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 A. 金银的稀缺性 B. 交换产生与发展 C. 国家的强制力 D. 先哲的智慧
2. 流通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是
A. 银行活期存款 B. 居民储蓄存款 C. 银行定期存款 D. 现金
3. 金融学及至整个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
A. 货币
B. 物品 C. 使用价值
D. 财富
4. 最早出现的信用活动是
[ ]
A.实物借贷 B.货币借贷 C.以物易物
D.物物交换
5. 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被称为 [ ]
A.银行信用 B.商业信用 C.消费信用 D.国家信用
6. 由金融机构或行业公会、同业协会等按协商的办法所确定的利率是A.市场利率 B.官定利率 C.公定利率 D.浮云利率 7. 利息是_____的价格。
A.货币资本 B.借贷资本 C.外来资本 D.银行资本 8. 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合称为
A.金融体系 B.金融学 C.金融工具 D. 金融部门
9. 金融有两个重要尺度——风险与收益。两者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
A.高风险就会有高收益率 B.风险与收益总是成反比
C.随着风险程度的上升,必要效益率也会上升 D.风险与收益总是成正比
10. 经济体系中,要素市场分配着生产要素,下面哪个不属于要素市场A.商品 B.土地 C.劳动力 D.资本
金融学概论 试卷 第1页 (共7页)
[ ]
[ ]
[ ]
[ ]
[ ]
[ ]
[ ]
11. 通过金融市场,资金短缺部门直接发行证券进行资金融通,这种方式称为
[ ]
A.间接金融 B.直接金融 C.中介参与 D.国家融资 12. 下列属于所有权凭证的金融工具是
A.商业票据 B.股票
C.政府债券 D.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13. 期权卖方可能形成的收益或损失状况是
A.收益无限大,损失有限大 B.收益有限大,损失无限大 C.收益有限大,损失有限大 D.收益无限大,收益无限大
14. 优先股和普通股相比,优先权表现在
[ ]
[ ]
[ ]
A.优先认股 B.参与经营表决 C.盈余分配 D.优先分派股息
15. 按金融机构的大体分类,商业银行、信用社、储蓄与贷款协会等这些属于哪类
[ ]
A.存款性金融机构 B.投资性中介机构 C.合约性储藏机构 D.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16. 客户以现金形式存入银行的款项,这种形式为
A.派生存款 B.衍生存款 C.原始存款 D.委托存款
17.消费倾向是一定时期人们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在一般情况下,消费倾向与货币需求量成______变动关系。
[ ]
[ ]
A.反方向 B.同方向 C.递增 D.不确定 18. 通货膨胀的主要表现是
[ ]
A.股票价格上涨 B.工资水平上升 C.商品和劳务价格上涨 D.银行利息上涨
19. 无论各国货币当局对货币政策目标如何表述,其首要目标通常是 [ ]
A.充分就业 B.内源融资 C.经济增长 D.稳定物价
金融学概论 试卷 第 2 页(共 7 页)
20. 关于金融脆弱性和金融危机描述错误的是
A.两者意义相近,但着眼点不同
[ ]
B.金融脆弱仅仅表面金融已经具有不稳定性,但不等于金融危机 C.金融脆弱另一面就是金融危机
D.金融脆弱积累到一定程度,到一个“触发点”时,才会发生金融危机 得 分 评卷人 复查人
21. 作为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是
[ ]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或未选均无分。
A.价值符号 B.观念上的货币 C.股票和债券 D. 现实货币 E.物权
22. 中国《外汇管理暂行条例》对外汇包含内容的解释有 [ ]
A.外国货币 B.外币有价证券 C.外币支付凭证 D.其他外汇资金 E. 仅限外国银行资金 23. 对于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目前一般认为有
[ ]
A.收入和财富 B.利率变动 C.汇率变动 D. 物价变动率 E.制度因素 24. 金融监管的目标是
[ ]
A. 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B.监管主体的独立性 C.金融机构公平竞争 D.消费者保护 E.减少黑暗
25. 下列对于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金融经济产生于实体经济 B.两者互相影响制约
C.它们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定价体系和运行特征的不同 D.实体经济是金融经济的基础 E. 实体经济可以独立于金融经济
得 分 评卷人 复查人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金融学概论 试卷 第3页 (共7页)
[ ]
26. 马克思认为________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由偶然的、扩大的、一般
的价值形态发展演变而来的。
27. ________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它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产生的。 28. 利率,是利息对________的比率。
29. 股票具有无期性、__________、风险性、流通性和收益性的特点。
30. 目前,中国已基本形成以__________为核心,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及其他
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体系。
31. 比较早的支付系统是_______________,主要通过纸票据传达支付命令,以人工操
作为主。
32. 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和非现金结算。 33. 货币层次的划分以___________的流动性为判断标准。 34. 造成通货膨胀的最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
35. 汇率的标价方法有两种,_______________和间接标价法。
得 分 评卷人 复查人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 货币制度
37. 利率的风险结构
38. 公开市场
39. 支付系统
40. 货币供给
金融学概论 试卷 第 4 页(共 7 页)
得 分 评卷人 复查人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 25 分)
41. 金融体系有哪些构成要素?如何理解金融体系的功能?
42. 股票和债券有何不同?
43. 分析二级银行体制的特点。
44. 简述外汇的特点和汇率的种类。
金融学概论 试卷 第5页7页)
(共
45.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有哪些?
得 分 评卷人 复查人
六.计算题 (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46.某钢铁公司持银行承兑汇票到银行贴现,面额为50万元,距离到期日期还有60天,银行贴现率为6%,该公司可以得多少贴现?
金融学概论 试卷 第 6 页(共 7 页)
得 分 评卷人 复查人
七.论述题 (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47. 从金融资产结构、企业融资、家庭部门金融资产结构三个不同的视角来考察一国的金融体系格局,会得出怎样的结论?
金融学概论 试卷 第7页 (共7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