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我变成一棵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0.3.2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狐狸、继续、
秘密” 等词语。
2. 3.
理解课文内容,说说你觉得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
展开想象,说说如果你也会变,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过程与方法
1. 2.
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结合图片和文字内容,生动再现课文所讲的故事,帮助学生
理解课 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妈妈永远是最了解孩子的,体会伟大的母爱。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狐狸、继续、
秘密” 等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说说你觉得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说说如果你也会变,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课时安排
一、 激趣导入:如果你也像孙悟空会七十二变,你想变成什么?
(预设评:你真有爱心;我们都愿意和你交朋友;想想就很美。)
很多小朋友要变,老师听不完了。有一位小朋友叫英英,她有一个不一 样的地方,她有神奇的魔法,她想变成一棵树,于是她真的变成一棵树。 你羡慕她吗?听不出你们的羡慕呀。
多么趣味的想象,你不想变吗?羡慕吗?因为我知道赋予英英神奇魔力
的是顾鹰,她是一位儿童文学家,让我们来看看她的两部作品(学生
读),像这样的儿童作品光听名字我们就觉得非常的神奇、有趣 ,像这 样的儿童作品还有很多很多,同学课后可以多读这样的有意义的有趣 味的有神奇魔力的儿童作品。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其中的一篇童话
〈〈我变成了一棵树》。读课题,哇,感觉你们的声音都充满了魔力,真 好听,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为什么变成一棵树,而不是别的 呢?
二、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白由朗读课文,思考并回答问题。
(1)用白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明确:课文讲述了 “我”因为不想白己在玩的时候有人叫“我”吃饭
而白己变成了一棵树,继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展示了一个奇妙的想 象世界,也表明世界上最了解白己的人是妈妈。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一)学习1--4白然段
1、 哇,感觉你们的声音都充满了魔力,真好听,那这是一个什么
样的故 事呢?我为什么变成一棵树,而不是别的呢?i卖一一四白然段找一找: 英英为什么要变成了棵?
因为这是一个小女孩的故事,所以我想请一个小女孩来回答。
2、 “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你读出了什么----贪玩的孩子。
预设:这是什么描写-----心理描写,瞧瞧孩子们这样一个心理描写你 就读出了英英的贪玩,(如果恰当的使用心理描写,童话中的人物性格 更加的形象())
3、 正在她想着的时候,她身上有什么变化?-----
预设:“身上痒痒的。。。。。。冒出来。” “冒”字用得好不好 ? 更生动,如果用“长”出来?不够生动。因为植物的生长需要过程,需 要时间、阳光、水份,可“冒”呢?是一下子长出来,天啊,神不神奇, 这个魔法太妙,童话故事太妙了,顾鹰写得真棒,就这么一个字,证明 她用词的精准。你们也可以学学这个小妙招,让我们的句子和文章充 满魔力。喜欢吗?喜欢,读!
读“我心里想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
4、 “呀”是一个语气词,这个句子的结尾是一个感叹号,感叹号有什 么作用,明明是一个小朋友,变成了一棵树,你的体会----惊讶。带着 惊讶的情绪读一读,掌声送给白己。(二)学习5-8白然段
1、变成一棵树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大声地、白由地朗读
5-8白然段。找出白己觉得有趣的地方。
2、 预设:我发现了会读书的同学已经找到了好几处有趣的地方 ,没找 到的同学要加加油了 ;找到的同学认真地想想怎么分享给大家。
生一:第六白然段。
生二:第七白然段。
生三:第八白然段,不是爬上去,是弯下腰让她们上去的。你的语言组 织能力真棒!
3、 找出与图片想对应的白然段(6)各种各样的鸟窝,奇不奇妙?这一段 还有哪个地方奇妙?
4、 “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同学们, 如果我们在写作当中运用拟人手法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动物植物, 都以赋予了人的感情,就有了人情味,就充满趣味的想象。我们一起再 把这句读一读。
5、 跳起了舞,她会邀请哪些小动物呢? “小兔、小刺猬、小松
鼠、小 鸭子、小鳄鱼、小狐狸。”小朋友们,注意有一个动物的名字“狐狸”, 反犬旁的字多数都跟动物有关,左窄右宽,写字,大声读出这个动物的 名字,两个在一起,狸要读轻声。
6、 她们是怎么住进来的?
“别担心,我会弯下腰,让鸟窝。。。。。。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 容易。”
7、 你读出了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有爱心。刚才还是一个贪
玩的孩 子,现在是有爰心的孩子。带着爰心就读一读。
8、她是怎么爬上去的:弯、跳、爬。首先弯下腰、然后跳、接着爬。
是一组连续的动词,刚才几位同学合作,让老师感觉眼前浮现了这样 的画面,如果我们在写作当中,用这样连续的动词,我们就会有身临其 境的感觉。这个小妙招,我只告诉我的学生,今天告诉你们,同学们赶 紧收着吧。
(三)学习11-23白然段
1、 上了小床之后,一件事情发生了 :她的妈妈背着一个大包过
来了 , 下面请同学们翻到64页,默读11 — 23白然段。说一说妈妈进来之后, 发生了哪些事情。
2、 (我们班的孩子是不是也有了英英的魔法,这么多同学就找
出来了, 我们耐心地等一下其他同学,给他们一点时间让他们找一找,找到的 同学也别着急,你再找一找,说不定漏了什么地方呢?会读书的孩子, 都标记出来了 ,不同的笔不同的线不同的记号,甚至有的同学圈出来 他认为很棒的词语。老师转了一圈,大部分孩子都标记出来了。
3、 汇报:“妈妈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好多东西:巧克力、香
肠、面包、 花生、牛奶。。。。。。”
还有饼干、鸡腿。。。。。。她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做什么
分给小动
物吃,你读出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妈妈----有爱心!小动物一起怎样地 吃“津津有味地吃”,我想听男孩子们读一下,看是不是津津有味,女 孩子们要不要超越一下?他们津津有味地吃,我们津津地读。真香呀! 同学们读书的感觉越来越棒了 ,声音越来越好听。
4、 正当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传来了一个怪怪的声音,“咕噜
噜。。。。。。 小动物望了一眼,又继续吃,又传来了 “咕噜噜。。。。。。”这是一 个拟声词,拟声词后面呀,有个省略号,表示声音的延长,读的时候呀, 要停顿。这时我肚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 ,这时候英英在想什么?
5、 棵树。
她想吃:家里的饭菜、糖醋排骨。她吃得着吗?对,她变成了一
正当,她正后悔的时候,小动物们开始了讨论:师生配合读。
6、 这是语言描写。适当运用语言描写,跟心理描写一样,能使文章变 得神奇、充满魔力。童话故事趣味、想象、魔力。这是小水珠吗 ?那 是什么?是英英的口水。这时英英心理怎么想?:22白然段、我们一起 读这麻烦的感觉。
7、 现在还想变成一棵树吗?不想,不对呀。原来是怎么想的?
体会写法 4和20:对比,照应,使我们的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有趣。
8、 妈妈认出英英了吗?认出了,你真棒,真会读书。“哎呀,
这是我的 秘密,妈妈怎么知道的?”(联想能力多丰富)(他已经学会了神奇有趣 地去总结文章)
所以,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是:妈妈!
9、 心灵寄语:妈妈的催促,妈妈的唠叨,也曾令我们感到很烦;
但妈妈 的关卬,妈妈爱,却永远使我们眷恋。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无论我们走 到哪里,无论我们“变成”什么,都离不开妈妈的爱。
(四)小练笔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什么?你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会有 什么奇妙的事发生?
如果我也会变,我要变成
,我正想着的时候,我的身体。我 一起。
在,和
汇报
三、 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本文记叙了 “我”,表明了
明确:想象白己变成了一棵树后发生的故事世界上最了解白己的人是 妈妈
2.
本文巧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生动形象,请试着简要分析
一下。 明确: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的动作和感情的事物 变得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这种写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具体地表现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如“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 舞”一句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各种形状的鸟窝随风摆动 的样子,形象生动。
3.
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们有些什么感悟呢?明确:
母爱是最 无私的感情。母爱如春天的甘霖,悄无声息地洒落在我们的心田。这 种爱,温柔而深沉!我们常常埋怨白己的母亲啰唆,但如果我们用心去 体会,不难感受到她们的关怀。不管是慈爱还是严厉 ,我们都要相信, 那是她们爱的体现。这个世界上,最纯洁而又最真挚的爱莫过于此。
四、 推荐阅读
〈〈阁楼上的熊皮外套》〈〈粉红色的漂流瓶》〈〈请进山猫的雏菊花铺》
同学,这时候肚子有没“咕噜噜…….”呢?好,下课!
板书:
长出各种形状的鸟窝
我变成了一棵
请来许多动物妈妈也来了
带来很多好吃的请小动物一起吃
我馋得直流口水我被发现了
妈妈发现了我的秘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