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与经济联系分析

来源:画鸵萌宠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与经济联系分析

作者:脱颖

来源:《商情》2016年第27期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会制约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也不利于各区域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各类社会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成为近年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门问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对于地处西北地区、经济欠发达的甘肃省来说,缩小省内区域经济差异、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实现一体化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本文以甘肃省市级行政区域为单位,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中心城市等级划分、中心城市经济联系量的方法对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得出全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大和区域内经济联系差异大的结论,最后为促进甘肃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甘肃省 区域经济 经济差异 经济联系 对策建议 一、甘肃省发展现状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部内陆,全省面积45.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4.72%。下辖12个地级市和2个自治州。2015年,甘肃省GDP达到6790.32亿元。经过建国以来的开发建设,甘肃已经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电子等为主的工业体系,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以来,甘肃省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努力逐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但由于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过大,在深化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协调发展的瓶颈也日益显现。

二、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 (一)指标选取

为研究甘肃省14个市、州的经济发展水平,我们选取以下九个经济指标:人均GDP、人均农业产值、人均工业产值、人均第三产业产值、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人均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支出、人均商品零售总额、人均进出口总额。首先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选取主成分,再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 (二)主成分分析

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我们保留2个公共因子。主成分F1、F2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单独使用其中一个主成分并不能全面的评价甘肃省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其所处地位,因此我们又用利用贡献率加权得到主成分综合得分。主成分综合得分的数值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更加全面地反映了甘肃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主成分综合得分的数值越大,说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结构越合理。

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和排名,我们可以将甘肃省14个市、州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地区:嘉峪关市、兰州市、金昌市,他们的主成分F1和主成分综合得分均大于0,但主成分F2的数值小于0,说明农业水平较低;第二类地区:酒泉市,主成分F1、F2和主成分综合得分均大于0,说明酒泉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三类地区:张掖市、庆阳市、甘南州、武威市;他们的主成分F1和主成分综合得分均小于0,主成分F2大于0,说明他们的农业发展水平高,而工业相对落后;第四类地区:白银市、平凉市、天水市、陇南市、定西市、临夏州,他们的主成分F1、F2和主成分综合得分均小于0,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聚类分析

将主成分分析的主成分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得到对甘肃省各地区的分类。聚类分析结果与主成分综合得分及其排名基本吻合,我们可以将甘肃省14个市、周划分为以下几类:

1.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

兰州市、嘉峪关市、金昌市。兰州市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是甘肃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煤炭和有色金属储量大,工业较发达,其中以西固区为典型的工业区,全区的工业经济总量占兰州市的1/2,占全省近1/5,优越的区域条件、丰富的资源、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国家开发战略的支持使得兰州综合实力雄厚,成为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嘉峪关市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甘肃省农业先进地区,良好的自然条件使得它成为甘肃省新兴的工业城市,它工业体系已经形成以冶金工业为主,化工、电力、轻纺、机械、建材为辅的工业体系,另外,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已经基本构筑了以批发市场为主的市场体系,全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在全省的占比较高;金昌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矿产资源尤其是镍矿储量丰富,因为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使得金昌市成为全城经济较发达的工业城市。

2.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地区

张掖市、酒泉市、甘南州。张掖市,甘南州的自然条件优越,自然禀赋好,因此他们的农业较发达,但工业较之金昌、嘉峪关等地区还较落后,所以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省的中等水平。酒泉市地处河西走廊,经济结构协调,尤其是工业与旅游业在全省的实力对比中很强;甘南州虽然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但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为经济创造了新的收入增长点,因此,该地区的经济也实现了快速增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

定西市、临夏州、陇南市、天水市、白银市、平凉市、庆阳市、武威市。该地区一部分市、州因为有工矿企业的支撑,但农业生产较落后;也有一部分市、州农业有一定的农业发展基础、但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其余市、州是由于自然环境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利以及生产方式的落后,仍以传统的农业或者牧业为主,产业结构不合理且层次较低。其中,白银虽然工业经济实力很强,但是近年来在资源型城市战略转型过程中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缺乏持续的科技竞争力,工业经济优势随时会衰退;陇南市和定西市由于地处南部山区,交通不便也严重限制了本地区的发展;临夏州经济基础薄弱,交通不便,综合竞争力低,是重点贫困地区。 三、甘肃省区域间经济联系的分析 (一)中心城市的等级划分

为了研究甘肃省各区域的经济辐射影响能力,划分中心城市等级,本文选取城镇人口数P、国内生产总值GDP来描述经济发展水平与实力。根据城镇人口Pi和GDP分别计算中心城市人口职能指数Kp和经济职能指数KV。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计算各市、州的中心职能强度。从计算结果看出,甘肃省14个市、州的职能指数差异大,其中,兰州市的中心职能强度指数最高,分别为15.6和7.8;甘南州的最低,分别为0.06和0.03。依据职能指数进行中心城市等级划分:一级城市(KT>3,KT>3):兰州;二级城市(3≥KT>0.8,1.5≥KE>0.4):天水、庆阳、酒泉、白银;三级城市(0.8≥KT>0.4,0.4≥KE>0.2):平凉、武威、定西、张掖、陇南;四级城市(KT≤0.4,KE≤0.2):临夏、金昌、嘉峪关、甘南。 (二)城市间经济联系量

为衡量甘肃省各市、州之间经济联系的强弱,本文采用经济联系量这一经济指标,从而反映经济中心城市对低级经济中心辐射能力或潜在的经济联系强度以及低级经济中心本身对中心城市辐射能力的接受程度。经济联系量分为绝对经济联系量和相对经济联系量,考虑到数据的获取难易度,这里仅计算绝对经济联系量。根据城市等级划分的结论,计算各地区与一级中心城市兰州的经济联系。再此基础上再计算得出各市、州对于一级中心城市兰州的经济联系隶属度。通过对中心城市间经济联系量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出,甘肃省13个市、州与一级中心城市兰州的经济联系差异大,其中,白银市与兰州市的经济联系最强,定西市和天水市分别排第二和第三,其次是临夏州、武威市、庆阳市、平凉市等,嘉峪关市与兰州市的经济联系最弱。 四、甘肃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区域间的互动,建立合作机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政府应该鼓励各市、州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加强相互间的经济联系,并且根据自身的优势条件和社会因素,优势互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因地制宜,培育地方特色产业

甘肃省区域资源禀赋与优势资源差异大,因此,各地区应该积极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从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河西地区与中东部地区应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白银市、金昌市等资源丰富的工业型城市,应该提高工业化水平,降低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和有民族特色的地区应该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完善城市等级建设,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

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对于经济实力薄弱地区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甘肃省应该进一步完善城市的等级体系建设,明确中心城市的职能,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由中心城市带动外围城市,从而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促进全省经济实现协调发展。

(四)加强区域间交通网络的建设

交通网络的完善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因此,应该以兰州市为交通中心,依托高铁的建设,实现全省的交通一体化,缩小区域间的空间距离,为全省经济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五)加强对经济薄弱地区的财政扶持

甘肃省部分市、州地处山区,交通不便,通讯设施不健全,阻碍了与其他地区的联系。因此,应该加大对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加强与各地的交流与联系。另外,还要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扶贫力度,改善基础医疗条件和教育水平等。 (六)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制度创新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因此,政府要积极转变职能,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强制度建设,为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提供制度支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