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RNALOFPRACTI。ESE M。EDICINE 200’2 Vo118 No.10 CALTRADITIONAL CHIN.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2年lO月 第l8卷10期(总第117期) 。.......................... ..................—...——.中药治疗卵巢囊肿1 2例 徐志敏。,王 风。,柳琴 (1.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64001; 皂甲汤治疗 急性扁桃体炎6 0例 陈佑民 ,李心俊 2.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臧家医院) (1.福建省长乐市妇幼保健院350200; 2.福建省长乐市航城卫生院) [中图分类号]R271.9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02)10一O01 7—01 [中图分类号]R269.329[文献标识码-1B [文章编号]1004—2814(2002)10—0017--01 笔者自1999年1O月~2002年2月用中药治疗卵巢囊 肿12例,收到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2例中,2O~30岁3例,3O~40岁6例,40 ̄50岁3例; 月经正常者9例,无规律者2例;伴腹胀者2例。B超提示为 单纯性卵巢囊肿,单侧者11例,双侧者1例。囊肿最小者 3.6cm×4.Ocm,最大者6.2cm×5.6cm。肿瘤位于子宫一侧 或双侧,呈囊性,活动度好,无压痛。排除恶性肿瘤。 2治疗方法 笔者用自拟皂甲汤随证加味治疗急性扁桃体炎获得良 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999年3月~2000年6月共收治6O例,男42例,女18 例;6~14岁12例,15~24岁26例,25 ̄43岁22例;病程最 短5天,最长10天。 诊断依据为发病急,时间短,多以咽痛、吞咽困难为主要 症状,或伴有发热。单侧或双侧扁桃体充血,呈鲜红或深红 色,扁桃体肿大,表面有脓点,或有小脓肿。 2治疗方法 中药:党参、丹参、银花、红藤各30g,当归、木香、茯苓各 12g,赤芍、陈皮各9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3疗效标准 皂甲汤组成:皂刺lOg,炮山甲(研末兑服)、生甘草各 痊愈:B超提示卵巢囊肿消失;显效:B超提示囊肿体积 6g,蒲公英30g,元参15g。兼风热表证加荆防、银翘、薄荷、蝉 衣;热重加板兰根、黄芩、石膏;火毒壅盛、便秘者加大黄、大 青叶、芦荟;痰热郁结加栝萎、天竺黄、浙贝;咽部肿痛甚者加 较前缩小5O 以上;好转:B超提示囊肿体积较前缩小,但不 到5O ;无效:囊肿体积无改变或继续增大。 4治疗效果 赤芍、牛蒡子、射干、僵蚕;热甚伤津者加沙参、麦冬、知母等。 水煎服,日1剂,治疗5天统计疗效。 3疗效标准 痊愈3例,显效6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 91.67%。服药时间最短2O天.最长6O天。 5典型病例 治愈:咽部症状消失,扁桃体不充血,无脓点;好转:咽部 症状减轻,扁桃体脓点消除;未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 4治疗结果 王某.4O岁,2000年4月20日诊。半年前在当地医院查 腹部B超提示卵巢囊肿约4.6cm×3.7cm,来院复查B超示 卵巢囊肿(左侧)约4.6cm×4.Ocm。故用上方煎服,日1剂, 分3次服,连服1 5剂,肿瘤缩小为3.6cm×2.7cm。再服15 剂后复查I3超示肿瘤消失,1年后复查B超未见复发。 6体 会 治愈42例(7O ).好转1 5例(占25%),无效3例(占 5%),总有效率95 。 5讨论 . 急性扁桃体炎属中医“乳娥”范畴。主要由于肺胃壅热、复 感风邪,邪热相搏,结于咽喉,经络气血壅滞,淤结成毒而发病。 病因病机为热、毒、淤。皂甲汤中皂刺消肿活血,散结排脓;穿山 甲活淤血、消痈肿、通经络,《名医方论・仙方活命饮》谓:“穿山 甲以攻坚,皂刺以达病所”,二药相伍.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之 卵巢囊肿多因患者七情所伤.肝郁不舒,气机不畅,气滞 血淤,凝结少腹,或挟痰湿凝而成肿块。治当活血通淤,理气 顺气,软坚化症。方中丹参、当归、银花、红藤、赤芍理气活血、 攻淤通结;党参、甘草补中益气;茯苓健脾渗湿;陈皮、木香理 气健脾、行气解郁。诸药合用,可使症瘕消除。 (收稿日期:2002~O6—06) 功;蒲公英清热解毒;元参滋阴清热、泻火解毒;甘草清热解毒, 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淤、散结消肿之功,故 取得满意疗效。 (收稿日期:2002--06--03) 盗汗一症,常有心血不足、阴虚内热、脾虚湿阻、邪阻半 表半里之分。要辨明盗汗的内伤杂症与外感时病的不同性 收涩敛汗;桑叶补阴而生血,兼有止汗之功;黄芪、白术、山萸 肉、五味子功专固表敛汗止汗;麻黄根主人肺经,肺主皮毛, 能行周身之表而实卫气,固腠理,有敛汗固表止汗的功效。 药配伍,阴阳兼治,气阴俱补,标本兼顾,故能收到较好疗效。 (收稿日期:2002--05—31) 质,前者多属虚证,后者多属实证,但以虚证为多见,故以益 气滋阴,固表敛汗为治。益气滋阴汤方中党参、黄芪、白术、山 药、茯苓、甘草补肺脾之气;山萸肉、熟地黄补益肝肾之阴;龙 骨、牡蛎、五味子、乌梅既能助山萸肉、熟地黄养阴生津,又能 ・l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