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建筑工程中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机理及施工要点——以江西某工程为例

来源:画鸵萌宠网
建筑工程Doors&Windows

建筑工程中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机理及施工要点——以江西某工程为例易建根摘要:强夯法在过去仅仅是用来加固砂性土和碎石土的地基,随着技术的发展,由于施工方法的改进和地基土排水条件的改善,强夯法逐渐被用于加固各类地基。本文通过对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机理与施工要点进行阐述与分析,描述了施工质量保证的相关措施。关键词:建筑工程;强夯法;地基加固;机理;施工要点强夯法加固地基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由法国梅纳德(Menard)技术公司首先创用,经过20世纪70年代以来近五十年的大量工程实践运用证明,该方法是目前较为完善的地基加固方法。从1969年位于法国戛纳附近的芒德利厄海边某建筑工程的地基加固施工到我国从1978年在塘沽新港的首次试应用,再到现在各种建筑工程的研究与分析,强夯法加固地基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就。以江西某工程为例,对其进行案例分析相关分析,得到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机理以及相关施工要点。1前言起重量15t~50t的履带式起重机,同时采用自动脱钩装置,并且锤底面积为3m2~5m2。当出现锤重量超出吊机卷扬机能力的情况时,通常会利用滑轮组同时借助脱钩装置对夯锤进行起落。除此之外,推平机械最好选择发动机功率大于100kW的履带式推土机,并且配备16t以上振动式压路机,作为最终的振动碾压机械。4.22强夯法往往是用来处理厚填土地基的,因此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机理通常被认为是其在极短时间内,对需处理的地基土体进行施压,其冲击能量往往不小于800kN/m,而这种突然释放的巨大能量会转化为压缩波使土体受压或受拉,从而引起瞬时的孔隙水汇集,使得地基土体的抗剪强度大幅度降低,之后是剪切波,剪切波会破坏土质的天然结构,从而使得夯点附近地面隆起。在这些波的综合作用之下,土体颗粒得以重新排列斌并且相互靠拢,从而使得孔隙中的气体排出,最终土体挤密压实,其强度得以提高。以江西某工程为例,地基土体经过强夯法加固后,其强度得到大量提高,其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夯击能量转化、土体液化或土体结构破坏、排水固结压密以及触变恢复并伴随固结压密四个阶段。夯击能量转化的过程往往伴随强制压缩或振密,其通常表现为土体中水和气体排出,孔隙水压力上升。土体液化或土体结构破坏则往往表现为抗剪强度的丧失或土体强度的降低或。排水固结压密通常表现为渗透性能发生改变,土体强度提高。触变恢复并伴随固结压密则表现为部分自由水变成薄膜水,同时土强度继续升高。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机理3强夯法在过去仅仅是用来加固砂性土和碎石土的地基,随着技术的发展,由于施工方法的改进和地基土排水条件的改善,强夯法逐渐被用于加固各类地基。以江西某工程为例,强夯法加固地基不仅施工机具简单,施工方便,与此同时加固地基效果显著,适用范围广泛,因此该方法被广泛运用在堆料场、仓库、车间、油罐、储仓、公路以及铁路路基、机场跑道及码头和填海造地等项目中。强夯法加固地基的优点4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施工要点4.1强夯机械设备的选用强夯法的主要设备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夯锤、起重机以及脱钩装置。夯锤重量的选择往往与想要加固的土层深度以及落距息息相关,以江西某工程为例,夯锤选用10t~25t。夯锤最好选择铸钢的材质,如果条件受限,则可采用钢板壳子同时内填混凝土。通常来说,夯锤的底面积大小一般与土体的类别有关,对于砂质土以及碎石土来说,往往采用底面积2m2~4m2的相对较好,而对于第四级粘性土一般建议用3m2~4m2的底面积,对于22淤泥土则建议底面积采用4m~6m较为合适。强夯机的起重设备通常由设计夯能所决定,一般来说,点夯往往选用起重量25t~50t的履带式起重机;平夯则通常选用4.2.1施工程序以江西某工程为例,强夯法加固地基通常为以下的施工程序:(1)在平整的场地进行排水沟的挖掘,从而使其形成相应的排水系统。(2)通常情况下,需要在大面积施工前对地基进行加固强夯的试验。(3)对设计单击夯能进行预估,同时根据该值进行最佳夯能的试验。(4)通过相关实验,测得每次夯3击对应夯坑的体积V(以及夯坑周围土体沉降或隆起的体0m)3积V(m),同时求出有效夯实系数β值β=(V0-V1)/V0,并以此确1定最佳夯击能。(5)根据相关设计参数进行试验区的施工,同时测量出孔隙水压力的相关数据,得到相关规律,确定出土层最佳夯击能以及施工间歇时间,从而避免橡皮土的出现。(6)测试各项物理力学的相关指标。(7)根据测试结果,对试夯前相关的设计参数进行分析与校正,再进行大面积的地基加固施工。(8)对强夯加固地基进行相关检测,最后办理验收相关手续。4.2.2施工工艺以江西某工程为例,通过碎案例进行简单分析,可以得出,在施工前期,需要利用DS-3水准仪与J6经纬仪按施工图进行强夯区域及点位布置,将坐标控制网点基桩设置在强夯范围外的同时在其周围布置相应的水准点,用于控制高程与测定路基沉降。在平整场地后,为了夯击时场地更好的排水,往往会铺设0.5m~2m厚的碎石垫层,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方便机械的通行,同时也会使得夯击能得到扩散。针对点夯施工,施工程序如下:(1)对第一遍夯点位置进行准确测放。(2)确定落锤有效高度。(3)强夯机就位,使得夯锤可以对准夯点的位置。(4)测量并记录夯前锤顶标高及场地的标高。(5)先将夯锤起吊至预定的高度,待其自由下落,再对夯锤顶标高进行测量,计算并记录第一击夯沉量。(6)重复步骤(5),完成夯坑的点夯施工。(7)重复以上步骤,完成所有点夯作业。此时,为了防止因孔隙水来不及扩散而造成弹软土分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照试夯时确定的时间进行间歇。以江西某工程为例,通过简单的案例分析后,得出结论,针对满夯施工,施工注意事项如下:(1)在点夯施工完成之后,待孔隙水消散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满夯施工。(2)满夯施工主要针对点夯夯坑底标高以上部分的夯间土进行加固。(3)满夯施工为避免漏夯现象的出现,通常采用1/4锤径双向搭接,保证其夯击遍数以及每点击数与搭接。通常来说,强夯法加固地基设计最后都需要利用振动压路机进行振动碾压,测量最终的场地高程,并作为验收基础资料。(下转第72页)

施工工艺2018.10

69

Doors&Windows

建筑工程际施工期间,有关人员必须要加强设计项目变更的重视,做好预算控制,避免成本浪费。若设计与要求不符导致低质材料进入现场,务必要进行设计变更,这就要严格按照要求展开,首先变更设计图纸,其次交给设计、建设、监理三方签字确认。作为材料承包商,则要针对选择的材料重新提供报价,确认之后方可展开变更施工。性、工程施工协调性以及后勤保障水平等;第二,加强招投标管理,尤其是标底编制、招标档编制这两项工作;第三,拟定合同时要保证全面性,涉及到工程的方方面面。4.2合同是建筑工程施工中极为关键的内容,必须做好合同管理,如此才能够减少后期不必要的争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此外,合同管理工作也能够避免资源浪费。合同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前提与依据,为了能够实现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对于合同管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施工之前必须要安排专业人员审查设计方案,施工期间加强对设计变更控制的关注,针对施工期间的一些不可控因素,必须要及时发现并处理,做好动态控制工作;第二,发挥建筑工程合同法律效益,必须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合同签订要规范,并请按照合同要求展开管理。合同各项条款要明确、清晰,与建筑工程实际状况相符。只有如此才能够减少后期合同纠纷,维护施工各方权益;第三,双方签订合同之后,根据合同中的各项规定做好施工管理,及时掌握合同执行动态,以此为依据优化管理方案[4]。施工管理工作:加大合同管理力度54.3建筑施工现场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需要对以下两点加以注意:其一,施工现场签证管理;第二,项目设计变更管理。实(上接第69页)

施工现场管理:做好设计项目变更监督综上所述,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一方面能够节省施工阶段成本,另一方面则可以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通过前期准备工作、合同管理与现场管理,避免后期纠纷,提高工程质量,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参考文献:[1]曾程.试析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控制[J].建设科技,2018(5):78.[2]蔡建英.建筑工程施工环节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分析[J].居舍,2017(32):5.[3]张王乐元,张荠丰,孙增林,孙玉英.基于灰色理论的公路工程施工造价动态控制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7(1):72~74+80.[4]宋丽霞,伍晓华,柳金英,王俊杰.基于全过程造价管理下的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J].施工技术,2016(S1):818~820.结束语5以江西某工程为例,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以下几点质量保证措施。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与监理,一同商讨处理方法。5.35.1首先,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水”有足够的认识,切实有效地采取措施,使得地基土含水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以保持地基土含水量接近最佳,从而取得理想的效果。由于夯锤在强夯法处理地基施工机械中对工程质量的影响较大,因此施工过程中与夯锤相关的参数应与试夯时夯锤参数保持一致;为了确保单位夯击符合设计相关规范要求,技术人员在施工前期会对夯锤参数与落距进行检查。做好强夯法地基加固施工的前期预控工作施工过程中,需详细记录相关信息,以便日后查阅。在施工后,需要对测量记录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总结,同时与业主进行配合,组织专业部门进行荷载板试验,检测其加固的效果,同时检验其点数量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相关要求。严格做好强夯法地基加固施工的质量验收工作65.2严格做好强夯法地基加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测量人员对每坑每击的夯沉量与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必须经过精心测量与记录,一旦发现夯锤倾斜,必须立刻将夯坑底部填平后再进行夯击。强夯定位放线的偏差,允许控制点位移±20mm,夯点定位允许偏差的范围为±50mm;夯击过程中,夯击点中心位移偏差应控制在±150mm。每遍点夯过程以及结束后,为了避免少击漏夯的现象发生,质检人员需要严格认真地检查。与此同时,当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时,严禁擅自更改施工参数,应及时联系设计(上接第70页)

不断的出现,所以施工单位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技术,由此来更好的提高测量的精确性。此外,就是要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力度,比如为了提高数据处理的效果,降低测量的误差,可以购买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在后期对周围的建筑和树林进程测量时,可以使用GPS-RTK技术,从而更好的保障测量的精确度。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强夯法加固地基被广泛应用在各个工程领域。与此同时,强夯法以其施工期短、费用低、效果明显以及施工工艺简单等优点被广泛推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良好的工程质量,我们应该掌握更多的施工要点以及相关的质量控制方法,对强夯法加固地基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参考文献:[1]朱才宝.强夯法加固软土地基的设计与施工工艺初探[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5(2).[2]张菁皓.强夯加固机理及其工程应用分析[J].民营科技,2009(11).[3]王方忠.关于强夯法地基处理技术若干问题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0(18).作者简介:易建根(1979—),男,汉族,江西宜春人,本科学历,中级职称,研究方向:建筑工程。结束语4.4测量工程所使用的仪器大多都是精密仪器,而精密仪器的质量则是确保测量精确度的重要保障,所以施工单位必须要精密仪器的重要予以高度的重视,并且不断的加大精密仪器的资金投入力度,从而使其更好的满足施工对测量精度的要求,为工程施工奠定更精确的数据支持。加大资金投入,购置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对于那些存在问题的数据更是要进行重点的检查。在测量工作中,如果有建筑或者物体进行遮挡时一定要予以重点检查,为了确保其精确度,可以使用全站仪来进行测量,从而减少操作失误所带来风险。总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测量工作的精确度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要注重测量工作的质量。但是在整个测量工作中,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到测量的精确度,所以施工单位必须要不断的提高测量新技术的水平,并且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进行校正,由此才能确保测量数据的精确性,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参考文献:[1]李清乾.论水利工程测量中全站仪的误差分析与精度控制[J].江西建材,2016(15):226+289.[2]王云富.精度控制在建筑工程测量技术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8(3):167.[3]胡跃进.全站仪的误差分析及精度控制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5(2):57~58.4.5在测量工作中,要不断的提高测量人员的专业性,提高其责任感,要对整个测量工作进行全的考虑。此外,为了确保高程的精度还要对测量流动站进行严格的管理,并且与基准站保持科学的距离。在测量工作完成以后,相关人员还要对测量的数据进行严格的检查,对所得数据进行仔细的分析,尤其加强测量过程控制72

2018.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