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乐观。就目前来看,国内很多企业找不到对口的专业水平强的电子商务人才,人才培养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弱,且缺少独立操作运行电子商务的高水平人才,毕业生毕业之后根本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很多企业对 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很大,但是人才又不是当前中职学校能够培养出来的,由此出现电子商务市场需求和中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的不对口。
二 对中职学校电子商务教学的建议
(一) 明确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方向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需要建立起实际可行其配套的教学体系,对课程教学体系进行完善,可以采取定期举办展示能力的技能比赛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中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方向不能太过于笼统,需要专业且针对性强。
企业、市场之间的距离。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产生,促使了“中国电子商务就业创业服务工程实训基地”和“中国大中专学生实践创业基地”的建立。利用教学平台课程体系的指引,建立起十分高端的电子商务培训体系、就业体系和创业体系,能够向全国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的学校提供实际的工作岗位和实践平台,为具备创业能力的学生提供创业初期需要花费的资金结合、设备场地,全面支持学生创业。还通过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形式,充分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开创企业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先进的企业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基于实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根据企业的岗位用人准则来制定专门的教学内容,完成实训教学。还可以联合企业共同建立起实习创业的基地,有效解决中职院校培养电子商务人才面临的岗前培训、岗位见习和就业培训等需求,实现不同层面的教学对接。
由此拓展企业的产品销路,提升电子商务学生的收入,增加学校收益,重要的是学生能亲身体验到电子商务具体的运作过程,学会利用电子商务开网店、发布商品、进行产品销售,电子支付、网站管理等内容,由此实现学生和就业岗位的 零距离接触,实现校企合作的目的,创造社会效益。
(二) 提高专业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
电子商务属于新事物,其产生之后的发展速度迅猛,当前国内很多中职学校开设了电子商务课程,但是教学质量受到师资力量的限制得不到提升。学校需要鼓励支持教师承担课题或者直接加入到企业的电子商务建设管理过程中,以便于快速提升教师课程教学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同时需要选择部分工作责任心强且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进入到电子商务的应用企业中进行观摩和学习,甚至可以采取进入企业培训学习的方式满足课程教学的实践需求,专业的教师平时需要花时间研究有关电子商务的知识,花时间参与到相关的学术研讨会上,保证自身知识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三 结语
就目前来看,电子商务的发展不断变化和更新,其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面对人才需求如此紧缺的情况下,中职院校的领导人员、电子商务的教师都需要做好课程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利用实际实践和个人的探索经验来寻找适合电子商务教学、适应中职院校电子商务课程发展的路径,由此拉近学生和企业岗位之间的建立,提升岗位人才的匹配度,培养出色、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冬梅.立足专业课教学开展中职创业教育的探索实践——
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中国职工教育,2014,02:35+37.
[2] 姜建华,方荣华.基于创业实战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
的实践[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4,03:14-19.
[3] 侯光,鲍泓,王红蕾,薛晓霞,王春燕,魏智光,刘国成,高润
泉,刘冬美,梁军,常胜军,刘爱华,肖芳,胡渤,陈道志,杨楠,鲍志林,段建.中高本衔接框架下的中职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1:5-10.
[4] 覃广林.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开展创业实战教学的策略探析[J].
经营管理者,2015,18:391.
[5] 张卫民,赵美琪.中职电子商务专业“1234”实战教学模式的
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2013,02:21-22.
[6] 陈刚.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品牌课程建设的探索[J].科教文汇(上
旬刊),2016,03:109-110.
(三) 实训课应该引进先进企业的电子商务软件系统
电子商务课程的实践性很强,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综合实践,由此才能强化学生对于电子商务课程的深入理解和体验,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电子商务实训平台的种类很多,在选择实训平台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平台的稳定性高,体现在数据库和网页访问的稳定性;第二,实验模拟过程逼真,不能过于死板;第三,实验软件需要及时更新和升级。电子商务课程发展中需要符合社会需求,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起实习基地,由此拉近学生和
职业技术教育
教育现代化·2016年11月第35期29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