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活礼仪课程 的有效构建和实施 苏州_T-,_lk园区新馨花园幼儿园万若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4.社会交往礼仪:能尊重父母、长辈,会根据 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时是学校 具体情况与他们打招呼;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而中华民族素有“礼仪 初步学会与人交谈、打断别人的礼节;初步学会做客 之邦”的美誉,儒家认为礼仪是一个人“修身养性持 的礼节。 家立业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因此,关注幼儿期良好 礼仪习惯的养成,对幼儿未来的个性、社会性以及道 三、生活礼仪课程的实施策略 德品质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幼儿园义不容 在生活礼仪课程的实施上,什么样的方式是更有 辞的责任。 效、更积极,更能适应孩子发展需要的?我园认为积 极推进、有效渗透的实施策略是帮助幼儿习得“良好 一、生活礼仪课程的构建思路 的生活礼仪”的关键。 我园尝试将幼儿礼仪教育定位于“生活礼仪”。 1.生活礼仪教育与生活环境的交相呼应 而“生活礼仪”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 “生活礼仪课程是一种渗透式的课程”,我们要 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流 充分发挥环境“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园所的大环 传下来的,幼儿经常能够接触,学习比较容易。我园 境中我们悬挂文明礼仪的话语;在楼梯台阶上张贴 将生活礼仪教育与课程相结合,一方面以集体、小组 中英文对照的礼貌用语,每天爸爸妈妈接送孩子时 的学习模式循序渐进地练习,另一方面在一日生活的 练习说一说,起到巩固的作用;在园所各角落处放置 各个环节中渗透。教师则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 垃圾桶,用无声的语言提醒大家保护环境、遵守文明 适合幼儿学习的方式并编成相应的活动方案,将生活 礼仪。班级的环境创设更是孩子们学习礼仪的关键。 礼仪的学习情境化、动作化、规范化,以提高幼儿学 教师在活动区的主要场所张贴幼儿自己设计的“标记 习生活礼仪的兴趣和学习成效。同时在一日生活中以 牌”,提醒大家“慢慢走、轻声说、不弄脏”。在班 个别教育的形式重点指导,联合家庭的力量开展启蒙 级里创设“文明礼仪角”,将部分生活礼仪课程的内 式的礼仪教育,有力促进了幼儿社会化的进程。 容拍摄成照片张贴于此,提醒幼儿须遵守的基本规 则。当孩子出现不文明、争执等情况时请这几位幼儿 二、生活礼仪课程的内涵 到礼仪角去学一学,解决了问题之后再进入游戏活 1.环境礼仪:规范、有序、整洁,富有园所特 动。在环境的影响下,全园幼JLfil ̄够比较自觉地遵守 色和班级特色的文明环境和礼仪提示。 礼仪规则,文明礼仪的风气正逐步形成。 2.动作礼仪:养成保持身体和服装整洁、卫生 其次,为幼儿营造温馨、和谐的文明礼仪的心理 的习惯;学会正确地坐、站、走、跑的姿势等;学习 环境也尤为重要。每天园门口的英语教师礼貌迎接; 正确地舀、抓、倒等动作的礼仪习惯。 每天班级教师和阿姨热情接待;每天散步时班与班之 3.用餐礼仪:学会正确的用餐姿势;注意保持 间、孩子与其他教师之间的积极互动,都在传递着新 桌面、地面、碗内的干净与整洁;初步学会与人共餐 馨幼儿园学礼仪、讲文明的信息,彼此和睦相处、团 时的礼节。 结快乐。 ~ ’、’·: 'l'liluiw.tllltlli ̄t2011.09 37丫’I1. 长的阶段性指导。新生一入园,我们就发送一份《新 当优雅的生活礼仪成为人们一种自然的表现时才 馨花园幼儿园生活礼仪宣传手册》,帮助家长真正明 能令人感觉舒畅。但是自然体现的背后是一种技能的 确孩子人团后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有目的地在家中配 反复练习。习惯的形成离不开坚持。因此,教师合理 合教师进行调整和指导。幼儿来园后我们通过一系列 安排课程,编写适合幼儿的活动方案以及教师的正确 家长学校的活动、约谈等帮助家长进一步明确培养目 示范程序,加之幼儿的有效练习才能达成教育目标。 标,教育更有针对性。双管齐下,孩子的发展是显而 例如:在“怎样开关门”的学习中,我们创设“客人 易见的。 来了”的情境,教师示范主人轻轻开门、关门的动 作,在游戏的情境中幼儿了解到一只手握门把,一只 5.生活礼仪教育与师资培训的有机结合 2.生活礼仪教育与教学活动的紧密联系 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曾经说过: “教育无他,爱 手推住门进行“开门和关门”的动作既可以避免声音 过响,也可以防止夹手。再如“优雅的用餐礼仪的示 范”,教师示范吃点心和午餐的全过程,之后请幼儿 谈谈:你看到老师是怎样用餐的?你认为最难的是什 么环节,可以怎样调整?当遇到困难时,怎样才能得 到别人的帮助?等等。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幼儿 明白每一个环节为什么要这么做,当然,须提醒的是 教师示范时用餐的量要少,以缩短幼儿观察的时间。 同时,我们认为学习生活礼仪课程的形式是多种 多样的,大多数可以分组进行,有时也可全班同时开 展,两种方法交替进行效果更好。 3.生活礼仪教育与日常生活的融会贯通 生活礼仪必须在一日生活中反复练习、反复模 仿、反复实践才能得以巩固,才能真正成为一种习 惯。《纲要》指出:生活中处处有教育,教育更应生 活化。这也正是生活礼仪课程在幼儿园实施的理论支 撑。平时一日生活中,二教一保目标统一,要求一 致,有效处理孩子们出现的各种状况,给予积极恰当 的指导和提醒;平时一日管理中,教师们充分发挥 幼儿自我管理的能力,采用“值日生制”和“班长 制”,让孩子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共同维护班级的文明环境。 4.生活礼仪教育与家长工作的相互促进 诚然,幼儿良好的生活礼仪习惯的培养单靠幼儿 园一方努力是不够的,依靠家园合力才能帮助幼儿有 效建构。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孩 子从小能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关键在于采用什么 样的方法和手段更为合适。家长对这项工作的支持与 认知情况一方面使我们欣喜,另一方面又对我们提出 了挑战,显然,这对教师相应的工作能力提出了非常 高的要求。由于许多家长不了解相应的教育方法,我 们的做法是给家长提供必要的教育支架,帮助家长理 清教育内涵,明确阶段目标,提供教育方法,使幼儿 同的生活礼仪教育与家长工作相互促进。 首先,在平时的沟通中,我I'111常注意教师待人 接物、言谈举止等行为规范,努力用教师的行为来外 显幼儿同礼仪规范的标准。其次,我们非常注重对家 : 甲38 和榜样而已!”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懂礼仪、守礼 仪,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潜移默化影响幼儿 的榜样元素。我园将幼儿教师需遵守的礼仪编撰成 《新馨教师礼仪手册》,每学期以幼儿园、年级组、 班级的组织形式开展学习、评比活动,彼此之间不断 提醒、相互勉励做一个讲礼仪的人。在此基础上,才 能够以自身的礼仪文明影响孩子、影响家长,使礼 仪成为一种制度文化稳定下来。其次,应使教师充分 熟悉生活礼仪课程涵盖的具体内容并能够将其要素融 会贯通,以便于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时时引导、提醒孩 子,使得生活礼仪课程得以真正有效的实施。 四、生活礼仪课程实施后的成效和反思 随着“生活礼仪课程”在幼儿园的持续开展,我 们接收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反馈:有人说: “你们新 馨的孩子真行,到哪儿都能大方地打招呼”;有家长 说: “昨天出去吃饭,他刚吃完就说‘我吃好了,请 慢用!’我们都惊呆了,真是非常感谢!”有教师 说:“班级常规更有序,更容易管理了。”我们清楚 地看到,随着幼儿园生活礼仪课程的有效建构,教 师、孩子、家长、园所之问形成了相互学习、相互鼓 励、相互监督的一种礼仪氛围,文明的班级风气、富 有特色的园所文化正逐步形成,教师们在和谐的礼仪 之风中愈发成熟。 同时,由于生活礼仪课程重在一日生活中的点滴 教育,因此,教师个人素养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可能直 接导致班级幼儿礼仪习惯形成中存在的差异性,另一 方面,家长的重视和参与也直接影响孩子们良好礼仪 习惯的形成。我们经常会发现双休日或假期之后孩子 们的生活礼仪习惯或多或少会有所下降,这与家园教 育的不一致直接相关。人们常说,环境造就人。因 此,只有当文明礼仪的习惯在全社会深入人心,幼儿 才会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才会真正提高,文明、礼仪的社会大环境才有可能造 就一代文明人。j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