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文学、历史与宗教

来源:画鸵萌宠网
文学、历史与宗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记忆《史记》的作者及写作时代

2、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和道教创立的基本情况 3、理解《史记》的体例、成就及影响

4、培养观察想象力和探究分析、归纳、评价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从我国农俗端午节引入对屈原的简介

2、介绍司马迁为了事业的成功而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 3、正确认识宗教与宗教文化的区别,了解古代中国文明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史学家司马迁的主要成就

难点:佛教、道教在中国的传播原因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突破:再现历史原貌,结合社会现象,把本课的重点放进历史和现实社会生活中进行分析,对于本课的难点,可通过展示一系列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屈原、司马迁头像图 2、道教圣地青城山的组图 3、布置学生搜集资料 学生准备:1、收集附近的道教或者佛教文化场所及相关资料 2、查找屈原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在上一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欣欣向荣的学术思想,今天我们共同去了解战国到东汉时期我国文学、史学和宗教等文化内容的发展状况。

2、引导:大家都知道,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要过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而据传说,端午节是为纪念古代的一个人的,这个人就是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屈原。

3、简介屈原及《离骚》、引导学生了解屈原的故事。 二、司马迁与《史记》

1、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屈原的故事,那么在没有纸的战国时期,这些故事又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它们不同于传说,因为像武王伐纣、陈胜、吴广起义等等历史画面,被一部书生动记载了,这就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2、组织学生预习这部分内容,结合辅栏介绍,初步了解司马迁及其所著的《史记》。 3、简介司马迁的生平,并出示其头像图。 4、讲解:《史记》记述了从远古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几种形式,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新体例。史学界对《史记》的评价,认为它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史学著作,对后来史书的编写有深远影响。鲁迅先生对《史记》也给了很高的评价,说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充分肯定了《史记》不但是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也是一部不朽的文学著作。

5、继续引导:正因为司马迁为中国史学作出如此大的贡献,后人为了纪念司马迁,在他的故乡韩城修建了太史祠,用于纪念这位伟大的史学家的不朽功绩。从阅读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司马迁是在受了宫刑以后,坚韧完成了这部历史著作的,那么,我们要向司马迁学些什么呢?

6、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司马迁取得成功的原因

三、佛教和道教

1、引入:我国古代文化真是异彩分呈,前面讲了思想、文学、史学,接下来,我们将要了解宗教。在我国的西汉、东汉时期有两大宗教,一种是由国外传入的佛教,另外一种是土生土长的道教。

2、设问:为什么这两大宗教能很快地兴盛起来,佛教是怎样传入我国的,道教是怎样产生的,两教的教义一样吗?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请同学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组织学生阅读教材)

3、讲解佛教和道教的教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了解到佛教教义是慈悲为怀,主张忍耐、顺从,生死轮回有报应;道教主张修身养性,修道成仙。佛教和道教在中国传播的原因,一方面是统治者提倡,因为迎合了统治者麻痹人民、加强统治的需要。另外一个方面,饱受 困苦的人民在心理上得以安慰。宗教的传播麻痹了人民的反抗意识,成为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也带来了愚昧和迷信,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赞成部分。

4、展示我国佛教、道教场所的组图,让学生感受宗教文化在我国的兴盛。 5、小结本课

板书设计:

一、端午节屈原(《离骚》) 二、司马迁与《史记》 1.《史记》

①纪传体通史②本纪、世家、列传、书、表③史学价值④文学价值 2.司马迁成功的原因 三、佛教与道教

1.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产生 2.教义 3.影响 作业布置:

达标训练:

1. 创造新的诗歌体裁——楚辞,著有《离骚》、《天问》等优秀诗篇,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 ( )

A.屈原 B.王昭君 C.关羽 D.杨守敬

2.《史记》是我国汉朝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第一部 ( ) A 纪传体通史 B 纪传体断代史 C 编年体通史 D 编年体断代史

3.司马迁跟陈胜一样具有首创精神。司马迁的首创精神主要体现在 ( ) A 首创编年体 B 肯定了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 C首创纪传体 D 文笔优美,语言简洁,记述客观公正 4.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是 ( )

A 战国时期 B 秦朝 C 西汉末年 D 东汉末年

5.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 )

A 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

B 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 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D 对封建国家统治人民有利

6.道教是产生于我国本土的宗教,在民间兴起的时间大约在 ( ) A 秦朝时期 B 西汉时期 C 东汉时期 D 三国时期

7.道教之所以被封建统治阶级尊奉,是因为 ( ) A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B 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统治的需要 C 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D 主张修身养性,得道成仙

8. 洛阳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被佛门弟子尊为“祖庭”。后来,寺就成了中国僧院的泛称。这座白马寺建于 ( )

A 秦朝 B 西汉 C三国 D东汉 9.材料解析:

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叙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编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通过阅读上述材料,你能说出《史记》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