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单选题
1.故宫将展示主题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推出《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节目,与互联网联袂走上“新文创”之路。这启示我们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
A.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B.坚持文化复古主义
C.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 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答案】A
【解析】故宫将展示主题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推出《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节目,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A符合题意;文化复古主义是一种错误倾向,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意识形态的重要性,C不符合题意;材料表明对传统文化进行推陈出新的重要性,没有体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D不符合题意。
2.民族精神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抗战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演变为“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摒弃一切传统思想的束缚,建立起全新的民族精神体系
B.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展示中华民族精神的全新面貌 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民族精神
D.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答案】B
【解析】传统思想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摒弃一切”说法错误,排除A;民族精神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C错误;D与题意不符;B符合题意。
3.在中国正由“大”向“强”转变的新时代、新阶段,理直气壮地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显得尤其重要和必要。新时代、新阶段要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是基于爱国主义
①是凝心聚力的兴国强国之魂 ②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
③是推动民族发展的物质力量 ④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弘扬爱国主义的原因。①②符合题意;③错误,爱国主义是一种精神力量;④与题干不能构成因果关系,排除。
4.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这是因为
①培育、践行民族精神是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 ②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 ③建设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题中之义 ④中华文化的发展要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答案】A
【解析】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先进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中华民族复兴需要发挥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作用,①符合题意;中华民族的复兴包括文化的复兴,③正确;②不符合题意;材料讲的是文化与社会而非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排除④。
5.目前顶尖的服装设计师都倾向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结合起来,既展现中国灿烂的文化,又弘扬现代理念。这说明文化发展应该
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这样才有文化的积累与发展 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时代精神 ③发挥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④发展先进文化,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A
【解析】顶尖的服装设计师都倾向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结合起来,既展现中国灿烂的文化,又弘扬现代理念说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这样才有文化的积累与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时代精神,①②符合题意;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其作用具有二重性,③错误;发展先进文化应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④错误。
6.经过半个多世纪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塞罕坝人在高寒荒漠建成了可绕赤道12圈的世界上最大人工林,为京津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并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精神
①贯穿中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②彰显着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优良品格 ③植根于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④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①错误;塞罕坝精神是一种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彰显着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优良品格,②符合题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之魂,作为民族精神具体表现的塞罕坝精神植根于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③正确;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④错误。
7. 美术作品《钟馗避蝠》借鉴传统题材“钟馗望福”,面戴口罩的钟馗,瞪着眼睛扭头躲避携带病毒的蝙蝠,不再“望福”,而是“避蝠”,强调疫情之下做好防护、戴好口罩的重要性。这一作品创造过程中( )
①明确了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②对传统文化做到了批判继承 ③在古为今用中实现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④否认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钟馗避蝠》既继承了传统文化,又立足实践进行的创新和发展,②③符合题意;作品没有直接评价传统文化的作用和价值,①④不符合题意。
8.《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影片在传统文化中融入时代语境,使得传统文化迸发新活力,展现新魅力。由此可见( )
①优秀传统文化因创造性转化而具有生命力 ②注入时代精神是对传统文化创新的要求 ③文化创新的价值在于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④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于在实践中丰富其基本内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在传统文化中融入时代语境“使得传统文化迸发新活力”说明了优秀传统文化因创造性转化而具有生命力,①入选。“在传统文化中融入时代语境”体现了对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②入选。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文化继承)在于为文化创新(发展)服务,这种说法颠倒了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③不选。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保持不变,具体内涵因时而变,④错误。
9. 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不懈奋斗”是因为( )
①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 ②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增进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③奋斗精神形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 ④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不能坐享其成、需要接力奋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错误;奋斗精神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③错误;①④符合题意。
10.五十多年来,三代塞罕坝人不断传承塞罕坝精神,将荒山沙地变成绿水青山,“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的塞罕坝精神是塞罕坝人特有的理想追求。对塞罕坝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
①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 ②是对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③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④是中华民族品格的卓越展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错误,塞罕坝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但不是理论依据;③错误,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二、材料分析题
11.安庆市为振兴繁荣戏曲艺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持续打造“黄金周·黄梅戏”文化旅游品牌,推动黄梅戏“唱起来、走下去、走出去”,促进黄梅戏的传承与创新,积极推动黄梅戏展演活动,并加入岳西唱腔、宿松文南词、潜山弹腔、怀宁怀腔等地方稀有剧;还有新老唱腔联唱结合,给群众带来新的感受。同时,大力推动黄梅戏进校园,培养青少年爱好者,让黄梅戏艺术后继有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正确对待黄梅戏文化。
【答案】①传统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②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黄梅戏文化为安庆的社会发展与进步服务。③优秀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黄梅戏文化即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从而促进安庆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解析】 本题知识限定为“文化继承与发展”,事件限定为对待黄梅戏文化,角度限定为“如何”。结合材料,可以看出,要在继承黄梅戏文化的基础上,融入其他文化元素,进行创新和发展。同时,应着眼其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2.弘扬“工匠精神”,实现全面小康。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和任务,把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尤其需要弘扬和坚守“工匠精神”。坚守这种精神能让我们自省和自信。我们要在产品的个性化、质量和档次上下功夫。要人无我有,而非千篇一律;要追求质量,而非粗制滥造;要重视质量、打造品牌,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打造一流产品,带动中国品牌更好地走向世界,站稳脚跟。
有人认为,应当把“工匠精神”塑造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答案】这一观点有一定的道理。①中华民族精神包含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内容,而“工匠精神”也有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的要求,他们在本质上具有共通性。②“工匠精神”是新时期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精神动力与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制造领域的具体表现和时代要求。③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培育“工匠精神”就是要凝聚爱国主义的力量,推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④“工匠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与发展,“工匠精神”的塑造有利于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解析】解答本题应当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地位与作用等角度将其与中华民族精神加以比较,进而找到二者具有的共同本质,还要从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角度说明“工匠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延续与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