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淡漠原因及有效对策

来源:画鸵萌宠网
2OO9年第01期 第25卷 (总205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No.O1.2009 V0l_25 Toral No.205 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淡漠原因及有效对策 徐焕文 (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摘要: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面临严峻挑战,分析其淡漠原因,研究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对策已经成为当务 之急。本文强调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注重三个结合,即学校主导舆论宣传与国家民族命运相结合,思想政治课堂教育 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学校全局建设相结合。 关键词:大学生;理想信念;淡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一l58O(2009)O1—oo24—O2 一、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与问题 1.世俗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 立,允许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促使大学生对生活理 想的追求向世俗化转变。一些学生认为,“追求物 质利益才是最现实的,共产主义是空的”,“我苦读 会造成意识形态领域的多元化,各种信仰涌进国门, 造成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信仰的怀疑,因此共产主义 的理想信念教育往往不起什么作用或者效果不大。 4.非科学化。据网上调查显示,青年学生中信 教的人数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而且一些伪科学、占 寒窗十年,为的是有朝一日功成名就”等等。那些 “富翁”、“老板”是他们毕生追求的终极目标,他们 卜、星象算命等封建迷信思想在青年学生中流行,甚 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人生理想信念的追求中不去 靠自己奋斗,而是寻求所谓“神灵”和“上帝”的帮 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打着宗教的外衣,煽动青年 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青年学生反党、反社会主义, 给国家、社会带来危害,而他们自己其实也成为最大 的牺牲品和受害者。 二、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淡漠原因分析 忽略人生奋斗历程中的耕耘过程,在物质追求面前 淡去了精神追求,并习惯于没有理想的物质生活状 态,更可悲的是助长了他们在生活中讲究吃穿、攀比 消费的心理。 2.模糊化。通过问卷我们了解到,约六成以上 大学生认为成长的过程与理想目标的明确成反比, 随着年龄的增长,接受外界事物增多,理想反倒模糊 起来。有不少大学生没有明确的个人理想和人生目 1.大学生自身身心特点因素 大学时期是青年人在生理和心理走向成熟时 期,一方面处于青春期的青年人热情、好动、有朝气、 思维敏锐,独立思考,容易接受新事物,富有革新精 标,“走一步,算一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理 想模糊,信仰迷茫,价值困惑,或凭一时兴趣好恶确 定奋斗目标,不清楚自己真正的志向,单纯从社会热 门的东西出发,没有发挥自己的特长,人生之舟迷失 了方向甚至偏航触礁。 神,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参与意识强。另一方 面,大学生热情多于理智,好冲动,情感丰富又相对 脆弱,大学阶段又是青年人成长和接触外界信息数 3.多元化。2O世纪g0年代到90年代,一些社会 主义国家相继走上非社会主义道路,这给人们的心灵 带来强烈震撼。大学生是时代前沿的群体,80年代 到9o年代出生的学生不是很清楚那段历史,再加上 量最大、内容最广泛的时期,对事物的发展往往存在 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倾向,当现实与其理想不相 符时,其理想信念便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打乱和干扰。 因此需要加以正确引导和教育,使他们有正确调解 和控制感情的能力。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经济的多元化必定 收稿日期:2oo8—o9一l7 作者简介:徐焕文(1974一),女,吉林flth人。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24 2.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一响,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才成为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和 追求,因此,通过国情教育告诉青年人,共产主义的理 是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下,各国文化相互交融、渗透,历史的和现实的、本土 的和外来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各种 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碰撞,引发我国官方意识形态以 想信念不是我们头脑发热的产物,它是近代中国的一 个必然选择。二是结合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 放和现代化建设3O多年来的巨大成就教育学生。 2.思想政治课堂教育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相 结合 首先,实行“案例式”教学。用社会或者身边的 发生的案例进行教育,强调教学的感受性,不仅要 “精”,还要“管用”。其次,采用“立体式”教学。在教 及伦理道德观念的动摇,而新的道德观念还未能建 立起来,因此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 “真空”状态,多元化发展起来。青年人生活在其 中,其中一些落后的、颓废的东西对青年人的理想信 念养成带来非常大的消极影响。 二是社会不良现象的诱导。市场经济条件下允 许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在市场机制还不健 全的情况下,由于个人利益的驱使,许多不良现象不 断暴露: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不择手段的利益相 争,背信弃义的人情冷暖等等。青年人正处于人生 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影响着他们 对价值观的判断,干扰着他们理想信念的养成。 3.学校、家庭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忽视 学生主管部门在学生管理和学风建设方面成效 显著,但是在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还未建立起有 效的教育教学模式,只是遇事临时教育,或是走过 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两课” 教育还存在着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问题。 家庭教育承担着青少年健康信念养成的启蒙责 任,家庭成员的自身言行、教育方式、观念等等无一不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理想信念的形成。在中国 式的家庭教育中,我们不得不承认,无论是城市还是 农村,对孩子的应试教育要远远高于素质教育,当然 也与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考试体制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忽视孩子的信仰培养是家庭中的共性问题。 三、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和 方法 1.学校主导舆论宣传与国家民族命运相结合 高校党建工作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 育方面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共产主义的理想信 念一直是学校党建宣传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市场 经济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与共产主义的大公无 私原则相冲突的方面使得我们的宣传效果不是很 好,青年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进行共产 主义的理想信念宣传时如果把国家民族命运适当结 合宣传会更具有说服力。 一是结合近现代国情教育。纵观中国近现代历 史,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最初产生,往往是同国家民 族命运相伴而生。近代仁人志士在探索救国救民的 各种尝试均遭失败后,由于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 学方法上,课堂上进行理论灌输是必要的,但是要注 意结合大学生活泼好动,容易接受感性东西这一自身 特点,实行听、看、辨三者的适当结合,达到学生由“要 我学”到“我要学”的自觉转变。最后,践行“帮扶式” 教学。真正的“以人为本”,不仅要关心人,爱护人,更 要“帮助人”,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深人学生生活实际, 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树立教师在学 生中的威信,学生才能“信其言,行其道”。 3.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学校全局建设相结合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只重要力 量,他们直接面对面接触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的 实际,既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 组织者和指导者,又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更是大学 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 理想信念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学校 要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把这只队伍的建设 纳人到学校的总体建设规划中去,在师资力量、人才 培养、职称评定、福利待遇等各方面给予关注,并为 青年教师提供学习和培训机会,从而使得这支队伍 的建设更加规范化、专家化,进而发挥他们在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大学生是拥有现代科学知识的人才群体,在未 来经济发展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要掌握 某一方面的学科知识,更要有比较高的综合素质,理 想信念则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因此,探索大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已经 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余双好.当代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念基本特征及发展走向透 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2(1). [2]张庆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2). [3]李雅莉、孑L静.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教育对策[J].桂 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5(2). 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