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3期航行于长江干线船舶船员适任证书全国统考试题(总第09期)
科目:船舶操纵 试卷代号:5108
适用对象:二等船舶三副
(本试卷卷面总分100分,及格分为6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答题说明: 本试卷试题为单项选择题和是非题,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并将该答案按答题
卡要求,在其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涂黑,每题1分,共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船舶主要通过______,可以使船舶保持或改变其航向,达到控制船舶方向的目的。
A. 用车 B. 用缆 C. 抛锚 D. 操舵 2. 在一般情况下,有关舵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操舵所需时间越长,舵效越好 B. 船舶顺流航行的舵效比逆流好 C. 艏倾的船舶舵效变好
D. 船舶低速航行时,向低舷侧转向舵效较好
3. 船舶进车前进时,转舵产生的转船力矩,使______。
A. 船首向转舵同侧方向偏转 B. 船首向转舵反方向偏转 C. 船舶向回转内侧横向移动 D. 增加后退阻力 4. 襟翼舵的襟翼转角______舵叶转角。
A. 等于 B. 小于 C. 大于 D. 有时大于,有时小于 5. 转动导流管螺旋桨是通过______来提高舵效的。
A. 改变尾流方向 B. 增加舵升力 C. 增加拱度比 D. 利用倒车舵 6. 舵令的执行程序是:
A. 操舵——发布——复诵——报告——认可 B. 报告——复诵——操舵——发布——认可 C. 发布——复诵——操舵——报告——认可 D. 操舵——报告——发布——复诵——认可
7. 关于螺旋桨水面效应横向力,下述说法正确的是______。(h-沉深,D-螺旋桨直径)
A. 当h/D < 0.65~0.75时,横向力明显增大 B. 当h/D > 1时,横向力明显增大 C. 满载的横向力比空载明显 D. 进车的横向力比倒车明显 8. 伴流效应横向力通常出现在______。
A. 船首 B. 船中 C. 螺旋桨上 D. 船的重心 9. 狭窄航道,双桨船在前进中发生向右偏转,为纠正偏转,可采取:
A. 左车加速 B. 左车减速或停车 C. 右车减速 D. 右车停车 10. 下行船舶为节约燃油,利用航道水流慢车航行所取得的船速,属于______。
A. 额定船速 B. 常用船速 C. 经济船速 D. 港内船速 11. 船舶由静止状态进车,达到相应稳定船速的前进距离,是衡量船舶______的指标。
A. 制动性能 B. 停船性能 C. 船速 D. 启动性能 12. 在实际操作中,了解和掌握船舶冲程就能较准确掌握______。 A. 抛锚时机 B. 操舵时机 C. 用车时机 D. 转向时机 13. 测定船速时,船舶吃水以______状态为最佳。
A. 超载 B. 满载 C. 半载 D. 空载 14. 船舶全速满舵旋回时,船尾处的反移量约为:
A. 船宽的1/5~1/10 B. 船长的1/5~1/10 C. 船宽的一半 D. 船宽的2倍 15. 反移量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A. 舵角 B. 舵角与船速
C. 舵角,船速与操舵速度 D. 舵角,船速,操舵速度与排水状态 16. 船舶改变航行方向快慢的能力称为______。
A. 快速性 B. 旋回性 C. 稳定性 D. 航向机动性 17. 航向稳定性很差的船舶,用______也可获得保向性。
A. 较大舵角 B. 频繁操舵 C. 较小舵角 D. 较大舵角并频繁操舵 18. 船速对船舶操纵性的影响是:船速越大______。
A. 航向稳定性越好,旋回性越好 B. 航向稳定性越好,旋回性越差 C. 航向稳定性越差,旋回性越好 D. 航向稳定性越差,旋回性越差
19. 船舶在风中航行,风动力的横向分力与船舶横稳心高度形成______,使船舶发生______。
A. 转船力矩/倾斜 B. 横倾力矩/倾斜 C. 转船力矩/偏转 D. 横倾力矩/偏转 20. 艉受风面积较大的船舶以较快速度航行受强横风作用,若保向航行应压______。
A. 上风舵 B. 下风舵 C. 正舵 D. 满舵 21. 水流流向与艏艉线间的夹角称为:
A. 水动力角 B. 流压差角 C. 流舷角 D. 风动力、风压差和风舷角的合成角 22. 航行船舶正横前受流时,______横向漂移速度就越大。
A. 流速越快,流舷角越小,船速越慢 B. 流速越慢,流舷角越大,船速越快 C. 流速越快,流舷角越小,船速越快 D. 流速越快,流舷角越大,船速越慢 23. 船舶在非均匀性水流中航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可以增加或减少船舶的前进阻力 B. 可以使螺旋桨的推力变大或变小 C. 可以使舵压力增加或减小 D. 可以使舵压力进一步提高 24. 船舶进入浅水区,其船速下降的原因是:
A. 船体下沉,纵倾增大 B. 兴波增强 C. 推进器效率降低 D. A、B、C都是 25. 船舶在浅水区航行时,随水深减小而与船舶纵中剖面夹角逐渐增加的散波波锋线,宛如散
波在前追越船舶运动的现象,船员常称此现象为:
A. 拖浪 B. 赶浪 C. 顺浪 D. 横浪 26. 船舶发生岸推岸吸现象的顺序是:
A. 岸推、岸吸同时发生 B. 先发生岸推,继而发生岸吸 C. 先发生岸吸,继而发生岸推 D. 岸推、岸吸单独发生 27. 船舶会遇如果两船横距过近会发生船吸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应采取______措施避免船舶
碰撞。
A. 减速 B. 加速 C. 操外舵 D. 转向避让 28. 当船舶发生船间效应时,应:
A. 立即操舵大舵角避让 B. 立即加车并通知对方 C. 立即停车并通知对方 D. 立即加车并操舵避让
中国海事服务中心 试卷095108 第1页 共3页
29. 船舶在大风浪中无法作有效航行时,可以利用______漂航或滞航。
A. 抛拎水锚 B. 抛开锚 C. 拖锚 D. 抛一字锚 30. 锚地水深过小,可能引起锚泊船舶______。
A. 搁浅 B. 锚冠划破船底 C. 在风浪的作用下摇荡而墩底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31. 某轮吃水3m,在某锚地锚泊,若该处最大波高为1.5m,则应选择的锚地应能保证在低潮
时具有:
A. 5m以上的水深 B. 3m以上的水深 C. 5.5m以上的水深 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32. 关于船舶走锚的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强风中的锚泊船,若船舶不断左右来回偏荡,说明可能走锚 B. 锚泊船的锚链出现周期性的松紧、升降现象,说明可能走锚 C. 锚泊船的锚链持续拉紧状态并间或突然松动,说明可能走锚
D. 夜间用探照灯直射正横方向某固定参照物,当参照物前后周期性小范围移动,说明可 能走锚
33. 船舶在河口或江河走沙水期间长期锚泊,需隔1~2日重起重抛,其原因是:
A. 流速较高,容易走锚 B. 便于仔细检查抛锚是否牢靠
C. 该地区流沙现象严重,容易走锚 D. 该地区泥沙运动频繁,锚容易被深埋 34. 船舶横风掉头时,应从______的方向掉头。
A. 下风岸向上风岸 B. 上风岸向下风岸 C. 顺水流流向 D. 逆水流流向 35. 船舶采用连续进车掉头时,当掉头接近完成时,应______。
A. 及早回舵,必要时可操反舵提艉 B. 及早停车,必要时倒车 C. 及早回舵,并停车 D. 及早停车,并操反舵
36. 船舶在采用进、倒车掉头时,右旋单桨船向右掉头比向左掉头的旋回水域______。
A. 大 B. 小 C. 相等 D. 无法比较 37. 在常年水位变幅较大的江河岸边,通常设置______供船舶靠泊。
A. 岸壁式码头 B. 浮码头 C. 系船浮 D. 基桩码头
38. 船舶靠泊时,防止船舶向前移动,并抵抗来自船尾的风动力和水动力作用的系缆是:
A. 首缆 B. 尾缆 C. 尾倒缆 D. 横缆 39. 船舶靠码头时,先带上______后操舵,可使船尾扬开或收拢。
A. 后倒缆 B. 首缆 C. 尾缆 D. 首倒缆 40. 用缆注意事项中,下述不正确的是:
A. 吹开风大时,首、尾缆与码头夹角应大一些 B. 顶流强时,首、尾缆与码头夹角应大一些
C. 系浮筒时,要求各缆受力均匀,但回头缆不宜吃力 D. 吹开风强时,一般先带着横缆,并尽快收紧
41. 船舶驶靠码头前,船长应掌握有关情况,其中环境情况主要包括______。
①船舶动态②泊位情况③港口情况④本船情况
A. ①、②和③ B. ②、③和④ C. ①、③和④ D. ①、②和④ 42. 滑行驶靠法适合在码头附近水流______,码头下方______的条件下采用。
A. 湍急/有障碍物 B. 湍急/无障碍物 C. 平缓/有障碍物 D. 平缓/无障碍物 43. 船舶在靠泊过程中调整驶靠角,主要是通过船舶______过程中的操舵或用车来实现的。
A. 漂航 B. 滞航 C. 淌航 D. 直航
44. 利用首倒缆开尾倒车驶离时,对首倒缆的要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首倒缆应选取强度大、质量好的钢丝缆 B. 首倒缆的出缆方向与艏艉线的夹角力求最大
C. 甩尾操作时,应用微进或慢进车,并注意不使首倒缆突然受力 D. 首倒缆的出缆长度不宜过短
45. 系浮船的______上桩时,应作∞形盘绕,以免离泊时缆绳处于紧张状态,不能迅速解缆。
A. 回头缆和首倒缆 B. 单头缆和横缆 C. 回头缆和单头缆 D. 首缆和尾缆 46. 关于顶推船队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抗浪能力较强 B. 操纵性能优越,快速性较好 C. 航行阻力大、拖运量小 D. 不能采用倒车制动 47. 当驳船队的尾部由推船的首部或舷拖缆顶推行驶时,称为:
A. 绑拖船队 B. 吊拖船队 C. 顶推船队 D.以上都有可能 48. 对于前进中的船队而言,船队______驳船产生的首部高压区,使______驳船的压差阻力减
小。
A. 前排/前排 B. 后排/后排 C. 前排/后排 D. 后排/前排 49. 将______放在上风舷,能增强抗浪能力,提高操纵性能。
A. 重载驳船 B. 吃水深的驳船 C. 空载驳船 D. A或B 50. 吊拖船队的拖钩系结点靠近重心,______。
A. 有利于提高船队的航向稳定性 B. 有利于改善船队的方向灵活性 C. 有利于提高船队的航速
D. 既能提高船队的航向稳定性,又能改善船队的方向灵活性 51. 吊拖船队通过桥区、船闸等航行条件较差的河段时,驾驶员常采用______的方法来改善吊
拖船队的追随性。
A. 放长拖缆 B. 缩短拖缆 C. 放长吊缆 D. 缩短吊缆 52. 吊拖船队在侧风中采用靠泊递送拖缆,拖船______接近驳船队。
A. 应从上风舷 B. 应从下风舷 C. 可从任何一舷 D. 从上游或下游方向 53. 为保证吊拖船队的快速性能,在驳船队编组时,应将排水量最大吃水最深的驳船作为:
A. 首驳 B. 中间驳 C. 尾驳 D. 以上均可 54. 在我国内河运输中______得到广泛应用。
A. 软式系结顶推船队 B. 半硬半软式系结顶推船队 C. 可调式系结顶推船队 D. 硬式系结顶推船队
55. 由于顶推船队的舵面积系数小,船队的惯性大,故顶推船队的回转的纵距______,船尾的
反移量______。
A. 大/也大 B. 大/小 C. 小/大 D. 小/也小
56. 操纵缆(或包头缆)应系结在边驳的______,以免承受过大的张力,确保船队的强度。
A. 内舷侧 B. 外舷侧 C. 艏部 D. 中部 57. 梭形顶推船队,向压舵相反一舷操舵转向时,有效舵角______。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增、减不能确定
中国海事服务中心 试卷095108 第2页 共3页
58. 横缆的主要作用是:
A. 加强船队的横向强度和传递部分回转力矩 B. 使前后两驳船首不向外张开 C. 传递推船牵引力 D. 传递部分倒车拉力和转船力矩 59. 顶推船队离陡岸出航时,在收回系缆后,应______。
A. 先绞本船首锚,后绞首驳锚 B. 先绞首驳锚,后绞本船首锚 C. 同时绞首驳锚和本船首锚 D. 以上说法都错误
60. 船在波浪中航行,遇到船首斜向来浪,当船头部分进入波谷,船艉部分处在波峰,船舶将
发生剧烈的______运动。
A. 纵摇 B. 打横 C. 首摇 D. 横摇
61. 船舶航行时遇到大风浪,使该船剧烈摇摆、拍底和甲板大量上浪,螺旋桨打空车,该船应
采取:
A. 滞航 B. 顺浪航行 C. 横浪航行 D. 顶浪航行
62. 空船压载时,在吃水差方面,既要防止螺旋桨空转,又要减轻拍底,一般以______较为理
想。
A. 适当左倾 B. 适当右倾 C. 适当艏纵倾 D. 适当艉纵倾 63. 船舶在破损进水发生倾斜时,保持船体平衡的方法有:
A. 移载法 B. 排出法 C. 对称灌注法 D. A、B和C三种方法均正确 64. 本船船首撞入他船船体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 首先开全速进车顶住被撞船 B. 首先开倒车退出 C. 首先开微速进车顶住被撞船 D. 首先抛锚
65. 被他船撞入的船舶应______。 ①尽可能使本船停住,使破损处处于侧风以减少进水量
②迅速关闭破洞舱室及四周的水密门窗③进行排水及堵漏工作
A. ①、②和③ B. ①和② C. ①和③ D. ②和③
66. 船舶搁浅时船底与水底的摩擦系数因底质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软沙底的摩擦系
数______坚硬的沙砾底的摩擦系数。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无法判断 67. 船舶脱浅时所需拉力与______有关。
A. 损失的排水量 B. 船舶搁浅部位 C. 主机功率大小 D. 搁浅时的船位 68. 航行船舶发现有人从本船落水,应正确操纵船舶,立即______,再采取相应措施。
A. 停车稳舵 B. 停车,向左舷转舵 C. 停车,向右舷转舵 D. 转向 69. 顶推船队在航行中,当操纵缆折断时,应立即停车,推船应把舵操向______,断缆部位前
面的一艘驳船把舵操向______。
A. 断缆舷侧一舷/断缆舷侧的一舷 B. 断缆舷侧一舷/断缆舷侧的另一舷
C. 断缆舷侧的另一舷/断缆舷侧的一舷 D. 断缆舷侧的另一舷/断缆舷侧的另一舷
70. 在航行中发现主机突然停车,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 利用余速和舵效操纵 B. 游移到缓流区锚泊修理 C. 显示失控信号 D. A、B和C都采用
二、是非题
1. 在舵叶面积一定的条件下,舵叶的展弦比越小舵效越好。 2. 船首水线以下侧面积分布多或艏纵倾的船舶,航向稳定性好。
3. 产生艉流螺旋性效应横向力的原因是由于水压力是随水深增加而增加的。 4. 稳舵就是迅速将舵角置于零度位置。 5. 船舶在浅水区航行的冲程较深水区大。
6. 船舶在稳定旋回运动阶段,回转角速度和漂角均达到最大值。 7. 船舶吃水增加,航向稳定性变差,但旋回性能变好,且冲程增大。 8. 航行船舶由不适航浅水区驶入深水区后,船体有下沉现象。 9. 船舶逆风旋回时的旋回直径大于顺风旋回时的旋回直径。
10. 从驾驶台向前观察水面,被船首所遮蔽的那一段水面,称为船首盲区。 11. 抛八字锚时,两链夹角越大,船位越稳定,锚的系留力也越大。
12. 双桨双舵船,采用双进车和操舵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减小回转所需水域。
13. 船舶离泊时,使用尾倒缆扬首或使用首倒缆甩尾驶离时,必须确保缆绳有足够的长度。 14. 凡是抛锚驶靠的船舶,离泊时均采用绞锚驶离。
15. 使船向前移动时,绞收尾倒缆比绞收首缆方便;使船往后移动时,绞收前倒缆要比绞收尾
缆方便。
16. 在绑拖、吊拖和顶推船队中,抗浪能力最强的是顶推船队。
17. 多排一列式吊拖船队的队形短,航向稳定性好,驳船队易于控制,拖运量大。
18. 燕式顶推船队与梭形顶推船队比较,具有旋回性和机动性好、船队强度大、航行阻力小等
优点。
19. 编组左梭形顶推船队,操右舵时,可绞推船左舷操纵缆和右舷八字缆。 20. 梭形顶推船队,由于推力偏心转船力矩的原因。因此,航行时需压舵。 21. 大型空心顶推船队的推船的抛锚时机,应较首排驳船抛锚稍前。
22. 当船舶横摇周期等于波浪周期时,船舶横摇更加剧烈,横摇摆幅越摇越大,将会导致船舶
倾覆。
23. 船舶顶浪航行,一般以减速为宜,这样既能减小船舶纵摇,又能缓和波浪的冲击力。 24. 船舶在狭窄航道相遇,碰撞危险不可避免时,可选择使船舶搁浅来避免碰撞重大事故的发
生。
25. 船舶发生触礁后,如船舶搁架在礁石上,应立即开动主机,用舵配合摆动脱离。 26. 船舶搁浅后,测量船体周围水深的方法是,从船边开始以辐射方向进行。 27. 船舶发生火灾时,应按当时的风向操纵船舶使着火部位处于下风。 28. 船舶航行中发现舵机失灵应立刻减速停车,并驶近缓流区抛锚。 29. 救助船听到遇险信号后,应立即转发遇险信号。
30. 顶推船队所顶驳船数越多,惯性矩系数越大,追随性越差。
中国海事服务中心 试卷095108 第3页 共3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