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疏导“三心”
——倾注一片爱心 张学君
摘要:让小学生在一个充满爱心、和谐的大集体中成长,做好小学生心理 疏导,要有“三心”即:细心 — 探究小学生心理发生障碍的根源;爱心 — 疏导时倾注一片爱心讲究疏导策略;耐心 — 要保持学生有一个良好健康心理必须做到有耐烦心,有时不厌其烦重复地做心理疏导。
关键词:细心 爱心 耐心
一、 细心 —— 探究根源 小学生心理角度看还是雏形期,他们年幼无知,甄别是非能力差,极易受环境影响和他人感染,心理波动变化大不是他本身固有的,因此,我们要细心观察探究学生心理发生障碍的根源。
从心理角度谈谈以下几个典型方面的表现:
第一, 厌学心理。 小学生有的由于某些原因对当时所学知识内容不能理解而失去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敷衍了事,学习效率低下,对学习失去信心,不愿接受老师的教育,甚至与任课老师顶撞。则有部分学生是因为智力稍差有障碍造成厌学。
第二, 逆反易怒心理。 家庭不和、父母离异、生理有缺陷等方面的影响原因,使少数学生心理畸形发展,与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对老师的教育感到厌烦,对家长的劝导进行顶撞,同学之间因常发生矛盾导致关系紧张。
第三, 抑郁恐慌心理。 有些小学生不爱与人交往,在情绪上通常表现为悲伤孤独、消极颓废,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的同学,在人际交往中有害羞、不安、尴尬、笨拙等异常反映。 第四,
脆弱心理。 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心理渐渐对周围事物、人物开始十分敏感,有时连同学谈话他就觉得是在说他的坏话,疑心很重。还有就是意志脆弱经不起挫折,遇到困难就退缩。 „„ 在教学中细心观察,会发现小学生不良心理来源多,不良心理表现不胜枚举。以上是比较典型的心理障碍,下面谈谈对这些不良心理的疏导个人浅识。
二、爱心 —— 疏导有方
第一、厌学心理疏导策略 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有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两方面,内部条件上使学生让学习动机与理想紧密联系,一般来说理想水平高,学习动机就强。外部条件是榜样作用。”
激发动机:
1、外部以榜样、奖励、表扬、鼓励为主,内部利用教学的新颖性来引起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2、启发教学,激发兴趣和求知欲。
3、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会产生良好的激励作用,要积极评价鼓励表扬进步,使学生受到鼓舞和激励。
智力稍差生疏导策略:
1、“尊重学生,尊重他的人格,不可损害他的自尊心,要启发他的积极主动性,使他们渐渐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对智障生的不良行为要持宽容和谅解的态度。
2、交给他们学会“自我激励”的鼓励技术。如“老师在对着我笑”,“我这次一定能行的”等自我激励的技术。
逆反易怒心理疏导策略
1、引导学生用“心理换位法”、“自我宽容法”理解他人的心情,减少对他人的责怪和埋怨,从而减轻心理痛苦,学会自我调控与解脱。
2、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和积极因素。如当学生在自尊心受到伤害而又想自强时;当学生的努力受挫而又不甘心失败时,抓住教育良机及时地引导,就可以避免消极的逆反心理产生。
三.耐心 —— 任重道远
对个别学生心理障碍进行及时疏导。并不等于说大功告成,因为环境变化多端,随时有反弹的可能,我们必须做到有耐烦心,有时不厌其烦重复地做心理疏导。观察学生是否能达到以下要求:
1.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2.正确评价和悦纳自己
3.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4.乐观进取,反应适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