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鲜摆脱了日本的殖民统治,获得了民族独立,但冷战的出现造成了朝鲜的分裂。以历史的眼光来看,朝鲜战争的不可避免性就在于冷战造成的态势和亚洲民族解放、民族独立以及随之而来的国家统一问题之间的冲突。近代的历史经验表明,朝鲜的安全同中国的安全密切相关。日本的侵略便始自朝鲜半岛,然后向中国大陆扩张。在反对日本侵略和殖民统治的长期斗争中,中朝两国人民互相支援、并肩战斗。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战争初期朝鲜人民军攻击势如破竹,于6月28日即占领韩国首都汉城,并继续向南进攻,将韩国军队压缩至釜山环形防御圈内。美国以遏制共产主义在远东扩展为借口,纠集16国组成“联合国军”介入战争,并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鲜参战,经过5大战役最终将战线稳定在北纬38度附近。1953年7月27日交战双方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
朝鲜战争是一场布满迷局的战争,中国派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利弊得失一直存在两种主要的争议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利大于弊。
第一,朝鲜战争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在建国初期急切需要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就不断被侵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压迫,也让中国人民渐渐麻木,但是这时候的抗美援朝战争使中国人民有所醒悟,真正感受到中国不是弱国,中国人民不是腐朽无能的人民,在人们心中重新燃起了复兴中国的希望。正是由于这种民族精神的支持,中国才能在今后的一次次风波中顺利走来。
第二,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的胜利打破了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世界人民的斗争意志。美国侵略者动用了它的全部陆军的1/3、空军的1/5和海军的近半数投入朝鲜战场,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当时所有的现代化武器,包括国际公约所禁用的化学武器,但都无法逃脱失败的命运,使美国不得不承认中国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弱国了。抗美援朝的胜利扩大了中国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反抗强权的象征,使全世界真正开始重新认识中国的威力和中国人的形象,这是中国进入世界强国之林的里程碑。
第三,抗美援朝巩固了人民政权。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和以往完全不同的立体战争,战场上火力之猛烈,物质消耗数量之大,使用技术装备之多,作战组织指挥之复杂,不仅远远超过了我国历次国内战争,在世界现代战争史上也是少有的。我们这样一支原来在中国土地上经过
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而成长起来的军队,通过空前残酷激烈的战争锻炼,逐步适应了当时世界上高水平的现代化战争,加强了国防,维护了人民政权。
第四,形成良好的国际环境,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抗美援朝不但解除了美国对我们东北工业中心的威胁,重要的是,由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巨大民族力量,使苏联认识到了中国的重要性。在苏联的援助下,恢复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中国人,在短短十多年间,实现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而中国也借助自身的有利条件,不断革新,不断发展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从而造就了今天中国的辉煌。
第二种观点是弊大于利。
第一,抗美援朝使中国错过了统一台湾的时机。抗美援朝在一定程度上是无可奈何的事情,美国一方面为了称霸亚洲,一方面也借此机会干扰中国解放台湾。中国无奈地拖延了解放台湾的时间,一拖就是半个多世纪,政治环境造成中国放弃许多自己的事情,利益上损失不少,许多问题的解决也增加了难度。直到今日,台湾问题还是中国国家战略中的重大问题,牵制很大的战略精力。
第二,中国直接的经济损失惨重。北朝鲜发动侵略战争,苏联作为共产国际的老大,一方面以一种命令的姿态指挥中共和朝鲜进行战争,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避免直接跟华盛顿擦枪走火。中朝相比,显然朝鲜更不具备打一场战争的实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刚从连年战争中缓过一口气,正是百废待举的时候,朝鲜战争每年花掉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20%,举一国1/5的财力进行一场战争,中国还因为苏联的援助而背上了一身债务,到50年代末仍未还清。这对于一个经济基础薄弱的国家来说,其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第三,抗美援朝使中国在国际上树敌过多。长达二十年中国被联合国拒之门外,与朝战遗留下的隐因有着直接关系。参加“联合国军”的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法国、土耳其、泰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卢森堡共16个国家的军队,除英国外,这些国家在20世纪70年以后才陆续与中国建交。中国参战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尽快加入联合国,战争的结果,使得中国更加脱离了国际格局,加入联合国的梦想一拖就是20多年。
——邯郸市第一中学理三十一班3组制作
制作人:贾凯慧、杨华、苗兆丰、白晨晓、闫盎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