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画鸵萌宠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尼泊尔为何废除印度教为国教?

尼泊尔为何废除印度教为国教?

来源:画鸵萌宠网
尼泊尔为何废除印度教为国教?

印度教国家的由来尼泊尔的宗教发展与南亚地区的宗教变迁息息相关。古代加德满都谷地为叫作“尼泊”的土著人居住,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佛教传入加德满都谷地,始于佛陀在世时。释迦族国家与其他邦国发生冲突,受迫害而翻越山地,释迦族人流亡迁徙至加德满都谷地。因此在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佛教与印度教传入时间大体相当。公元八世纪后,南亚次大陆掀起了印度教复兴运动,佛教在大部分地区消亡。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和山区避开了次大陆的宗教政治纷争,尼泊尔成为逃亡的佛教徒和避难的印度教王公的栖息地。到中世纪,印度教在尼泊尔已经取得统治地位。印度教是南亚最古老和信众最多的主要宗教。全世界印度教族群有6.5亿之多,实为世界第三大宗教。在尼泊尔的2300万人口当中,根据官方统计,印度教徒占86%,佛教徒8%。尼泊尔现沙阿王朝祖先曾是抗争莫卧儿王朝的印度教王公,刹帝利种姓,来自印度西部。迁徙尼泊尔后,在西部廓尔喀地方建立邦国,逐步发展壮大。1768年开国元勋普列特维大帝统一整个尼泊尔。1814年以英勇的武装抵抗,制止了英国的并吞企图,维护了独立,成为南亚惟一的一个独立国家。亚利安文化和印度教即成为沙阿王朝的精神支柱,印度教也就此成为国教。沙阿王朝自此开始驱逐英国传教士,禁止外国人在尼泊尔传教。为进一步巩固印度教的统治地位,宪法规定印度教为国教。军队一律配有印度教祭司,军营举行印度教祭拜活动,大部分国家节日以印度教庆典为主。近代,南亚佛教复兴,佛教被重新引入印度。1951年“民主运动”兴起,佛教僧团

制度得以恢复,北部高山地区边民多崇信藏传佛教,喇嘛僧侣和庙宇广为存在。事实上,尼泊尔的种姓制度并不十分严格,印度教文化也并不十分深厚,但是种姓的存在,特别是王室和高种姓自恃血统高贵,和国王必须是“信奉亚利安文化的印度教徒”的规定,在族群中产生了严重的隔阂与不满。而经济滞后和贫富差别悬殊使中产阶层和一部分上层人士与王室的矛盾日趋尖锐。最终导致“尼泊尔结束了238年的婆罗门统治”。尼泊尔议会宣布尼泊尔为“世俗国家”后,国际上只有印度的人民党洒下几滴伤心泪,表示遗憾。印度人民党一直以尼泊尔这个世界上惟一的印度教国家为荣,认为尼泊尔是振兴印度教的楷模。尼泊尔宣布为世俗国家,将有助于消除种姓隔阂,促进社会平等和多元古老文化遗产的发掘和发展,但是尼泊尔人民也不无担心——现在印度教和佛教为主的极具特色的文化,会受到以大量金钱为后盾的外来宗教的冲击和渗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8.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