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单体液压支柱检修方案

来源:画鸵萌宠网
单体液压支柱检修方案

一、拆缷:

1.首先将其外表煤泥、煤尘冲洗干净。

2.将支柱卡在工作台上或台钳上,用冲头冲出三个弹性圆柱销,取下顶盖,用扳手拧下通气阀,放掉支柱内腔液压油

3.用钳子将手把体中连接钢丝抽出,从油缸体上退出手把体;打开卸载阀从油缸中拔出活柱体。

4.拆卸活柱体时用扳手拧下螺钉,取下弹簧垫圈、钢球,将手摇把装在曲柄上, 摇动手把冲下活塞取下手把体。

5.通气阀的拆卸:拔下端盖,取出钢球,用一字形螺丝刀拧下丝堵,取下弹簧、阀芯和顶杆,从阀芯上拔下顶杆。

6.活塞的拆卸:用手拔下过滤网、导向环,用螺丝刀取下y形圈和皮碗防济圈。用一字形螺丝刀拧下螺套,取出单向阀弹簧和钢球。用铜棒或竹棍轻轻敲打钢球,单向阀座连同托簧和钢球一起退出。将专用工具涨锥装在泵套内,用扳手拧动锥套,使涨圈外径增大,紧压在泵套上。冲击涨锥使泵套将活塞中的32×3.5密封圈剪坏,将涨锥连同泵套一起从活塞上抽出。用扳手反向拧动锥套,使涨锥自泵套上退出。 7.用孔用挡圈钳取下卸载装置、孔用挡圈、孔堵。用钳子拔下卸载装置上的开口销。退出方销、凸轮和卸载环,将大一字形螺丝刀卡在安全阀与阀套一字型槽内,将套筒扳手套在卸载阀座上,拧下卸载阀座,用钢棒小心退出安全阀。

8.安全阀的拆卸:将安全阀卡在台钳上,用调压螺丝刀拧下调压螺丝,

用镊子将安全阀弹簧、六角导向套取出,取下阀针。从另一头用扳手拧下连接螺杆,在阀座上装一旧导向套,用铁棒(中心带锥孔) 退出阀座。

二、支柱的组装注意事项

(1) .支柱的组装按拆卸过程相反的顺序进行。组装过程中应注意下列事项:

1、严格清洗,压气次净各零部件,防止脏东西进入系统。

2、手把体内表面,顶盖与接长管,活塞与活柱筒配合面,套管与护管,套筒与曲柄, 曲柄与滑块,滑块与滑块体的配合面,组装前应涂防锈油。

3、活塞的组装:

⑴拧紧螺套时用力要适当,既要压紧单向阀座,又不能因压紧力过大、使单向阀座密封面变形而影响密封性能。

⑵组装后导向环外径应大于活塞头最大直径。 4、安全阀组装:

⑴组装前应严格检查六角导向套等零件毛刺是否清除干净。用镊子夹住六角导向套,检查在阀套中活动是否灵活,不得有卡阻涩滞现象。

⑵压紧螺钉应拧紧,安全阀垫工作表面应平整,不允许有凹凸现象, 六角导向套装配时,应保证阀座对安全阀垫的压缩量为0.2-0.3毫米。

⑶阀针不允许露出阀座端面。

⑷连接螺杆与阀套螺纹连接处应涂少量厌氧胶防松。 ⑸调好的安全阀调压螺丝不应露出阀套端面。 (2)组装

1、连接钢丝应打入槽内,钢丝头部弯成“O”形(折回长度以不出槽为宜) ,保证手把体转动过程中不致将钢丝带出。连接钢丝装好后,槽口用火漆或油漆腻子封口,以防钢丝锈蚀。

2.组装安全阀时,应使阀套外圆端部一字形槽与活柱筒轴线平行。

3.安装顶盖时,应按顶盖内( 86毫米)中心线与阀体轴线平行,并符合图纸装配位置的要求;

4.弹性圆柱销安装时,注意应使开口呈水平位置,安装后圆柱销口应有1~2mm间隙,在装橡胶塞时,应防止圆柱销开口堵塞,影响进气。

5.所有安装弹簧挡圈处应涂防锈油。

6.组装时不允许用铁器敲打缸体和活柱筒等零件,支柱全部装好后应按要求定量注入清洁的专用液压油。

7.组装完毕的支柱,活柱应落到底,在搬运、保管过程中,不允许任意摔砸,防止零件损坏。 3 .试验

DN型支柱组装后,应参照煤炭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试验。 1.安全阀

(1) 安全阀开启压力的调定:在流量为20-30ml/min的情况下

进行调定,额定工作压力的偏差≤±1MPa。为确保调定准确,应进行校核。安全阀关闭压力应不小于额定工作压力的90%。

(2)安全阀高、低压密封性能试验:

 安全阀应在不小于关闭压力下进行高压密封试验;  在≤2MPa压力下进行低压密封试验;

 高低压密封试验均应稳压2分钟,不允许渗漏。 2.活塞

组装后应检查φ9.5钢球与单向阀阀座密封是否严密,在2MPa以下压力下稳压2分钟,不允许渗漏。 3.通气阀

组装后取下钢球,往通气阀中注入少量煤油,检查阀芯密封是否严密,不允许渗漏。 4.支柱整体试验 1) 操作试验:

⑴ 检查升、降柱是否灵活,作用在手上的力是否过大。 ⑵ 测定每摇一次手把的活柱升高量是否达到规定要求。 ⑶ 检查活柱行程能否达到规定高度。升柱过程中不允许出现活柱自动下缩现象。降柱速度不得大于规定时间,初撑力能否达到规定要求。

2) 高、低压密封试验

在支柱最大行程三分之二处进行试验。

⑴ 高压密封压力为安全阀关闭压力以上,低压密封压力应≤2MPa;

⑵ 高、低压密封各稳压两分钟,不允许有压降现象。 3) 将支柱水平放置,检查通气阀动作是否灵活,密封性能是否良好。支柱水平或倒置时,不允许液压油从通气阀中渗漏。

4) 检查支柱各密封处、焊接处是否漏油。

5) 在打压试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及处理办法见下表:

表2

序号 1 故障情况 1.手摇把向上缓慢回弹; 2.手摇把向上提,压力表指针下降。 原因分析 都是活塞中单向漏油所致。 处理方法 拆检单向阀阀座,如已损坏,应更换。 1.补充加油; 1.油量不足; 2.二级泵输油量不够大。 2.较快的摇动手摇把使输油量增大; 3.拆检活塞中锥形托簧是否太短。 3 4 打压时手感力过大。 高压打不上。 泵活塞上的阻尼孔堵塞。 柱塞中O形圈24×2.4或32×3.1损坏 用压簧夹具将堵头和卸载阀弹簧一起逐渐压紧,如既能稳住 5 低压密封时压力表指针缓慢下降。 压力,说明卸载阀弹簧弹力偏小;如压到底后仍不能稳住压力,说明卸载阀垫密封面渗漏,或安全阀上φ28密封圈损伤,或活塞中单向阀阀座渗漏。 压力上不去,手感力忽大忽小(将6 手摇把向下压时,感觉先轻后重;手把向上提时,感觉先紧后松。) 泵套从活塞中脱出。 更换活塞头中32×3.5密封圈后,将泵套重新装入,修除联接头孔内毛刺。 曲柄与滑块体相碰撞。 拆出修除碰撞处毛刺后,放正位置装上。 拆查后更换损坏件 拆洗。 更换O形圈 2 打不上压,手感觉吃不上劲。 7 摇手摇把时有碰撞感觉 注:打压时出现的其他现象,应根据具体情况对症处理。

支柱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柱 操作性能

密封升性柱 能

内注式支柱:

1.1.4m以上支柱不小于20mm,初

撑力大于70KN

2.1.2m以下支柱不小于12mm,初

撑力大于50KN

3.初撑时,手柄操作力矩小于200N.m

内注式支柱:1.1.4m以上支柱大于30mm/s. 2.1.2m以上支柱大于20mm/s.

1.做耐久性能试验的支柱试验前密封2min,试验后密封4h;不做耐久性能试验的支柱试验前密封2miN和1h

2.低压密封:2min无压降;1h和4h压降均不超过10%,无渗漏

3.高压密封:2min无压降;1h和4h压降均不超过2%,无渗漏

用内注式支柱专用

手摇把升柱时,手摇把全行程摇动一次后测量活柱升高量,用缷载装置将缷 载

阀全部打开,用秒表测量支柱从最大高度降至最小高度所用时间,计算出速度1.在刚性架上进行2.高压密封压力为90%-100%支柱额

定工作压力3.出厂检验低压密封压力

人2Mpa,型式检验低

压密封压力1Mpa4.先做低压密封,后做

高压密封5.短时密封在压力 达到1min

后再记录;长时密封在压力达到10-15min以后再开

始记录

全程升降三次后再测定

全程升降三次

后再测定

密封件采购件:

1.活塞密封: O型圈 Φ70*3.1 Y型圈(带挡圈)Φ90*73*12实物 导向带 90*2.5*10 防尘圈 85*100*6.5 2.通气阀: O型圈 Φ24*2.4

其它准备:缷载棒、手把体、专用防锈低凝N7液压油 通气阀缺:钢锥体,端盖 无试验设备及试验台

DN型支柱参数:缸径:90mm 工作阻力:160KN

额定压力:25.1Mpa 手摇一次大于30mm ,最大高度3.5mm 工作行程:700mm 工作液 6.5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