式中,ma——汽车的总质量,kg;

Iw——车轮转动惯量,kg.m2; If ——飞轮的转动惯量,kg.m2。

ua0,ua1,…,ua10代入公式得相应的P0,P1,…,P10 由万有特性曲线得相应b0,b1,…,b10 计算相应的Qt0,Qt1,…,Qt10 工况2燃油消耗量为

Qa1Qt0Qt101.4Qti1.4mL2i19②同理计算工况4.

(3)工况6等减速工况燃油消耗量

查该发动机单位时间内的怠速燃油消耗量Qi(mL/s),或从其万有特性曲线上估算。

所以工况6耗油为:Qd21.5Qi(mL) (4)整个循环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

QQQ3Q5Qa2Qa4QdQs1001100(L/100km)

s12517525042. 原地起步加速时间

adtdu1[Ft(FfFw)] dtma1du atu20u1u21madudu

u1F(FF)atfwtdtFtTtqigi0Tr

FfGfmagf

5

CDAua2Fw

21.15其中CD取0.8~1

绘制汽车加速度倒数曲线:

1-ua a图解积分法求车速从0到最高车速所需时间t,注意图解积分算面积时,ua应换算为m/s,则面积单位为s。

3. 绘制C曲线(即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曲线)

在步骤六初步确定的i0的左右取若干值(i0值的个数应不小于5),以这些i0值分别进行上述1、2所述计算,得Qs和t绘制C曲线。

4. 兼顾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以C曲线为依据得出i0的优化值。 九. 汽车驱动力图

FtTtqigi0Tr,N,见《汽车理论》P3

式中,Ttq从外特性上得,i0为上述优化值。

ua0.377rn,km/h,见《汽车理论》P6 igi0绘驱动力图,见《汽车理论》P7,图1-8 十. 动力特性图

DFtFwG

绘图,见《汽车理论》P20,图1-28 十一. 爬坡度图

以下推导最大爬坡度对应的坡道角度的表达式,说明书中直接应用表达

式计算。

FtGfcosFwGsin

Ttqigi0TCDAua2 ,Fw式中,Ftr21.15GfcosGsinFtFw

GfcossinFtFw

2222GfGGfGGfG令sin , cos ,则tanf

2222GfGGfG22GGfG

Gf2G2sincoscossinFtFW

6

G所以,最大爬坡度对应的坡道角度为

sinFtFWGf22

arcsinFtFWGf2G2arctanf

itan

绘图,见《汽车理论》P20图1-27,其中ua0.377十二. 功率平衡图

PeTtqn9550rn igi0 见《汽车理论》P3式(1-2)

由万有特性曲线最上边的线(即Ttq的外特性)得Ttq和n的关系。 由上式得Pe和n的关系 阻力功率为

PfPwT31GfuaCDAua 见《汽车理论》P29 T360076140ua0.377rn igi0绘图,见《汽车理论》P29图1-36 十三. 等速百公里油耗曲线

由等速百公里油耗定义可知,应按最高挡,满载,水平行驶进行计算 横坐标:ua0.377rn igi0 为克服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发动机应提供:PPfPWT

由n(ua),P,在万有特性图上确定相应比油耗b 等速百公里油耗(L100km):QSPb 见《汽车理论》P41

1.02uag

式中,g,柴油的为7.94~8.13N/L;ua,km/h;b,g/(kW·h) 绘图,见《汽车理论》P38图2-1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