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古诗三首导学案

来源:画鸵萌宠网


城关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导学稿

课题: 1、古诗词三首 课型:新授 主备教师: 班级: 四( )班 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独坐敬亭山

一、 激趣导入 二、课前预习:

(1)出示诗,全班齐读古诗正音。 (2) 解诗题,知作者

1.独:独自一人。独自一人坐着看敬亭山 2.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3)作者写诗的背景:课件

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泊生活,来到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 二、合作学习: (一)、解释诗文意思

1、查字典、注释,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字词 众:( ) 孤云:( )

相看:( ) 闲:( ) 2、合作交流,试解释古诗意思

(1)“众鸟”指: “尽”: 众鸟高飞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孤云独去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相看”是指谁与谁“相看”?( ) “两不厌”是什么意思? 相看两不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有敬亭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填写修辞方法我来试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③孤帆远影碧空尽。() ④能不忆江南?( 三、感悟诗人情感

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寥的感情。正是这样,诗人才投身大自然怀抱,独自一人上山,寻找安慰。

四、拓展:抽学生背诵已经学过的几首李白诗。

根据学生的诵读,随机点拨,如:

《静夜思》──一个浪迹天涯、乡愁满怀的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一个有情有义的李白。 《望庐山瀑布》──一个寄情山水、想象丰富的李白。 五、作业:根据古诗描写画一幅画。

望洞庭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学习重难点】: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一、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镜未磨(mó muó) 一青螺(luó lóu)白银盘( yín yíng)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3、解诗题,知作者

①望洞庭:望着洞庭山水。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②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三、合作探究

1、感情读诗,理解重点词,再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和:( ) 潭面:( ) 未:( ) 磨: ( )

句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 ) 青螺:( )

句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诗用了( )修辞手法,把( )比作( ),把( )比作( )。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三、展示反馈:(亮出精彩的你!)

1、__夜,__ 经过洞庭湖,看见优美的洞庭湖夜色,即赋 诗一首。(A、夏 刘禹锡B、秋 刘禹锡) 2、诗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 3、表示颜色的词:( )

4、诗人按照由( )到( ) 的观察顺序,用了( )和( )的观察方法写洞庭湖的山和水,表达了自己对洞庭湖山水由衷的( )之情。 四、拓展延伸: (学海无涯!)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堂作业 默写古诗。

忆江南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 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4.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2.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一、自主学习:

“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1) 简介诗人“白居易”。 2) 了解“江南”: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包括江

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回味一下江南的迷人风光吧!

3) 师生交流诗人创作的背景(课前查阅的资料)唐朝大诗

人白居易曾在苏杭为官,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多年以后,他对江南依然魂牵梦绕,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了一组绝唱——《忆江南》 4) 理解诗句意思:

旧:( ) 曾:( ) 谙:( ) 胜:( )

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1)江南好

结合以前学过的有关江南春景的诗词想象:一个“好”字,

包含了哪些江南的春景?( ) 从这个“好”字,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感情?( ) (2)作者为什么说“风景旧曾谙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江南好,重点写了什么?( )运用了什么方法?( )这种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也可以见到,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能不忆江南? 这是个什么句子?( )再读体会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

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 )

出示资料: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作了很多好事,当地百姓和他的感情很深。后来,他生病了,不得不谢任苏州刺史一职,在他离任回洛阳时,苏州的人们不舍得他走,都哭着为他送别。他的好友刘禹锡曾在《白太守行》中写道:“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作者忆的还有什么?( )一个忆字勾起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思念,于是他又写其二和其三,我们一起来赏读一下。

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再重游?

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四、作业:积累并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