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做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来源:画鸵萌宠网


如何做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永庆中心学校 杜守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话:“如果一个人遇到一个好老师,他再坏也不会坏到哪里去,因为好老师就是一个好范本。”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甚至是无声的命令。老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特有的“向师性”,使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老师,我曾长时间思考这一问题:怎样的老师才算是一个好老师呢?现在的教育需要的不只是对学生进行单独的知识传授,更需要的是对学生人格的教育,老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一、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身正则威,学高则信”。中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老师是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人,举手投足都可能会受到学生的模仿,老师的言谈举止都将直接影响着学生。作为老师,我们经常要求学生应该怎样怎样,那么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想一想,老师提出的要求过不过分,自己能不能做到?如果能做到,学生则首先希望老师本人能做到,这是许多学生共有的心理,他们总喜欢自觉或不自觉地拿老师来比。所以,老师在工作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表率,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凡是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的,一定要求自己首先做到。比如,我们要求学生上课不能迟到,那我们就应该提前到校,做好上课的准备,等学生来上课,绝对不能让学生等我们来上课;我们要求学生在穿着打扮方面要注意形象,我们自身更要注意形象,要衣着得体,与自己的职业相吻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建立起崇高的威信。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个样子”,老师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恪守“身教胜于言教”的古训,日久天长,学生模仿自己也就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因此,老师在工作中要自始至终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都要以自己良

好的行为习惯引领、感染学生,做到持之以恒,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老师,不仅要做到“学高为师”,更要做到“身正为范”。老师每天都要以愉快、积极的心态去上课,这无形当中会感染学生,让他们和老师一样,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学习,自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升。我们知道,作为学生,他们除了向书本学习知识之外,主要是向老师学习。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老师就是智慧的象征、高尚人格的化身。“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说老师的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老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着学生,都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都在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老师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只有老师用自身的榜样作用让学生信服,从而仿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可见老师要为人师表,应该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和可以效仿的榜样,这也是老师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

率先垂范是为人师表的重要表现。如果老师言行不一,说得很好,但做得很差,这样的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没有威信的,而且会对他们的心灵产生极坏的影响。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是教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是民族强盛的需要,可以说,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所以,每个老师应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在政治觉悟、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方面都应成为学生的楷模。

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也充分说明了老师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重要性。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的引路人,要一贯坚持奉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工作作风,时时处处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当率先垂范,其作用将不可估量。现今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爸妈的心肝宝贝,从小娇生惯养,家长平时根本舍不得让他们做一点事情。关于班集体的事情,比如打扫卫生,没有几个学生愿意主动去做,都视而不见或者相互推诿,除非老师指名某同学才会极不痛快地去做。怎样才能让学生养成人人关心集体的好习惯呢?我认为老师应当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影响学生。在行为和制度面前,老师不应该只是指挥者,更应该是学生的表率,无声的行为是最好的教育手段,而老师的一言一行正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所以老师在自己的言行上要特别注意细节。比如教室里有碎纸片,一般老师去教室见到后总要问:“谁扔的?谁扔的给我捡起来。”这样做可能会立马奏效,但过一会儿教室的地面上依然会有碎纸片,换种做法,如果见到教室地面上有碎纸片,老师亲自弯腰捡起来扔进垃圾筒,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动作,就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许多学生都会自觉地捡起自己座位边上的碎纸片。因此,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用实际行动感化和教育学生,天长日久,学生必定养成良好的习惯。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举足轻重的作用,老师高尚的人格和渊博的学识将在学生的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为此,我们必须处处以身示范、严于律己,做好他们的引路人,同时,老师在讲授时应该有一种愉悦感,不要把授课看成是一种劳动,而应看成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放松的好方式,因为学生善于觉察老师的喜怒哀乐,他们是老师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出老师自己对教学的态度、对教学的喜恶,所以要用老师的快乐和兴趣去感染熏陶学生。

总之,只有让学生“亲其师”,学生才会“信其道”。而让学生喜欢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时时为学生着想,处处做学生的表率,真正喜欢、热爱自己的学生,那么学生就一定会从内心真正喜欢、热爱自己的老师,而且从情感上,这比任何大道理都具有说服力,

并且会变为学生热爱学习的动力,成为他们主动学习的“催化剂”,学习兴趣将大大提高,他们的潜力就会充分发挥出来,而我们就一定能够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