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过程中怎样转化差生
作者:孙红霞
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43期
每个班 都存在差生,相对而言差生人数虽然不多,但是给每个学校班级的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对一个集体而言也是影响很大的。因此我认为要考虑如何做好这部分学生的管理教育转化工作、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内容。 一、首先认清差生形成的原因
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转化差生呢?要达到转化差生的目的,就必须要弄清生成的原因。造成差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原因有:
1.传统的教育体制,应试教育造成片面追求升学率,这种教育只是面向少数优秀学生挫伤了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社会环境影响。网络、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吸引力愈来愈大,特别是一些不健康的网络传播对学生的侵害非常大,大学生特别是一些名牌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造成新的读书无用论等等,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3.家庭教育的不当。有的父母把过去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强加给子女,希望通过子女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的期望值就过高,不因材施教却拔苗助长造成子女厌学。
4.教师陈旧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有的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歧视成绩不好的学生,有的教师过分强调师德尊严,以为教师的话具有法律效应学生稍有触犯就严加惩罚。有的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人格,教育方法简单,有的教师缺乏正确的“学生观”看不到他们的长处总是医生的眼光看学生,死死盯住学生的“毛病”不放,结果造成师生对立,学生不爱学习、不尊重老师。 5.学生自身缺点造成的。当代的学生是被爷爷奶奶 爸爸妈妈宠大的 ,养成了他们懒惰的个性、不爱学习、不思进取、懒懒散散、缺少目标,得过且过。
经分析造成差生的原因、纵观差生通常具有以下三个共性:1.思想不求上进、失去前进的目标和动力。2.行动上不遵循常规,常常闹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3.学习上困难重重,初于绝望状态。
二.转化工作遵循的原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针对造成差生的主要原因和差生的共同特性,我们在转化差生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
1.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育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因人而异的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2.精雕细琢的原则。人们常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把学生比作祖国的花朵。这些花朵,需要园丁用心灵的泉水去浇灌,粗暴的训斥,犹如暴风雨往往会损伤幼珠的花蕾。所以教育超市不能急躁,要有耐心不能感情用事,要循循善诱。
3.言教和身教相统一的原则。言教就是教师运用语言对学生进行的教育。身教就是老师平时对学生说的话自己要身体力行,用榜样的行动去教育学生,言教和身教要统一,不能言行不一。
三.选择正确的方法,使工作行之有效。
根据差生应遵循的原则,我们不妨采用以下的方法转化差生。
1、循序渐进法。 确定转差目标目标过高难以实现,目标过低则妨碍取得应有的效果。制定一个妥善的转差计划、有步骤地渐进转化。及时检查差生的提高情况。要有耐心。 2、归纳法。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后,对差生的学习思想生活等情况作一次概括性的总结,肯定其优点,指出其不足,确定其努力的方向。
3、榜样法。学生的模仿性极强,我们可以利用其身边的好人好事不断地激励他,促其上进。同时我们教师要为人师表。
4、疏导法。当车速思想上出现想不通的问题时及时进行疏导。
5、一事一导法。差生做对了一件事,我们要及时表扬鼓励,做错了一件事教师要和风细雨地诱导指正,使其下不为例。
6、参观法。利用业余时间带领差生参观现代化建设成果展、科技展、文物展、爱国的教育展等等,激发差生爱国热情培养差生的学习兴趣。
7、情感交流法。经常与差生进行情感交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爱心去感化他们。
8、会诊法。发动老师学生家长共同教育找出其症结,确定好会诊方案,达到治疗目的,但是应用此方法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坚持宽严相挤的管理尺度。
掌握了以上的转差方法,能否做到使这些学生向好的方面转化,教师如何掌握对他们的管理尺度是一个重要因素,在管理上要做到宽严相挤。
宽是老师对他们真正关心爱护,对他们身上穿着的某些缺点错误,对他们行动上的某些反常行为,对他们在前进过程中的反复,要有宽严的态度,不要就事论事,见到错误就批评指责。一般情况下,千万不要翻旧账,要认真观察他们的行为,分析他们想法,寻找他们错误的原因,利于对症下药。就事论事的指责,经常使他们没法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动机,经常的批评,会摧毁他们身上隐藏的强烈的自尊心,使他们对教师产生厌恶,紧紧的关闭自己的心扉,这样就会阻断老师与他们沟通联系,这时老师对他们的一切工作就变成了“对牛弹琴”。 严是指老师对他们的行为、想法要严密观察密切注视,随时掌控他们的情况和变化,严格管理控制他们的行为,严格不严厉,严要严在制度上。实践中从未发现当老师按学校的规章制度一视同仁的严格要求,他们会强烈反抗的情况。严密地观察他们的行为深入了解情况、控制他们的真实想法是严格管理的必要前提,否则老师的严格管理就成了虚张声势的恫吓,毫无实效的形式,结果是越管越乱。
总之,宽是严的基础,严是宽的继续转化,他们是宽严相济的目的,无宽不能容人、无严无以立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