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中心小学 闫晓芳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基石。自从《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了很大的变化,许多教师在摸索中进行阅读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在教学中作了些尝试,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 重视阅读方法指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的培养是学生快乐阅读的保证。在教学中,我创设情境,比如激情导课、设疑导入、故事导入等,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阅读学习。例如在教学生上《矛和盾》这篇课文时,我课前做了矛和盾的道具,在课上请学生来玩玩道具,说说他们是干什么的,那么在课文中又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自然走进了文本,对本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教师教起来也轻松。学生有了兴趣,教师还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读课本
,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不得教师之辅导而自
臻于通篇明晓。”读中有情、读中感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的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首先请学生初读课文,读通读顺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请学生借助字典、问同桌、问老师、联系上下文来解决疑难;其次品读,让学生放声去读,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并勾画优美语句,教给学生积累佳
句的方法;最后精读,在这环节中请学生默读课文,体会文中的情感。这样步步递进引导学生去读书,才能感悟文本,体会思想。
二、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作为农村小学,学生的阅读量是有限的,课内阅读只局限在书本中,不能举一反三。再加上农村孩子经济有限,家长有心但无能力购买阅读书本。因此,在教学中,每学习一篇课文,我都要下载与本节课相关课外阅读,让学生去阅读。例如学了《小狮子爱儿莎》就在本堂课中进行拓展,出示文章《长在自由地》,请学生用学习《小狮子爱儿莎》的方法,学习《长在自由地》,并且课下推荐《野生爱儿莎》、《永为自由魂》让学生去阅读。学了《 全神贯注》向学生介绍苏秦《刺股苦学》、孙敬《悬梁苦读》、爱迪生《勤奋不息》等故事。久而久之,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
总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师只有努力探索学法指导的有效途径,才能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搭建阅读学习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进而升华他们的人文内涵。如此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