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商学院 班级:2012电子商务 姓名:李秋园 学号:2012334126
说到电子商务,大家肯定会联想到“双11”,一场网络的消费盛宴。2009年,天猫首创1111购物节。5年过去了,“双十一”已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网购交易日。去年191亿元的销售业绩让世界错愕,今年的数字再次突破想象。当天,参与网购的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超过4亿,相当于整个南美洲国家的全部人口。活动开场55秒,支付宝交易额成交达1亿;6分7秒成交破10亿;1小时成交破67亿;6小时不到破百亿,13小时就刷平了去年全天191亿元记录。最终,数字定格在350.19亿元。今年9月份,2013年9月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20653亿,日均688亿元。也就是说,中国网民在天猫双11的花费是全国人民日均总花费的一半。
去年,天猫1111购物狂欢节创下191亿元交易额,已经成为全球零售行业的标杆。单纯从数字上看,已经找不到匹敌的对手。如果说,去年的191亿是电子商务全面倒逼传统零售业的开端。那么,今年的350亿则意味着,传统零售已迈入全面转型电子化的重要节点,互联网为特征的新经济模式对传统商业的实质性颠覆已经开始。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说:“这个时代追求数字,对我们来讲,要关注数字背后的东西。去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按需定制的进行转型升级,真正的让整个社会通过各种各样的经济手段进行运转。”
一,电子商务基本概况
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交易的各类商务活动的总称。从1999年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诞生至今虽然只有10多年的时间,但其发展和影响却远远
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网络消费的兴起直接导致了电子商务业务模式的深化。我国电子商务主要分为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消费者(B2C)、消费者对企业(C2B)和消费者对消费者(C2C)四种模式,目前来看,每一种模式都有不断深化的趋势。京东商城是B2C企业的典型代表,2009年3月它的单月销售额在全国率先突破两亿元,仅仅时隔一年销售额就达到了100亿元。同时,各种商业模式也不再以孤立的形态出现,往往根据企业发展需要适当融入其他商业模式。以京东商城为代表的B2C企业积极引入团购,以C2C为代表的淘宝网先后推出淘宝商城(先为天猫)、聚划算,涉足B2C和团购模式,而以团购起家的聚美优品也在2011年开设了B2C网站。电子商务还在深刻改变和重塑这传统企业的经营模式,许多零售企业正加快构建网络平台,争取网络客源,2008年百联电器OK会员发展到1500万名,网上交易额突破12亿元,成功实现网下与网上的融合。而苏宁、国美与京东商城为做大规模,不断掀起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也充分显示了该领域竞争的惨烈。
二,电子商务与经济关系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1999年到2002年是萌芽阶段,网民少,网商更少;2003年到2007年是星期阶段,中小型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开始盈利,当当、卓越、淘宝、易趣等一批电子商务企业快速崛起;2008年至今电子商务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阿里巴巴、网盛上市标志着B2B领域的发展进一步规范化,淘宝战略调整、百度试水C2C市场,意味着电子商务开始优化和细分,苏宁、国美等传统零售商纷纷跟进,PPG、红孩子、京东商城等更是引爆了整个B2C市场。
电子商务为什么能在短期内迅速崛起?简单来说,与传统商务模式相比,电子商务可以使商家及时、准确地了解销售情况和供求信息,有针对性地调整生产和销售计划,大大
降低了库存成本。同时,规模化、专业化、数字化的第三方物流又能帮助电子商务零售业打通流通渠道,显著降低交易成本。艾瑞公司数据显示,网店与实体店相比,能够节省60%的运输成本和30%的运输时间,降低55%的营销成本和47%的渠道成本。从本质上来看,电子商务具有跨越时空的特点。通过网络,可以将地理上分散的企业组织连接在一起,从单纯的地理空间进入到地理空间与虚拟空间复合叠加的一个新空间上。在这个新空间,信息流和资金流通过互联网可以畅通无阻地流动,极大地拓展了商业空间和交易效率。电子商务能够大的大缩小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实现个性化消费和柔性化消费生产的有效对接,尽可能地释放市场消费能力。
而且,电子商务产业有效地推动了流通业、制造业、物流快递、宽带、支付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作为一种创新,电子商务通过提供新的服务、新的市场和新的经济组织方式,撬动着传统经济的转型升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电子商务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推动组织方式变革。在现代经济社会,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相对过剩使得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价格竞争加剧。原有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海量营销营销模式受到了挑战,企业需要更多从消费需求出发来组织生产和营销。电子商务正是利用其跨地域、实时化、低成本的特性,推动企业业务流程的改造,甚至创造出全新的经营模式,使原有的大规模工厂生产能力对接市场上的小批量个性化需求,实现了柔性大规模的定制,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国内商品市场长期存在经济区域分割的问题。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加速区域经济融合,有效促进全国性大市场的行程,帮助中东西部地区工业品及商品更便捷的销售,缩小地区差异,尤其是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了跨区域交易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另外,凭借互联网有助于打破国界和各种贸易
保护主义屏障的特点,电子商务还可以为我国中小型企业进行海外市场的营销和贸易提供平台,增加出口机会。
3、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调查显示,每增加1%的中小型企业使用电子商务,就可带来4万个新增就业机会,每一个电子商务直接就业又可以带动约2.85个简介就业。电子商务还给人们带来了工作、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SOHO和数字化生活成为现实,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网上购物、网上娱乐、网上旅行预订等,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掌握了电子商务技能的草根阶层能够通过诚信勤奋的网上经营来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实现了自我价值,也赢得了社会认同。
三,电子商务该走向何方?
与世上万物一样,电子商务及其相关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对于不同问题我们应该有所区分和对待。有些问题是传统商贸领域也存在的,如假冒伪劣、缺乏诚信等,对此政府应加强监管,积极维护市场的正常交易。还有一些则是由店主商务交易特性延伸出来的问题,如网关认证、网络安全等,还有B2C企业只赚规模、不见盈利的问题,从最早的8848到如今的卓越网,再到后来成长起来的红孩子、凡客都普遍存在。我们认为,这类问题是在商业创新过程中出现的,监管部门和业界应当抱以宽容的态度,用市场的方法解决,切不可一遇到问题就动用行政手段严格约束。对电子商务产业的监管更多应侧重于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成为规范企业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动力。
确实,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原有商业秩序构成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与传统产业的矛盾在加深,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影响了传统商业企业的增长空间,也侵占了它们现有的市场。另外,现在国内对电子商务的讨论热点还在于税收问题。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征税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确定向谁征税和征多少税、制定怎样的产业政策时,都应当以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社会整体福利为主要考量,在兼顾当前和长远利益的基础上形成合力的税收方案。
寻根究底,当前电子商务领域出现的问题,关键在于对电子商务的理论研究和阐释不足,没有比较完美地理论体系,也没有前瞻性的宏观规划。缺乏理论依据和产业政策的指导造成了有效监管的缺失,许多智能部门的监管者思想意识落后,简单地把电子商务等同于商务的电子化,已久按照传统的理论和思想管理电子商务产业,从而导致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环境、市场秩序还不适应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因此,要强化电子商务的教育和培训,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特别是要加强电子商务理论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应以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为对象,开展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为产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各地各级政府部门决不能简单搬用其他产业的发展方式,要科学制定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保障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