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调研报告格式

来源:画鸵萌宠网
一、论文排版格式:

1. 纸张大小及版心:统一用A4纸(21×29.7),边距设为: 上 2.8cm,下 2.2cm,左 2.8cm,右 2.2cm。行距为固定值20磅。页眉字体中文-小五号宋体,英文-Times New Roman;分割线:0.5磅双线;奇数页:章名,偶数页: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课程论文:题目名。居中。 2.文章中的英文均用Times New Roman 字体。 3.正文第一级标题用三号粗黑体,居中上下空一行 4.正文第二级标题用小三黑体,靠左上下空一行 5.正文第三级标题用四号黑体,靠左本身不空行 6.正文小四号字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 7.图题及图中文字用5号宋体

8.参考文献标题用三号黑体,居中上下空一行,参考文献正文为五号宋体 9.中英文摘要:摘要包含中文摘要和外文摘要。其中中文摘要字数应为200~300字,外文摘要和中文摘要相对应。 10. 11.

关键词:关键词的个数为3~8个,中外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参考文献:所列的参考文献原则上不少于15篇(册),所引用的文献,

应是公开刊物,内部刊物一般不引用。

二、论文的基本构成及其表述规范如下:

1 论文的前置部分

1.1 摘要及关键词 1.1.1 摘要

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主要是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二次文摘或二次文献采用。摘要中应用第三人称的方法记述论文的性质和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表达方式。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不得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书写要合乎逻辑关系,尽量同正文的文体保持一致。结

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一般不再分段落。商品名需要时应加注学名。对某些缩略语、简称、代号等,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处必须加以说明。在摘要中通常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论文的摘要包含中文摘要和外文摘要。其中中文摘要字数应为200~300字,外文摘要字数不宜超过250个实词。 1.1.2 关键词(Keywords)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从《汉语主题词表》或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不宜用非通用的代号和分子式。

关键词的个数为3~8个。关键词的排序,通常应按研究的对象、性质(问题)和采取的手段排序,而不应任意排列。关键词后面不加冒号,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应留出一个汉字的空间,不加任何标点符号。

关键词应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中外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1.2 附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术语等汇集表(必要时) 如有必要,应编写附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计量单位、名词、术语等注释说明汇集表,可在文后注明。

2 论文的主体部分

正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续编排序号。序号可以就全篇论文统一按出现先后顺序编码,对长篇论文也可以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以分别为:图1、图2.1;表2、表3.2;附注1);文献„4‟;式(5)、式(3.5)等。 2.1 图

正文中的图主要包括曲线图、构造图、示意图、图解、框图、流程图、记录图、布置图、照片、图版等。图要有图号及简短、确切的题名,居中置于图下。图要求有“自明性”,使只看图、图题、图例,就可以理解图意。要先见文,后见图。图在正文中不能跨节排列。各类插图应用黑墨水绘在描图纸或白纸上,除曲线图外,不用方格座标纸绘制。

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明“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其中

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写词等应与正文中的一致。标值数应当小于3位数(或小数点后不超过1个零),例如:

30000m 应写为 30km ;0.005g 应写为 5mg。

纵座标的单位应横写。如标值数据跨度大,可取对数写之,也可将坐标断开之。

电镜照片要标明比例尺。

结构装置图中的各个设备零件及其编号,应在图下一一对照说明。 2.2 表

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向右横读,数据依序竖排。表应当有“自明性”。要有表号、表名及必要的说明,居中置于表的上方。表中文字、符号的字体应比正文小一号。

表格一般取三线制,即上、下底用粗实线,中间一条为细实线。对于比较复杂的表格,可适当增加横线和竖线。

表格应简明扼要。表的题名应当反映表的内容,表格应具有足够的完整性,即不参见全文即可理解表格的含义。表中不应发布文中所没有叙述的新信息。一些细节可放在脚注中,不放入表内。表格切忌与图、文字重复表述。表内附注的序号应当用小号阿拉伯数字并加圆括号置于被标注对象的右上角,如:×××1),不用*号,以免与数学上共轭和物质转移的符号相混淆。表内同一栏(竖行)的数字必须上、下对齐,不能用“同上”、“同左”和类似词,一律用数字填满。表内“空白”表示未测或无此项,“—”或“„”代表未发现,“0”代表测试结果确实为零。例如:

表1 ×××××××

试验号 1 2 3 4 1)„„„ 2)„„„

温度/0C

摩尔比1)

催化剂2)/g 反应时间/h

产量/kg

2.3 参考文献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列出的文献,应当是作者亲自阅读或引用过的,不应转录他人文后的文献。在写资料的出处时,一定要亲自每篇核实,不要出现任何的差错。指导者与评阅者理应进行核实查对,以保证其真实、可靠。所引用的文献,应是公开刊物,内部刊物一般不引用。

论文所列的参考文献原则上不少于15篇(册)。 2.3.1 参考文献的注引

在正文中,应用文献资料论述某个观点时,应在所应用段落或句子的右上角,用方括弧进行角注,并用阿拉伯数字注明资料的出处。正文中每应用一次文献资料,角注时应用1,2,3„„阿拉伯数字按先后次序分别排序。如:××××××[1];××××××[2];„„。如应用两篇或两篇以上文献资料论述同一个观点时,应在所应用段落或句子的右上角方括弧中用以下方法注明,如:××××××[4,5];×××××[6~8]。

正文中进行角注的数字序号应与文后参考文献表中所列出的文献资料序号相对应。

题名、摘要、关键词、目录等中不出现文献的角注。 2.3.2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及示范实例

a) 专著 例:

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2 Borko H,Bernier C L.Indexing concepts and methods .New York:Academic Pr,1978

b) 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例:

傅承义,陈运泰,祁贵中.地球物理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447

c) 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 在国家标准GB 7714—87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中,要求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需写出文章的题名。例:

华罗庚,王元.论一致分布与近似分析.中国科学,1973(4):339~357

而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等专业的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可将题名省略。例:

翟伦玉,陈亚光,彭军等.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1,12(8):1009

d) 会议文献 例:

Rosenthall E M, ed.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canadian Mathematical Congress,Univ of Montreal, 1961. Toronto: Univ of

Toronto Pr,1963

e) 报告 例:

Pobert H C, Thomas O B. End-Point Control of Flexible Manipulators,AD-A172287/5/GAR, Stanford Univ,C A. Dept.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1985

f) 学位论文 例:

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学位论文],北京:数学系统学研究所,1983

2 郭宁.[学位论文],长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1992

g) 专利 例:

1 王利祥,王佛松.CN 87 104 602,1991 2 吉野文夫.JP 88-223 018,198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