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 A.一般方法 B.经验材料 C.理论结论 D.具体方法 正确答案:A
3、认为正确或错误的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映是()的观点。 A.诡辩论 B.唯心主义 C.不可知论 D.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D 4、“司马光破缸”的故事是说司马光小时侯看到一小孩掉进水缸后,他没有按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尽快让水脱离人。这一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想问题、办事情要学会抓主要矛盾
B.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C.只要打破常规,有创新精神,就能成功地改造世界 D.做任何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正确答案:D
5、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A.辩证统一的关系 B.因果关系
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D.等同关系 正确答案:A
6、事物发展的源泉在于()。 A.人的主观能动性 B.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C.事物的内部矛盾 D.外力的推动 正确答案:D
7、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存在性 B.物质性 C.意识性 D.真理性 正确答案:B
8、相对主义运动观认为()。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 D.只存在绝对运动而无静止 正确答案:D
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A.是否整体地看问题 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
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是否承认事物的质变 正确答案:C
10、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存在性 B.物质性 C.意识性 D.真理性 正确答案:B
11、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 A.实践性 B.科学性 C.革命性 D.开放性 正确答案:A
12、相对主义运动观认为()。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 D.只存在绝对运动而无静止 正确答案:D
13、事物的质是指()。 A.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 B.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C.一事物区别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D.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等规定性 正确答案:C
14、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观点。 A.唯物主义的 B.主观唯心主义的 C.唯物主义经验论 D.客观唯心主义的 正确答案:B
15、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问题上,结果是指()。 A.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B.先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C.被一定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D.后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正确答案:C
16、认为正确或错误的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映是()的观点。 A.诡辩论 B.唯心主义 C.不可知论 D.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D
17、唯物辩证法否定的“扬弃”是指()。 A.全盘抛弃 B.绝对否认 C.全盘肯定
D.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 正确答案:D
18、相对主义运动观认为()。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 D.只存在绝对运动而无静止 正确答案:D
19、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观点 D.不可知论
正确答案:C
2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正确答案:D
21、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观点 D.不可知论 正确答案:C
2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 A.实践性 B.科学性 C.革命性 D.开放性 正确答案:A
23、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教师的水平、学校的设施、学生的主观努力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造成的,从因果关系来看,这是()。 A.异因同果 B.同因异果 C.多因一果 D.一因多果 正确答案:C 24、“司马光破缸”的故事是说司马光小时侯看到一小孩掉进水缸后,他没有按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尽快让水脱离人。这一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想问题、办事情要学会抓主要矛盾
B.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C.只要打破常规,有创新精神,就能成功地改造世界 D.做任何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正确答案:D
25、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问题上,结果是指()。 A.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 B.先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C.被一定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D.后于某种现象的现象
正确答案:C
26、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观点。 A.唯物主义的 B.主观唯心主义的 C.唯物主义经验论 D.客观唯心主义的 正确答案:B
2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B.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C.绝对真理的体现
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正确答案:D
28、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系统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正确答案:B 29、“司马光破缸”的故事是说司马光小时侯看到一小孩掉进水缸后,他没有按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尽快让水脱离人。这一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想问题、办事情要学会抓主要矛盾
B.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C.只要打破常规,有创新精神,就能成功地改造世界 D.做任何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正确答案:D 30、“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体现了()。
A.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原理 B.质变形式非爆发式的原理 C.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 D.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 正确答案:A
31、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共同错误为()。 A.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C.仅把运动和某些具体物质形态联系起来 D.把物质和运动完全割裂开来
正确答案:D
32、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的标准是()。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 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的问题 正确答案:B
3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A.是否整体地看问题 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
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是否承认事物的质变 正确答案:C 34、“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D
3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