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培养学生“乐学、好学”的方法

来源:画鸵萌宠网
培养学生“乐学、好学”的方法

发表时间:2015-03-27T17:17:48.600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5年2月供稿 作者: 李晓婧[导读] 现代教育的理念是变被动学习为积极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乐趣、成功。

李晓婧

〔摘要〕现代教育的理念是变被动学习为积极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乐趣、成功。如何让内初班的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掌握正确的读音、正确的使用汉语,培养他们乐学、好学的好习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从内初班学生学习汉语中存在的问题和学习的特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乐学好学爱心兴趣做法 1 教学情感融入课堂

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不能无视情感的作用。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掌握技能、发展智力的活动,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我们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师生的情感交流,形成学生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心理状态,使学生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劳动的快乐。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怎样才能把课上得有趣呢?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自然感觉到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们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可是,这样的境界,如果缺乏师生情感的交流和课堂气氛的融洽,是不可能达到的。因此,课堂上,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用亲切、真诚的态度与学生平等相处,热情洋溢地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动员学生投入到“听、说、读、问、写”的学习过程中去。如学生听得十分专心,你的一声“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会给学生增添自信。又如对于初学汉语的学生在说话回答时,往往会碰到知道了不会表达或表达不清的问题,你对他说:“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了,但嘴上还说不出来,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请你再学说一遍,好吗?”学生一定会感激你为他解了围,也会更增添表达的勇气。这样增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促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并在学习过程中塑造完善的人格。

2 教学方法及教学活动灵活多样、生动有趣

2.1 坚持课前五分钟演讲。在上课前五分钟,让一位同学登台演讲,开展“天天小演说家”的课前五分钟,让不同的学生自由展现自我,品尝成功的喜悦。这样既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又可以训练同学们的听力,还锻炼了同学的胆量。这样,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就会显得灵活多样,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分析、总结、实践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从而增加学好汉语的兴趣。

2.2 重视朗读训练。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还要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我们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注入式、满堂灌、教师唱独角戏”,而要努力创造各种条件,给学生朗读的机会,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书时采用各种形式,默读、朗读、自由度、指名读、齐读,既激发学生强烈的朗读兴趣又培养语感。

2.3 让学生去“演”。教材上不乏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的文章(特别是记叙文)。在以前的教学中对于这些文章总是一读了事,而现在对于这些文章的处理方式采用“演”的方式,让同学们根据课文的内容、情节扮演其中的角色,再现课文的情境。例如,我在上《陈太丘与友期》的时候,对于文中精彩的对话部分,我叫同学们提前准备,然后表演。同学们在课下即刻行动起来。大部分同学能够很好地再现课文的内容,并且有些同学还有一定的创造性,加进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同学们的表演非常幽默,不用教师多讲,同学们表演过程中就充分体会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内容。同学们再现了课文的情境,成为文中的角色,实现了人本对话,大大增强了语感能力。通过表演,还满足了同学们的成就动机,使他们觉得对文章的理解可以在表演中去体会、去感悟,还训练了听、说等能力。

2.4 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语言的学习需要不断的交流,我们组织民族同学和汉族同学结成“一帮一”互助小组,让他们经常在一起交流,增进了解,促进民族团结,这样有利于提高民族同学的语言水平和学习成绩。

2.5 猜字谜活动。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由单一的认字、写字变成多途径的学习汉字,扩大学生的视野,还进行了猜字谜的活动。比如:“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两棵树,长在石头上”。通过这样的字谜,激发了同学们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并且有探究意识,在解开字谜的同时也将汉字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可谓事半功倍,效果良好。

2.6 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汉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学生掌握知识是以感性知识或经验为基础的,汉语教学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通过直观教学可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既可以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创造条件,也可以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兴趣。汉语课堂教学上的直观教学,可以使用各种教学多媒体课件、幻灯片、教学电影、录音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文的讲解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课件或录音机,让学生听规范、准确的课文朗读,掌握朗读的语速、语调,纠正发音的偏差。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出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及背景材料,使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并可进行课文复述,这样做提高了口头表达及汉语思维的能力。

2.7 奖励、鼓励机制。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套奖励、鼓励机制,鼓励学生说好学好汉语,可利用发红花、记百分、当学习明星等多种奖励办法,使这种机制对汉语学习的兴趣产生积极作用。十几岁的儿童,对于来自老师的肯定、鼓励是非常看重的,让学生乐学、好学,老师的鼓励成为他们的“加油站”,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中的积极因素,加以表扬、鼓励,要创造条件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步,赢得荣誉。这样他们会获得愉快感与自豪感,逐步感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产生一种内在的积极的感奋力量———对汉语的爱,使学生真正乐于学习汉语,喜欢学习汉语。

以上仅是本人的一些肤浅的体会和探索,望广大同行指出不足,共同探讨,促进疆内初中班的汉语教学的发展,让学生在汉语学习中感受乐趣,体会中华民族汉语宝库的丰富内涵,奠定学好汉语的扎实基础。 作者单位:新疆石河子第八中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