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工艺设备安装方案

来源:画鸵萌宠网
工艺设备安装方案

1 对现场情况和设备特点分析安装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及保障措施

序号 施工过程中的难点 保障措施 中标后及时进场踏勘鼓风机房现场,制定有针对性的吊1 鼓风机房建筑物已建成,鼓风机吊装运输就位 装运输方案。鼓风机一般为进口设备,用吊车卸车,然后利用小坦克、卷扬机平稳的水平运输到设备基础旁边,利用枕木和千斤顶平移到基础上。在吊装运输过程中,采用吊带吊装,防止碰坏设备上的仪表、元器件。 中标后及时进场踏勘污泥脱水机房现场,制定有针对性的吊装运输方案。污泥脱水机较重约8T左右,,用吊车污泥脱水机房建筑物已建成,并2 且污泥脱水机位置在二层,重量卸车,然后利用小坦克、卷扬机平稳的水平运输到二层旁边,然后利用桅杆吊把设备吊装到二层平台,利用小础上。在吊装运输过程中,采用吊带吊装,防止碰坏设备上的仪表、元器件。 污泥浓缩池池子直径较大,但中心柱不中,1T左右,而且刮泥机供货一般才散件,现场组装焊接;直接用大吨位的吊车吊装从经济角度不划算,我司多年施工经验,采用50T吊车把8T吊车掉进池子内,采用8T吊车在池内进行中心柱、桁架等吊装、组装。既节约成本又节省工期。 污泥浓缩池池底地面保持坡度,池子圆度控制在误差范较重,空间狭小,吊装就位困难。 坦克水平运输到基础旁边,利用枕木和千斤顶平移到基污泥浓缩池刮泥机直径20m,采3 用80T吊车直接吊装中心柱从经济、安全角度不合理。 污泥浓缩池池底地面中心到池4 边保证2%-5%的坡度,池子圆度控制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围内。这样才能保证刮泥机刮板不语地面刮檫和阻碍刮泥机运转。中标进场后,我司及时安排技术复核人员进场,并和设计院设计代表、土建施工人员一起复核,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为后续工作开展创造条件。 我司多年净水厂经验,设计图纸预留洞口和预埋件与闸闸门、堰门预留洞口尺寸与到货5 闸门、堰门尺寸不符,固定中心杆预埋件位置不准确。 提升泵房管道支架设置偏少,安全系数不够。 门实际到货的尺寸和位置存在偏差。中标进场后,及时组织人员核对现场洞口尺寸和位置。组织监理、设计院设计代表和厂家、土建施工单位几方都参与复核、校对。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效率,节省工期。 提升泵房管径为DN1200,管径较大,而且震动。在国家规范基础上增设支架,增加承载力和安全系数。 6

2 施工原则

施工时应根据土建建(构)筑物的进度具体安排设备安装的顺序,原则上是先主要后次要,先大型后小型、先上后下、先里后外、先特殊后一般,并优先考虑位置特殊、安装工程量大的设备。

3 主要施工流程

基础验收 开箱验收 设备就位 找平、找正 联动试车 单机试车 成品保护 二次灌浆 图3.1.4-1 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流程图

4 工艺设备安装通用工艺

(1) 设备基础验收

设备供应商对土建工程的要求及现行建筑工程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二者要求发生矛盾时,参照要求高的一方执行),在业主、工程师、承包商的共同参与下,由土建施工测量人员和安装测量人员对构筑物、建筑物的各安装控制量测项目进行复测,其位置、高程平整度要满足要求,并形成详细记录。

与土建施工人员配合核测预埋件、预留洞位置并形成记录,对不符合安装条件的部分,向工程师报告,及时确定补救方案。

外观检查基础表面质量,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露筋等缺陷。 对照基础质量合格证明书及测量记录,核查基础标高基准线和纵横中心线;检查基础尺寸位置偏差,其检查项目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见下表。 项次 项目 1 坐标位移(纵横轴线) 允许偏差(mm) ±20 检验方法 用经纬仪或拉线和项次 项目 2 3 4 5 6 不同平面的标高 平面外形尺寸 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 凹穴尺寸 平面水平度 每米 全长 每米 7 垂直度 全长 标高(顶部) 中心距 中心位置偏移 9 预埋地脚螺栓孔 深度尺寸 孔壁铅垂度 标高 预埋活动地脚螺栓 带螺纹孔锚板的 平整度 带槽锚板的平整度 中心线位移偏移 10 允许偏差(mm) +0、-2 ±20 +0、-20 +20、0 5 10 5 10 +20、0 ±2 ±10 +20、0 10 +20 ±5 2 5 检验方法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用水准仪或水平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尺量检查 在根部及顶部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尺量纵横两个方向 尺量检查 吊线和尺量检查 拉线和尺量检查 8 预埋 地脚螺栓 用直尺或楔形塞尺检查 检查基础预埋板表面标高及平整度;检查基础相关位置尺寸偏差。上述各项若超差时,会同有关部门协商处理,直至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设备安装前基础检查完毕及时做好记录。 设备安装前基础须处理的工作如下:

需二次灌浆的基础表面,铲麻面,麻点深度不小于10mm,密度以平方厘米内有3~5个点为宜,表面不允许有油污或疏松层。

放置垫铁处(至周边50mm)的基础表面铲平,其水平度允许偏差为2/1000。 地脚螺栓孔内的碎石、泥土等杂物和积水,必须清除干净。

作出安装基准线。 (2)设备开箱检验

1、设备的开箱、清点和交接按有关协议,由设备承包方组织,业主、设备生产厂商、设备安装承包商和工程师等有关人员参加。在设备出库后,根据设备装箱单逐箱及时进行数量清点,对设备的外观逐一进行检查拍照并作好登记记录,清点资料,办好交接手续。在清点过程中,发现不能互换的零、部件,按安装位置和次序作好标记,为顺利安装创造条件。

2、设备开箱时的注意事项:

开箱时采用起钉器和撬扛,严禁用大捶向内猛打箱板;

拆卸箱板时,注意周围的环境,拆下的箱板将钉子拔出或打平妥善堆放,防止箱板倒下碰环设备和操作人员;

暂不开箱的设备,用垫木垫平,以免产生变形; 3、设备开箱后,在有关人员参加下,按下列项目检查: 箱号、箱数及包装情况;

设备名称、型号和规格与施工图纸是否相符;

装箱清单、随机技术文件、资料、专用工具及备品备件等是否齐全; 设备有无变形,表面有无损伤和锈蚀等情况;

对开箱过程中发现的设备质量问题及时留下图片资料,以备查改; 及时测量设备地脚螺栓孔的位置及几何尺寸,以便复核土建基础,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其它需要记录的事项。

4、各种设备、零部件、专用工具及备品备件等,施工中妥善保管,防止变形、损坏、锈蚀、错乱或丢失,工程完工后,归还建设单位。

设备开箱尽可能靠近安装地点。设备表面或精加工面,不得撞击或敲打。 设备箱内的电气、仪表件由有关人员进行检查和保管。

在安装前,制造厂为防止部件损坏而包装的防护粘贴,不得提前揭掉。 (3)设备吊装就位

根据现场施工环境及设备自身特性,选择恰当的运输、吊装方法使设备就位。本工程中的设备吊装就位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为了提高劳动效率,缩短工期,吊装作业安全可靠,采用机械化施工的方法使设备就位。

小型设备考虑采用叉车卸车,并直接将设备放到基础上就位;大型设备考虑用相应的吊车吊装就位,此类设备卸车尽量靠近安装位置。

(4)设备找正找平

1、设备上作为定位基准的面、线和点对安装基准线的平面位置、标高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项目 与其它设备无机械联系 与其它设备有机械联系 允许偏差(mm) 平面位置 +5 ±2 标高 ±5 ±1 2、设备找正调平通常采用重锤拉钢丝和水平仪相结合的办法,若采用垫铁组调平时,符合下列要求:

使用的垫铁规格、数量符合相应的机械设备安装规范、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垫铁组的使用要求

垫铁组一组通常两斜一平(斜垫铁配对使用),配对的斜垫铁采用同一斜度(宜为1/10~1/20);斜垫铁与平垫铁的型号配套,材质通常为普通碳素钢。

垫铁组一般不超过四层,高度为30~70mm。

垫铁直接放置于基础上,与基础接触均匀,其接触面积不小于50%,各垫铁组顶面标高与机器设备底面实际安装标高相符。

通常在设备的地脚螺栓两侧分别放置一组垫铁组,在放稳和不影响灌浆的情况下,放在靠近地脚螺栓和底座主要受力部位的下方,相邻两组垫铁组的距离宜为500~1000mm。

设备使用垫铁组找正找平后,用0.25kg的手锤敲击检查其松紧程度,无松动现象;用0.05mm的塞尺检查垫铁间及其底座间的间隙,在垫铁同一断面处从两侧塞入的长度总和,不得超过垫铁长(宽)度的1/3,检查合格后随即在垫铁组的两侧进行层间点焊固定,垫铁与设备底座之间不得焊接。

承受重负荷、有较强连续振动的设备或直接固定在钢结构框架上的设备,通

常直接采用平垫铁找正调平。

3、设备找正调平的测量位置,当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宜在下列部位中选择:设备的主要工作面;轴承滑动部件的导向面;保持转动部件的导向面或轴线;部件上加工精度较高的表面;设备上水平或铅垂的主要轮廓面。复检时不得改变原来给定的测量位置。

4、静态设备一般找正调平的方法:先校核设备的标高、中心线,在此基础上调整设备的垂直度。垂直度的调整通常采用线锤或经纬仪。对于较高的设备,在吊装的同时采用两台经纬仪在互成90度的方向上监控,当调整其垂直度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时,便可卸钩固定设备。

(5)设备基础灌浆抹面

1、普通设备预留地脚螺栓孔或设备底座与基础间的灌浆,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2、预留孔灌浆前,灌浆处清洗洁净;灌浆宜采用细碎石混凝土,其强度比基础或地坪的混凝土强度高一级;灌浆时捣实,并不能使地脚螺栓倾斜以至影响设备的安装精度。

3、当灌浆层与设备底座面接触要求较高时,宜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或水泥砂浆。

4、设备灌浆前用定位焊焊牢垫铁组。

5、灌浆层厚度不小于25mm,一般在50~100mm。

6、基础抹面采用细碎石砼,混凝土强度比基础或地坪的混凝土强度高一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