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 全面从严治觉背景下 政治生态建设的路径选择 。王 磊 党的 八大以来,*多次强调营造良好政治 问题研究、 *提f“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以后, 生态对于党和同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据人民网统 汁,*存不同场合提及政治生态多达20余次: 最早的一次是2013年1月23日*在十八届中 营造、净化政治生态研究方兴来艾、成果颇丰 耶么究竟什么是政治生态呢?目前学界对于政 治生态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一比如 姚桓认 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 :“改进1 作作 为,所谓党内政治 }i态,就是指党内政治生活现状,政 风,就是要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 治生态综合反映党内各方面状况.主要反映党内风气 境。”最近的一次是2017年3月7日两会期间他在参 加辽宁代表[剖审议时强涮:“要以推进干部作Jxl转变 尤其是领导_卜部的作风 、王长江认为,所谓政治生 态,实际上是政治系统运行散发m来的信息和导向, 为抓手,全面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一个地方要实现政 它对人们 追求什么有强烈的引导作J【_}j。杨波认为, 通人和、安定有序,必须有良好政治生态 ”之所以提 政治牛态就是党!,i f部队伍的动机、行为、作风、规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一方面说明我们党对利:会主义 范、制度形成的氛 和卡1 会舆沦 价的总和,集巾体 政治文明的建设规律认识加深 ,是现代政治发展走 现一个阶段、时期的党风、政风和_卒十会风气,关系闫家 向深入的客观必然.也是中同政治走向更加清明的历 史自觉;另一方面与十八大以来高压反腐过程中暴露 叶II来的政治乍态污浊、从政环境恶劣有关。污浊的政 治理和执政绩效,通过对*关于政治生态论述 的研究我们可以得fti这样一个基本概念:政治生态是 一个地方政治 活脱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 治生态丑化_r党的形象、弱化了党的威信、削弱了党 的执政基础,同时严重影响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而 映,是党风、政风、}f: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核心是领导 1-部的党性问题、觉悟问题、作风问题 (二)政治生态的主要特征 且侵蚀健康的社会JxI气。冈此,营造良好的政治牛态 已经成为党和罔家面临的迫 任务。 一1.火联性 个地 的政治生态与陔地I x=社会 、政治生态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风气具仃高度关联性,也就是政治生念 j :会风气彼 此牛fj互影响一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是直接的. 二者之 问有从政主体允 媒介 政治生态通过影响从政主 (一)政治生态的概念 政治生态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传人我国以来, 相关研究主要突¨1以下方面内容:侧重于解决自然生 体从而影响社会Jxl气,反过来则是社会风气通过影响 态问题为【{1心的乍态政治研究;侧重于发掘马克思主 从政主体从而影响政治生态 但是,这两者之间还是 义生态思想来探究解决生态问题的生态马克思主义 有谁主导谁的问题,通常而苦,足政治生态主导社会 研究;侧重以解决政治系统问题为中心的政治生态学 风气.也就是党风政Jx【影u向社会风气 研究;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甜造、净化政治生态相关 4 2.叫‘ 性 小 地域的政治生态呈现Hj 同的 2017年第5期 党的建设 特点。在不同的地区,影响政治生态的因素不同,造 能力。在良好的政治生态中,如果某一参与者出现破 成政治生态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比如中国的政治生 坏政治生态自身系统的行为,那么其他参与者能在第 态与美国的政治生态就不同。而同一个国家中,不同 治生态也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地区,在不同的时 一时间做出反应,进行抵制,而不是跟着一起破坏或 第四,良好政治生态是从政主体积极作为、不怕出 的省市也不尽相同,比如辽宁的政治生态与浙江的政 者是保持沉默。 间,也会呈现不同的状态。也就是说,政治生态始终 错的勤政机制。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有些党员干 处于一种变化的状态中,所谓的平衡只是相对的,因 部认为只要不出事就万事大吉,做不做事都是无关紧 为影响政治生态的从政主体始终是变化的,不同的从 要的,这是懒政庸政行为,当然也是不良政治生态的一 政主体对政治生态的影响差异很大。 3.脆弱性。政治生态与政治文化有很多相同点, 也有很多不同,但是最大不同在于它并不像政治文化 那样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甚至 不会因为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的更替而迅速消亡,政 治文化具有稳定的传承功能。比如说我们国家,不论 时代如何更替,两千年前的政治文化还在深深地影响 着今天的我们。而政治生态则比较脆弱,某一个地区 的政治生态,有可能会因为领导干部一次的违规用权 而遭到破坏。 4.难复性。政治生态一旦遭到破坏,与破坏的时 间相比,需要很长的时间来修复,而且修复成本也非 常大。2015年3月9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 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指出:“政治 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 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政治生 态的恶化一定会对部分从政主体产生直接的影响,而 被污浊政治生态影响的从政主体又会成为污浊政治 生态的维护者,并参与到破坏政治生态当中,这样就 会形成恶性循环。 二、良好政治生态的基本标准 第一,良好政治生态在选人用人上体现的是优胜 劣汰的运行机制。在优胜劣汰运行机制中,形成想干 事的人有机会、会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得重 用。让乱作为、不作为的人坐不稳,让忽悠的人没前 途,让跑官要官的人没市场,让买官卖官的人受查处。 第二,良好政治生态在从政主体之间体现的是健 康关系的形成机制。在良好政治生态中,从政主体之 间应该是和谐统一、互相协助的关系,而不是人身依 附关系,或者是互相拆台的对立关系。这种健康的关 系既是在良好政治生态影响下的结果,同时又是良好 政治生态的运行过程。 第三,良好政治生态有自觉的纠错和修复机制。 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系统往往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 种反映和折射。在良好的政治生态中,每一个党员干 部都能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勇于创新、不怕出 错,勇于试错、敢于担当。 三、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具体措施 (一)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必须管好“一把手” 2014年6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 十六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指出:“营造良好从政环境, 要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做起。领导干部 要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 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对上对下讲真话、实话;要坚 持原则、恪守规矩,严格按党纪国法办事;要严肃纲纪、 疾恶如仇,对一切不正之风敢于亮剑;要艰苦奋斗、清 正廉洁,正确行使权力,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 很多时候,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恶化,最主要的原 因就是‘‘一把 ’的权力失控,也就是‘ 把手”自身在 行使权力过程中没有做到依法依规用权。一方面“一 把手”的权力是否受到有效约束,“一把手”的行为是 否规范廉洁,直接影响到本地区、本部门的政治生态。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这个意思。另一方面,‘‘一 把手’更要自我约束,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求别人做到 的首先自己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 正人,先正己。否则,“一把手”就会失去搞好本地区、 本部门政治生态的底气。换句话说,如果“一把手”自 己的权力都不受约束、都大搞腐败,那还怎么要求下 属廉洁从政,政治生态又怎么会好?比如,在八项规定 出台以后,一些地方的“一把手”还经常出入高档饭店 和私人会所,带头违反规定,自然而然,这些地方的政 治生态一天天被破坏,给当地政治经济社会造成了无 法估量的影响。所以,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过程 中,必须管好‘‘一把手”。 (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关键环节是选人用人 列宁在谈到执政党如何实现自己的领导时指出: “如果没有人员的任命和调动,任何政治也无法体现。 因此,全部工作的关键在于人才,在于挑选人才,没有 ■ 党的建设 党政于部论坛 能干的人,一切命令和决议不过是一些肮脏的废纸而 生活不严肃、随意化,那么党的组织原则和党的性质 已。”2013年6月28日至29日,*在全国组织 就会发生变化。会由为人民服务的党变成为自己服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更是明确指出:“要着眼于党的事 务的官僚阶层。事实表明,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风 业发展需要选人用人,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 政风和政治生态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一个地方政治 公正使用干部,敢于坚持原则,让好干部真正受尊重、 生态出问题,首先就是党内政治生活出了问题。因 受重用,让那些阿谀逢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会跑 此,修复政治生态必须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开始。 会要的干部真正没市场、受惩戒。要严明组织人事纪 律,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坚决不放过,对跑官要官、 买官卖官的决不姑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要锲而不舍反对腐败 政治腐败是一类社会现象,是指国家公务人员利用 公权力或职务之便牟取职权以外的利益,或做出某些违 用人腐败是最大的腐败。选人用人制度出了问 题的话,政治生态系统是不可能正常运行的。正常的 人或者说理『生的人,都是在一个指挥棒的引导、激励下 作出自己的行为。在不良的政治生态中,用人的指挥 棒如果歪曲了,只有用钱、色、背景、圈子等才能换取官 位的话,那么人人都会选择通过‘‘走捷 ’来实现升迁。 而一旦成功升迁之后,又会变本加厉地去搞腐败,来捞 回买官所投入的成本,通过权钱交易积累财富,再去买 官,以换取更大的官位,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因 此,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 选人用人导向,让能干事、想干事的人有平台、有机会, 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环境。 (三)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必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良好的政治生态从哪里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 有效的措施。*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是锻炼党 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如果炉子长期不生火,或者 生了火却没有足够的温度,那是炼不出钢来的。”应当 看到,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严肃的党内 政治生活,对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管党治党的“大熔炉”变成了没有温度的“冷灶台”。有 的尽管有党内政治生活,但是炉温不够、火候不到,起 不到应有的作用。一些党员干部碰到原则问题不开 口,遇到矛盾绕着走,把自我批评变成了自我表扬,把 相互批评变成了相互吹捧;一些党组织没有凝聚力,党 员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党组织变成了‘大车店”,党员 没有党员的样子。党员没有党员的样子是最可怕的, 这说明污浊的政治生态影响到了每一名党员。 历史和现实教训警示我们:党内政治生活必须真 正严肃起来,决不能随意化、平淡化,不能娱乐化、庸 俗化,不能让党内政治生活变了昧、走了调。列宁在 《怎么办》中指出:‘任何一个组织机构,其f生质自然而 然而且必然取决于这一机构的活动内容,即党的实际 活动内容决定党的组织形式和性质。”如果党的政治 目 反社会道德的行为。它使国家政治生活发生病态变化。 无产阶级政党取得政权以后,腐败是无产阶级政党最大 的敌人。前苏联就是因为长期解决不了腐败问题,最后 亡党亡国。2015年3月6日,*在参加十二届全 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讲话指出:‘‘严惩腐 败分子是保持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必然要求。党内如 果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政治生态必然会受到污染。因 此,必须做到有腐必反、除恶务尽。” 锲而不舍反对腐败,首先要利用人民民主专政的 国家机器,进行‘权力反腐”,使领导干部“不敢腐”。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高压反腐,反腐无禁区,苍 蝇老虎一起打,对于腐败官员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 用。其次要加快制度建设和具体的制度安排,进行 “制度反腐”,使领导干部‘不能腐”。党的十八大以 来,一方面中央修订出台很多新的党内法规,完善党 内法规体系,使全面从严治党有规可循;另一方面又 狠抓制度落实。在八项规定出台前,很多人都感叹, 党内那么多法规,就是管不住一张嘴。但是八项规定 出台后,可以说效果非常明显,这就是狠抓落实的结 果。再次要加强理论教育和党陛教育,进行“思想反 腐”,使领导干部“不想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教育活动、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续加强思想理论和党性教 育,进行“思想反腐”。由于我们着力构建了不敢腐、 不能腐、不想腐“三位一体”的长效体制机制,采取的 反腐措施科学,因此取得的反腐成绩有目共睹。 总体来看,虽然目前我国腐败蔓延的态势得到了 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不敢腐 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 堤坝正在构筑,但是反对腐败一直在路上,需要久久 为功,锲而不舍。 (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楚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