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经济法概论练习:第九章 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来源:画鸵萌宠网


课后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反垄断法》中规定的可被豁免的垄断协议类型是( )。 A.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垄断协议 B.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的垄断协议

C.为提供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的垄断协议 D.固定商品价格的协议

2.下列不属于反垄断法所禁止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是( )。 A.对外地商品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 B.限制外地经营者参加本地招标投标

C.通过颁布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方式限制外地企业与本地企业进行竞争 D.提高对市场上销售某类所有产品的检验标准

3.郭女士某日到北京一家港式餐厅就餐,发现该餐厅的营业场所装饰、营业用具的式样,甚至服务员的服饰都与自己在北京所拥有并经营的一家知名餐厅完全相同,郭女士当即找到餐厅经营者孙女士询问,孙女士表示自己的餐厅装饰风格虽然与郭女士的餐厅相同,名称却完全不同,不存在侵权的问题,下列关于孙女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孙女士的说法是正确的

B.孙女士的行为应当界定为虚假宣传的行为

C.虽然两家餐厅的名称不同,但使装饰、营业用具、服务员服饰相同的行为已经构成了不正当竞争行为

D.孙女士的行为属于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

4.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的罚款数额为( )。

A.10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 B.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C.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D.3万元以上7万元以下

5.某市政府所属有关部门的下列哪一行为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

A.市卫生局成立的儿童保健专家组受某生产厂家委托,对其婴儿保健产品提供质量认证标志并收取赞助费

B.市工商局和市电视台联合举办消费者信得过产品评选活动,评选中违反公平程序而使当选的前八名全部为本市产品

C.市交管局规定,全市货运车辆必须在指定的两种品牌中选择安装一款车辆运行记录器,

否则不予年检;其指定品牌为本地的\"波浪\"牌和法国的NJK牌 D.市政府决定对市酒厂减免地方税以提供财政支持

二、多项选择题

1.某生产大型机器设备的甲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80%,甲企业的下属企业乙企业主要生产小型家电,销路一直不好,甲企业规定凡购买甲企业设备,均须同时购买乙企业生产的小型家电一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企业的行为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B.甲企业的行为构成限制竞争行为 C.甲企业的行为构成垄断行为

D.甲企业的行为构成经营者集中行为

2.下列属于《反垄断法》所禁止的横向垄断协议的是( )。 A.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的协议 B.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的协议 C.联合抵制交易

D.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的协议

3.下列的经济活动中涉及的垄断行为,属于《反垄断法》的调整范围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 B.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非垄断行为

C.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没有影响的

D.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影响的

4.某市甲、乙两厂均生产一种“记忆增强器”产品。甲厂产品的质量比乙厂产品好得多,因而其市场占有率远远高于乙厂。王某是甲厂技术人员。乙厂为提高本厂的市场占有率,付给王某一大笔“技术咨询费”,获取其提供的甲厂技术秘密。乙厂运用这些技术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了改进。同时,乙厂在本市电视台发布广告,声称本厂生产的记忆增强器功效迅速质量可靠,其他厂家生产的同类产品质量无保证,呼吁消费者当心。另外,乙厂还以高额回扣诱使本市几家大型商场的购货人员不再采购甲厂产品。本市消费者李某等人在使用乙厂产品一段时间后,不仅记忆力没有增强,反而出现了神经衰弱症状。李某等人在电视台的协助下,向乙厂反映了情况。乙厂随后发现,王某提供的甲厂技术资料缺少几项关键技术,致使乙厂产品存在质量缺陷。乙厂的下列行为,何者构成不正当竞争? ( ) A.向甲公司的工作人员行贿,以获得甲厂的技术秘密

B.向本市大型商场的购货人员行贿,使他们只采购本厂产品 C.在电视广告中发布使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D.在电视广告中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者的商品信誉

5.甲旅行社的欧洲部副经理李某,在劳动合同未到期时提出辞职,未办移交手续即到了乙旅行社,并将甲社的欧洲合作伙伴情况、旅游路线设计、报价方案和客户资料等信息带到乙社。乙社原无欧洲业务,自李某加入后欧洲业务猛增,成为甲社的有力竞争对手。现甲社向人民法院起诉乙社和李某侵犯商业秘密。法院如认定乙社和李某侵犯甲社的商业秘密,须审查什么事实? ( )

A.甲社所称的“商业秘密”是否属于从公开渠道不能获得的 B.乙社的欧洲客户资料是否有合法来源

C.甲社所称的“商业秘密”是否向有关部门申报过“密级”

D.乙社在聘用李某时是否明知或应知其掌握甲社的上述业务信息

三、判断题

1.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12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

2.引人误解的广告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

3.经营者搭售商品就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

4.使用不知道是他人用盗窃等非法手段获取的商业秘密的,不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

5.凡宣传引人误解的虚假内容,不管经营者采用什么宣传方式都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 )

四、案例分析

1.甲市A厂、B厂都生产同种产品,A厂的市场信息来源不足,销售发生困难,而B厂生产的同类产品市场信息多,销售情况好。由于B厂对其经营信息采取了保密措施,A厂无法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其经营信息。A厂为获取B厂的经营信息尤其是客户名单,在B厂附近租用了一间小屋,安装了自制窃听装置。从2003年6月初开始,A厂厂长派本厂两名职工通过电信线路,对B厂销售科电话内容进行窃听、录音。到7月中旬,共获取B厂经销信息300多条,其中有价值的客户名单20多家。在获得这些名单后,A厂逐一与B厂的客户进行联系,并采取低于B厂报价的方式与其中10家单位做成了业务,共推销本厂产品15台。

问题:A厂行为属于哪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如何处理?

2.某年5月,某市邮电局在其营业厅内贴出通告,通告规定:凡由市邮电局安装电话的用户,一律到本市邮电器材公司购买电话机。用户办理装机手续的同时,必须先交纳购电话机款,否则不予办理装机手续。通告执行了一段时间后,有关部门接到用户举报,对邮电局的这一行为进行了查处。经调查发现,市邮电器材公司系市邮电局的下属企业。 问题:

(1)邮电局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 (2)这类行为为什么被有关法律所禁止? (3)这类违法行为应由什么机构监督检查?

(4)监督检查部门对邮电局的这一违法行为应如何处理?

3.甲乙两厂均为某市生产饮料的企业,使用在饮料上的商标分别注册为A和B,其中,甲厂是老牌企业,乙厂是后起之秀。由于乙厂饮料质优价廉,销路很好,导致甲厂的经济效益下降,甲厂为在竞争中取胜,在该市电视台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广告词中称:目前,本市有

一些厂家生产的同类商品与本厂生产的保健饮料在质量上有根本差别,系本厂产品的仿制品,惟有本厂生产的A牌饮料不含化学成分,才是正宗,特提请广大消费者注意,购买保健饮料时,请认准A牌商标,谨防上当受骗。甲厂的广告在市电视台播出后,许多经营乙厂保健饮料的客户纷纷找乙厂退货,称其为仿制产品,致使乙厂生产严重滑坡,造成近十万元的经济损失。于是,乙厂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反映,要求处理。 问题:

(1)甲厂行为的性质是什么?

(2)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如何处理此案?

(3)乙厂是否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损失额应当如何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反垄断法》豁免的垄断协议类型。选项A.B.D均属于反垄断法禁止的垄断协议类型。 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反垄断法》所禁止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选项A属于地区封锁;选项B属于排斥或限制外地经营者参与本地招标投标;选项C属于抽象行政性垄断行为。 3.【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仿冒行为的种类。根据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由经营者营业场所的装饰、营业用具的式样、营业人员的服饰等构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整体营业形象,可以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行为中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装潢”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因此本题孙女士的说法是错误的。 4.【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虚假宣传行为的法律责任。根据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5.【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解析:《反不正当竞争法》第7条规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可知C项正确,市交管局的规定是限制竞争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定。根据《反垄断法》规定,甲企业的行为构成垄断行为中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甲企业的行为构成限制竞争行为。 2.【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反垄断法所禁止的横向垄断协议。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的协议属于可被《反垄断法》豁免的垄断协议类型。

3.【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根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于《反垄断法》。 4.【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形式。 5.【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侵犯商业秘密的特征。

三、判断题 1.【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2.【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形式。 3.【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形式。 4.【正确答案】:对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侵犯商业秘密的的行为。 5.【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形式。

四、案例分析 1.【答案解析】:

A厂的行为属于侵害B厂商业秘密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的规定,A厂不仅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B厂的商业秘密,同时还实施了使用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商业秘密的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5条已明确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2.【答案解析】

(1)邮电局的行为属于公用企业强制交易的行为。

(2)由于这类行为限制了用户、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将生产同种商品的其他经营者完全排除在特定的市场之外,妨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机制的正常运行,因此被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

(3)应由省级或设区的市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

(4)责令邮电局停止违法行为,并根据情节处以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3.【答案解析】

(1)根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份,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根据上述事实和法律规定,甲厂的行为既是一种引人误解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也是一种诋毁他人商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2)根据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工商行

政管理机关依据上述规定,应责令甲厂停止播放和刊登广告,通过电视台和报纸说明事实真相,向乙厂声明道歉,并可在法定幅度内处以罚款。

(3)根据规定,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承担被侵害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依据上述规定,乙厂的近10万元损失可以要求甲厂赔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