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教学随笔 9 构建和谐班级之 一霍永庆 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主要表现为以教师为中 心、轻视甚至忽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传统的严 师已经不适合有着强烈自主意识的现代学生。在班 化”。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完善了班委会、班干部与学 生以及师生之间的互相监督机制,值周班长制。这 样,把权利还给每个学生,学生开始觉得自己在班内 级这~特殊群体中,每一个成员都是处在成长过程 中的人,且个性差异很大。班级也是一个与学生的 学习、生活关系最密切、影响最深的“小社会”,每个 学生应是“课堂社会”的主人,“班级社会”的“公民”。 因而,在班级管理中就应确定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人 翁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珍视学生的个性,真正使 他们享受到民主、平等、自由的权利,从而唤起和激 发他们参与班级民主管理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 义务感。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中不可唱“独角戏”, 而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师生双向交往的方式,从 而形成班级的合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建有序 和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本文试就新时期的班集体建 设与管理模式,谈谈笔者的一些尝试与思考。 一、共同确定奋斗目标、制定规划。增强设计力 班集体具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组织管理和教 育学生的功能。要充分发挥这些功能,必须依赖于 创建班级的最佳状态,即创建优秀班集体。因为,只 有在优秀班集体优良的氛围中,才能充分发挥学生 的才能和创造性;同时减少班级的内耗、提高班级组 织管理的有序化程度,使班级内的所有力量融合成 为一个合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级群体力量。做好 班级的规划和设计必须立足长远,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体作用。因此,我在每个学期的开始都会组织学 生讨论本学期学校的工作计划,根据本班的实际情 况,确定奋斗目标(校先进班集体),依据目标制定班 级工作计划,然后在班会上,组织全体同学讨论修 改。在讨论中,准确把握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充分体 现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更加 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自爱,更具有义务感和责任 感,更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的管理。通过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确定了班级发展的目标,即建设一个“环境 高雅、举止文明、学风浓厚”的班级,力争成为常规先 进班级、卫生先进班级、文明班级。在班级目标的基 础上,学生制定个人计划和目标。班级发展规划作 为学生发展和班级建设的设计,同时关注学生个性 发展,使班级内的群体目标与学生的个体目标协调 一致,相互促进。 二、发扬班内民主。打破了原有管理格局。提升 控制力 . 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多是班主任“大拿”或遥控, 学习优秀生(言语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有优势 的学生)作为左膀右臂“一统江湖”的格局。组织学 生全员参与班级管理,是发现和培养学生组织才能 的重要方式。开展“人人是管理者——今天我来当 班长”活动,指导学生增强管理和交际技能,学会与 不同类型的人共处相融。干部由学生竞选产生,定 期更换,能上能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 组织才能,同时增强学生的承受力和自信心,从而锻 炼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生存发展所必备的品质和心理 素质。 从制度方面强化班级管理。通过在建班之初先 建立临时班委会,责任明确化,随后确定以举手表决 或无记名投票方式作为民主决策班务的手段。为使 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班级管理,实现班级管理“群众 有事做,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决定、必须尽力做好,进 而渐渐将“班级共同行为准则”内化为自觉的要求, 并形成为习惯,凝炼成一种素质,不仅唤起了他们的 “参与意识”、“独立自主意识”,而且逐步形成了自我 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机制。 三、鼓励合作竞争。发扬团体创造精神。凝聚向 心力 合作与竞争的有机结合,能使每个学生在团体 中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和潜能。一方面,竞争促使学 生产生增加合作的欲望,借他人智慧充实和拓展自 己,借集体优势弥补个人的缺陷,以求得自我提高和 发展;另一方面,没有竞争,合作也会充满惰性,失去 活力。因此,必须为学生创设民主、公平的竞争环 境,使学生由个人竞争意识逐步转变为合作竞争意 识。为此,我积极开展小组竞争,让他们摆正个人与 d, ̄fl的关系,加强合作,确立小组之间的伙伴型关 系,开展竞争;注重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的合作, 确定班级目标,加强班级竞争与交流,共同进步,进 而展开校际竞争。假以时El,学生心中就不仅有己, 更有他人,有小组,有班级,有学校,从而克服了因个 人竞争而带来的心理偏差等负面效应。 四、沟通情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彰显亲 和力 班主任工作所涉及的是一个个细致微妙的内心 世界。世界也许很小很小,而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 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以心交心,以情导情,以 诚对诚,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迷人的新天地,许 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教学难题,都将会在那里找 到答案。因此,班级管理工作更是做学生“心”的工 作。班主任应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更应尊重、理解 学生,给其适当鞭策的同时,予以更多的鼓励和支 持。因为适度的爱护会给学生成长带来无限的动 力。 处于生理、心理“危机期”的中学生更需要关心、 爱护。“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要善于放下架子, 走近学生,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生 活和内心世界。在学习上、生活上、工作上、心理上, 班主任都要主动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直至走进学 生的内心。所以,我非常注重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 通”,以诚相待,对于思想品德、学习及行为习惯不良 的学生尽力感化,抓住其品德行为中的闪光点,激发 其上进热情。通过奉献给学生的爱,使学生的心灵 得到感化,从而为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建立正确的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上几点,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 正如斯宾塞在《教育学》中所指:“记住你管教的应该 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 理的人。”实践证明,实施班级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很 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 管理”的能力,督促其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调动了全 体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理自立和自 我教育能力,促进了班级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