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清风醉

来源:画鸵萌宠网
 清风醉

高二一班 陈丽帆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书,启发蒙昧,开拓视野,点亮未来。

孩童时代就潜移默化的知道生命最初的蒙昧是在水一方的伊人,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奔放。这似乎来得不是那么地缠绵悱恻,却是那么情真意切。

年少时期粗略的知道,历史会偶然或必然地沉淀在一定载体内,沉淀下许多东西。于是,我就知道有一种美,美得:“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美得足以让整个盛唐埋藏在开元盛世的余烬里。也知道有一种淡,淡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淡得“一蓑烟雨任平生”,淡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淡得“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我更知道一种闲,闲得黯笔生香,勾勒出明月清风的韵致,雨打芭蕉、梧桐细雨,西窗红烛的柔情。 行走在消逝中,豆蔻年华的我们领悟到三月陌上花自开。在这个令人羡慕的年龄的令人羡慕的季节里,有谁?谁会在乎我们是否去过那个竹影疏动,湘帘垂地的潇湘馆?谁会在乎我们是否见过那幽幽的清高,蔑视世俗的傲骨?用一份敬畏的心情去聆听高贵的灵魂吟唱:“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浊陷渠沟”。消失的是躯体,不散的灵魂。谁会在乎我们是否去过那古朴端庄,幽静深寂的巴黎圣母院?见过那舞动着的放射着热情的青春?消逝的是躯体,不散的是永恒。又有谁在乎我们是否曾到过乌江见证过西楚霸王的自刎?是否见过那是被

鲜血染红了的整片夕阳?消逝的是躯体,不散的是气概。

现在,才知道有的人学会了从容和等待。他们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只希望今生站成永恒。今生是貂蝉轻舞的团扇、是昭君出塞的风沙、是西子坠湖的涟漪、是玉环抛上树的三尺白绫、是白娘子被压塔下的凄苦、是窦娥赴刑场的刚烈。纵使路上坎坷万千,他们依然纵帘卷西风,人比黄花,在灭绝之境用柔弱的才情,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他们相信手中的雪花含苞待放,梦想的枝头缀满希望。谁言非要承受那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他们偏爱承受那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奈何?

流转的时光,褪色的过往,岁月有着不动声色的力量。如今,我们蓦然回首,才发现一直有这样一个温婉深刻的女子在灯火阑珊处为我们讲诉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需要用情感酝酿,用热情渲释,用灵魂审视的故事。她一路地讲着,我一路地听着,成长着。点点滴滴,都被记忆收藏。只一想,便觉得日月悠长,山河无恙。

或许我们真的该用一种敬畏的心态向那一缕缕沁人心脾的书香致敬。这香,足以让掠过指间的清风在顷刻间沉醉,洒落到每一个需要他的角落。更足以让一个人的灵魂,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隐约地听着伍尔芙高呼:“让我们记住共同走过的岁月,记住爱,记住时光。”至此,就让我们记住书香共同走过的岁月,记住我们成长路上的一次次渗透和洗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