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意义和策略
文学部对外汉语0802班 夏艳
摘要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重视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没有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通常是对学生采用协作式、个别化、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或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来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主张解放学生的思维,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教学,以达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的目的。在教学中能否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特殊的作用。
关键词 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 教育策略
以学生为中心是现代国际教育学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的基本原则就是指教学活动要诱发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创造协作和谐的学习环境。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学习的需求和个性化教学,营造民主和谐、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树立全面的考试观,创造良好的课外教学环境等有效策略。二十一世纪,我们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让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同时体验快乐。
一、 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主体地位,是整个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者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来教学。教者能否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为主,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在教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以学生为中心是现代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都应该努力做到。没有合理的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就谈不上学生的主体
地位和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更谈不上学生的全面发展。只做到这些,才更有利于我们对现代教学活动的理念的了解和贯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对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都有很深的影响;从另一方面,也能够促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教者教学的工作效率,从中了解并解决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来制定适合大部分学生的教学策略。以达到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的。
二、 当前教学模式下的现状简状
传统教学中,一般多以老师为主,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走,基本上可以说是以老师为中心,是和现在完全相反的教学观点。而教学活动的中心不是教,而是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学习将成为每个人生存所必需。接受教育不仅仅会是人们就业的基本条件,也会成为人们调动岗们和再就业的必备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学习不仅仅是人们获取文凭的手段,也成为了我们生活的必需。因此,在开放的现代教育体系中,学生是自觉学习主体。为了实现自我的价值,人们将会尽心尽力的开发自觉性去进行学习活动。这就使得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体。也就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195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现行的学制是需要积极的妥当的加以改革的。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有权对学制积极地进行典型试验。”这说明我们现在的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还需要在以后的发展中慢慢地进行改进。
三、 现代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
现代教学体系中,以学生为中心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不是教,而是学,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
(二)、教学形式三元化:协作化、个别化、多样化;比如:经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三)、教学手段多样化,不像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只是依靠黑板和粉笔,现在还需要依靠许多网络的多媒体手段;比如现在的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计划和课程学习和交叉和不同步。如:大学里面的选修课,采用的是学分制,学生可以完全自由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所学的课程,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 实现合理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策略
(一)、从多方面了解学生
教师要走进学生,要融进学生的生活,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需要,用心来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 争取能够理解学生在不同年龄段的不同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等方面的差异,有怎么样的兴趣爱好, 对老师的态度和期望等方面的需求, 进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二)、教学组织以人为本
开放式教育的教学组织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有各种层次,各种目标的学习类型,有多种类型的学习内容相组合,即使是同一学习目标,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相结合;这种教育模式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和学习类型、学习习惯来等来设计出多种不同
媒介的学习材料;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在的能力都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形成独特的自我,让学生自由地选择他们的学习的环境、学习的时间和自己所学习的课程。这种尊重个人的自由选择、尊重个性的自我发展、尊重个人生存状态的教学组织形式,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以学生为本,这充分地体现了教者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有帮助。
(三)教者的合理启发与引导
以学生为中心还需要教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引导。爱因斯坦认为:“对一个人来说,学习知识并不像显现的那么重要,他也没有必要因为这样就专门去学校,他完全可以从书本上获得满足。在学校里,衡量教育的价值并不仅仅只依靠我们学到的知识的多少,而是受到如何进行思维的训练”。 他还指出:“用富有活力的表达和知识去唤醒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是教师的至尊艺术。”这些都表明,只有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才能使学生的思考得到更有效的训练,才能唤醒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以学生为中心是现代教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支柱,对教学活动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必须重视以学生为中心,争取做到充分认识和了解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以学生为中心的规律性,从而有效地制定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增强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