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明王继雄
【摘要】中学阶段,正是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学校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国防教育推进作为载体,在探挖“塑魂立根”内在价值的基础上,着力构建起“一干多支”的课程体系,促进了国防教育理念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
【关键词】国防教育内在价值课程体系行动基石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1910(2019)10B-0021-02
“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国防教育的价值,《国防教育法》作了如是解读。而《教育部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也对中学的国防教育作出了明确的要求。为此,学校紧紧抓住高中这一国防教育的最佳时期,将国防教育厚植学生心中。
发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优化原有的知识结构,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不断夯实学生的“学习之根”。三是习惯养成,立好“生活之根”。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学生实现各项学习、生活目标的前提。我校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切实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并进一步有效规范自身行为习惯,树立良好的“生活之根”,为日后达成更高的人生目标打下根基。
一、“塑魂立根”:解读国防教育内在价值
在中学进行国防教育,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内在的价值性。这主要表现在塑魂、立根两方面:
1.塑魂:夯实学生的思想根基。“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就等于没有灵魂。”毛泽东同志说得好,开展国防教育,就要坚定师生的政治方向,全面提升师生的政治素质,树立“爱生乐教”的师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吃苦耐劳”的民族之魂,“爱国爱民、自强自信、严守纪律”的军魂。为此,我校通过开设军事理论课程,帮助师生内化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国防观念;组织教师学习兵家文化,加强师生的思想文化修养,增强师生的文化传承意识和当代文化参与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修养;通过军事化训练和军训教官令行禁止的榜样力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军队严谨的作风和严明的纪律,学习军营的优良传统;营造浓厚的国防教育氛围,塑造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师魂、军魂和民族之魂。
2.立根:打牢学生的发展根基。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特殊阶段,学校借助国防教育,帮助学生打牢身体之根、学习之根、精神之根。一是体艺结合,立好“身体之根”。为了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昂扬振奋的精神状态,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国防教育活动,既强化了学生的国防观念,学习了军事技能,又能达到增强体魄、愉悦身心、激扬学生“精神之根”的目的。二是兴趣培植,立好“学习之根”。我校通过形式多样的军事活动,激
2019.10B·
二、“一干多支”:构筑国防教育课程体系
为了达成“时时有国防、处处见国防、事事为国防、人人系国防”的教育目标,我们以课程为载体,紧抓课堂这个主战场,以学科渗透课程为主干,以影视课程、实训课程、活动课程、班会课程、社团课程、氛围课程为分支,形成了“一干多支”的国防教育课程群。
1.学科渗透课程。各学科教材都蕴含着丰富的国防教育素材与资源。在学科教学中,教师紧紧抓住教材的渗透点,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让国防教育打破时空的壁垒,贯穿于学科教学之中。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发学科渗透课程,我校强化集体备课环节的研讨,组织老师们讨论、提炼国防教育的渗透点,挖掘其内涵,形成教学设计,讨论、修改后应用于课堂教学。课后,大家再进行反思、碰撞,进一步修改完善,逐步形成国防教育学科渗透课程。
2.影视课程。为了让国防教育形象化,我校开设了国防教育电影赏析课。赏析前,学校先筛选与建立影片库,再结合时段热点事件及学生喜好调查结果,确立赏析的影片。在正式放映前,学校国防教育领导小组成员会进行正式推荐。放映结束后,学校会有针对性地开展影评活动,进行表达交流,内化育人效果。同时,校园电视台还专门开设《时事纵横》《科技军事》栏目,借助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对时政、科技、军事等方面的报道素材加以搜集,有选择性地通
(理论)·
21
专题·德育天地过校园电视台对全校学生进行播放,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国防意识。
3.实训课程。军训是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载体,也是落实国防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国防观念的治本良策,还是推动全民国防教育客观需要的明智之举。我校在每届高一新生入学初便开展军训。在军训科目设置上,我们开设了集中军事训练、军事知识讲座等课程,注重军人养成培养、军营文化体验和军事理论的学习。同时,我们还增加学生的军训时间,将新生入学的军训时间由7天调整为10天,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国防知识和国际安全形势教育,增强他们的忧患意识,激发他们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自觉担负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除了新生入学军训外,学校每年还专门从部队或当地武装部聘请专业人士,定点定时对学生进行意志力、忍耐力的训练,进行军事技能的训练,催生学生的爱国之情。
4.活动课程。活动是国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我校整体策划、系统推进,分月推出不同的国防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深度参与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一是开展“红色经典读书分享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确定阅读书籍,利用假期进行深度阅读,制作PPT,进行分享交流。二是举办“纪念一二·九运动爱国歌曲合唱比赛”,让学生走进历史,铭记历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进而激发学生的报国之志。三是开展“爱国”“爱校”“爱班”的“三爱”演讲比赛,帮助学生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化于心、外显于行,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四是参观军事博物馆和建川博物馆,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心得体会。
5.班会课程。学校每学年在拟定德育工作计划时,系统地设计了国防教育主题班会。为确保课程质量,国防教育执行小组聘请优秀班主任代表,组成课程开发团队,确立课程目标,明确课程内容,采用集体备课模式,先就某一主题各自思考,再展开头脑风暴,集中讨论,达成共识,最后形成教案、课件、素材的资源包,提前共享到班主任群,由班主任下载,学习、修改再授课,确保国防教育取得实效性。
6.社团课程。社团课程是在社团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结合社团实际,共同拟定社团课程计划时,有意识地挖掘国防教育点,在社团课程及活动中浸润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家国情怀。例如,“兴国军事社”就是由国防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张世明校长任指导老师,定
期举行社员学习培训,开展形式新颖、内容多样的活动。学校通过社团课程,既对国防军事知识进行普及,又达到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7.氛围课程。为了在全校营造其乐融融的国防教育氛围,我校除了在校园景观、硬件建设上深度融入国防教育的精神内核外,还注重校园文化的培育与浸润:一是师生共建班级文化。各班班主任与学生一起,就班训的确立、班徽的设计、班歌的拟定、班级口号的征集出谋划策。二是定期组织国防教育板报和手抄报。每个季度,各班要出一次国防教育黑板报;每学期,每个同学要出一份国防教育手抄报。学校通过板报或手抄报的形式,引导学生搜集素材,广泛涉猎军事、国防科技、国内国际形势等内容。
三、“保障跟进”,夯实国防教育行动基石
国防教育的开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学校的支持。我校不断夯实国防教育的行动基石,护航国防教育的顺利进行。
1.领导重视,提供支持力。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国防教育工作:一是成立国防教育领导小组。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国防知识学习,了解国家国防政策、增强国防观念、加强国防素养,提高履行国防教育的能力。二是成立了国防课程建设小组。为了强化课程建设,学校挑选精兵强将,成立了国防教育课程开发小组,确保校本课程建设的质量。三是成立国防教育协作小组。学校充分发挥政教处、共青团、学生会、广播站的作用,成立国防教育协作小组,进而形成多部门配合和积极参与国防教育的工作合力,推动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2.资源保障,提升学习力。为了满足师生对国防教育类图书的阅读需求,学校除了在图书馆、阅览室配足该类书籍外,还专门开设了红色经典图书角,并在校长图书角、楼层图书角开设了红色经典专栏,各班的班级图书角也有部分该类书籍,便于师生利用闲暇时间加强学习。
今天的中学生,无疑是明天国防建设的中坚力量。我们对中学生进行以家国情怀、国防安全教育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将国防教育的种子深植于学生的心中,并凝聚出强大的国防力量。
(作者单位:成都市新都香城中学)
2019.10B·(理论)·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