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传播学视角下探究实名制SNS对大学生的影响

来源:画鸵萌宠网
摘 要:近年来sns发展速度迅猛,形势大好,逐渐成为网络时代人们丰富社交的必备工具。本文着眼于大学生群体,以人人网为例,在传播学视角下,利用“议程设置”、“使用与满足”、“意见领袖”等分析实名制sns对大学生产生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并由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传播学;大学生;sns;人人网;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2-0047-02 一、sns的含义与发展

facebook的成功让sns风靡全世界,sns进入中国以来,经过磨合已经呈现出迅速而稳定的发展趋势。其中,校内sns网站成为市场焦点,以“校园网”之名创建的人人网在年轻网民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中受到广泛认可和欢迎。根据尼尔森发布的对人人网和facebook的研究报告,10~19岁的用户占所有用户的24%,20~29岁的用户更是占到40%。由此可见,人人网对年轻一代的影响不容小视[2]。 二、实名制sns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 一直以来,“刷人人”是一个在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中出现频率很高的短语。与很多社交网站相比而言很特别的一点是,人人网是以实名注册为前提的。实名制的网络社交需要身份验证,加之好友基本上都是亲人、同学以及其他熟悉的人,可以说实名制下的网络社交是对现实中人际关系的再现。实名制的网络传播,突破了以往社交网站人际传播的匿名性,使得网络环境更加真实,大量熟悉的好友提高了网络社交的亲密度和可信度,这些特点共同建立了一个相对于安全的社交环境,正可谓,“因为真实,所以精彩”。

作为中国自媒体时代的先行者,人人网通过发布状态、日志、相册等功能为传播者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和传播影响的平台。同时通过最近访问、点赞、评论、分享等功能使传播者和受传者双方能够顺畅地互动。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传播者希望得到认可的心理。而人人网的实名制特点,能够使广大大学生作为传播者在自己的新老朋友也就是受传者面前呈现自我,巩固和完善自己在现实中的社交圈子。

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信息的传播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传播的反馈成为人们十分在意的一个环节。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提出“如果不存在反馈,或者迟迟才做出反馈或者反馈微弱的话,那么,这种局面就会引起传播者的疑惑和不安,并会使传播对象感到失望,有时在传播对象中产生对立情绪。”人人状态可以实时发布更新,人人相册能够随走随拍,语音相册开始应用,这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自己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心情的种种变化、或俏皮搞怪或意味深长的自拍照等发布到网上与大家分享。他们期待得到大家的关注与互动,渴望得到更多人的赞美。人人网的及时回复、分享、点赞这些功能为传播双方的互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两者在人人网这个平台上能更为顺畅地相互交流,继而能够更好地满足传播者对信息反馈的期待。 人人网的传播模式,改变了大学生间传统的“面对面”式传播和互动方式,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媒介符号代替以往的身体语言完成交流。以人人网为代表的实名制社交网站应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不断地对大学生产生正面的、积极有利的影响。 三、实名制sns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虽然社交网站在很多方面给大学生带来的是正能量,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社交网站的良莠不齐、网络社交环境的不同以及使用群体的差异,这些因素会对使用者产生南辕北辙的影响。许多社交网站因其浓重的商业化和过分的娱乐化对其使用者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3]。 (一)议程的设置“别具一格”

李普曼著名的“议程设置”理论的观点之一是: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4]。在一些国

际事务或者重大灾难发生后,一些大学生对刻板的官方解释不认可或者不满足时,便通过传播一些合其心意的网络议题来宣泄这种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人人网这类社交网站便成为他们心目中可以与政府权利相抗衡的工具,企图通过产生一定的影响来挖掘他们认为的被深埋的真相。

人人网中的新鲜事会提醒用户其好友最近干了些什么、关注了什么,此项功能会被一些企图操盘网络的人利用。比如说一些庸俗不堪的议题被这些人通过人人网这类社交网站“晒”了出来,“爆料”出来,再由网络平台不断地扩大传播范围和影响力,网络平台对网络人际关系的辐射性影响便会发挥出来。此时,许多大学生在尚未意识到这种别有用心的议题设置的负面作用时,它已经对自己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扭曲的“使用与满足” “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的心理动机和心理需求角度出发,提出了人们使用媒介得以满足的行为,以及受众接受媒介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动机[5]。在实名制的社交网站中,通过社交网站各取所需的用户就是受众。然而,大学生在通过社交网站中的一些应用达到娱乐目的的时候,这些应用在不同程度上异化了他们对于“娱乐需求”的理解。例如人人网中有种应用,需要通过做一些测试题来测一测自己在某部热播的古装电视剧里是哪一个角色,然后将测试的结果分享到人人网主页上,并且将做测试的网址一同发送到主页上,供好友们点击去测试。这种利用社交网站的娱乐项目得到满足的行为,已然受到被异化的娱乐需求的影响。有些大学生甚至把某些社交网站的应用当做成为网络上的明星的捷径,许多人在网上发布不雅照片以夺人眼球,还有发送雷人状态为自己造势的,本来纯粹的社交娱乐意图,被大学生扭曲的自我宣传和自我满足的目的左右,让人不禁觉得十分可惜。 (三)躲在背后的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6]。与传统的传播媒介的意见领袖不同,网络平台的意见领袖并不一定是专业的评论家或者资深的记者编辑,而有可能是众多网民中的任何一个人。当一个社交网络用户发表关于某条信息的状态或者日志和照片时,可能会引来大量的转发和评论,在特定时间段内,由这条信息而引起的话题会受到热议,如此这般一个两级传播过程便形成了,该用户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意见领袖”。 虽然人人网一直以来是实名制社交网络的代表,但是并非人人都用了实名,许多“潜伏”在实名人士中的用户,很有可能会发布一些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信息,这些信息一旦被广泛传播,会对大学生群体产生危害。这一类的意见领袖以“若隐若现”的姿态躲在广大网民背后,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中使人难辨其真面目。 四、对实名制sns未来发展的建议

面临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大学生们逐渐意识到通过拓展人脉资源扩大自身发展空间的重要性。大学生作为接受能力强、思想开放的年轻一代,有强烈的交往欲望和需求,网络社交容易被年轻人接受。然而以往的匿名社交加剧了社交信任危机,所以回归真实的人际交往成为了许多人的内在需求,实名制sns的网络特性又十分符合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实名制sns成功的原因之一是:真实。正所谓因为真实,所以精彩。实名制sns以真实、相对安全的社交环境赢得了强大、真实的社交影响力。实名制sns需要锤炼网站的核心人际网络,保持网络社交的真实性,提高用户的使用时的安全感,以此保持优势。

实名制sns社交网络应在以往的互动功能上进行升级,融合更多互动、传播模式,注重发展多样化沟通方式。可以联合其他网络媒介产品,加强手机业务的发展,比如人人网已经推出“人人桌面”、“手机人人”等结合文本、音频、视频、沟通软件的多渠道传播方式。以人人网为代表的sns社交网站可在此基础上再加强多样化功能的发展,以打造强大的竞争优势。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一向是适者生存,笔者想,实名制sns社交网站只有不断地创新发展,提高自身实力,才能长久地在市场中有一席之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